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爾幹之旅十六《波黑●薩拉熱窩》

巴爾幹之旅十六《波黑●薩拉熱窩》

巴爾幹之旅十六

《波黑薩拉熱窩 》

蔡小雪

10月18日早上天剛亮,一縷陽光就照進我們旅店的房間里,透過窗戶看見灰褐色的山峰、山峰下層林盡染的森林,藏在森林中的棟棟別墅,似乎是陽光喚醒正在沉睡的人們,新的一天即將開始。吃完早飯,我們又要向下一站波黑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旅遊。

(扎布利亞克小鎮的早晨)

從扎布利亞克小鎮至薩拉熱167公里,剛開出不久,就遇見片片金黃色、淺綠色、深綠色的草甸子。草甸的上邊是紅褐色、深綠色的闊葉樹林,樹林中隱藏著一棟一棟的紅頂、綠頂的別墅;樹林上面的黑褐色的山巒,山坳中留有一片一片的白雪;山巒上的藍天,漂浮著淡淡地白雲,如同皇宮裡掛著的一幅幅風景油畫,讓你浮想聯翩。

(金黃色的草甸)

(淺綠色的草甸)

(深綠色的草甸)

從扎布利亞克小鎮至薩拉熱路程並不算遠,但過完草甸子,後面的道路異常崎嶇艱險。大詩人李白說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因我七十年代從陝西去四川坐過汽車、火車,對蜀道難深有感受,這一段路與蜀道的艱險相差無幾。一會攀山越嶺,跋山涉水,經常走「之」字形的急拐彎的路,上下顛簸;一會下到谷底沿河而行穿山過橋,一邊是崇山峻岭,一邊是濤濤奔流的河水;……。

(通向大山的路)

(之字形山路)

(叢山峻岭)

(穿山過橋)

(一邊是山,一邊是水)

在去薩拉熱窩的路上,導遊介紹,波黑共和國,全稱為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它位於原南斯拉夫中部,介於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兩共和國之間。薩瓦河(多瑙河支流)為波黑北部與克羅埃西亞的邊界。南部在亞得里亞海上有一個20公里長的出海口。海岸線長約25千米。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693米,迪納拉山脈的大部分自西北向東南縱貫全境,最高山峰為馬格里奇山,海拔2386米。境內多河流,主要有奈雷特瓦河、博斯納河、德里納河、烏納河和伐爾巴斯河。北部為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型氣候。首都薩拉熱窩,國土面積為51129平方公里,人口為383萬人,主要有穆斯林族和塞爾維亞族組成,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波黑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共和國。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納在南斯拉夫時期便是聯邦內較貧窮的地區之一,1992年宣布獨立,獨立後又發生了內戰,經濟受到嚴重損害。目前波黑經濟正在漸漸復甦,同時還要進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三個實體,其一為波黑聯邦(又稱穆克聯邦),另一為塞族共和國,再次為布爾奇科特區。

我們的大巴車大約行程4個多小時的時候,翻過一個山,在山頂處看見山下一大片建築,導遊用手指著那片建築物告訴我們:那裡就是薩拉熱窩。

(山上眺望薩拉熱窩)

(山上眺望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建於1263年,是波黑的首都,經濟、文化中心,人口37.5萬,連郊區44.9萬,位於波黑中部薩瓦河支流博斯納河上游附近,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古城。我們這代人幾乎都看過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使得這座城市在我們的心目中帶有特別的感情。也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當代波黑戰爭,薩拉熱窩聞名於世。能到這座城市旅遊,也是我們曾經的夢想,今天實現了怎能不激動啊!

我們的大巴從山上往下開,穿過一條窄窄的街道,一直開到薩拉熱窩市政府的兩層樓對面的河邊停下。該樓雖然不大,比我國地級市的政府大樓的高大、氣魄相差甚遠,但很有特色,讓人很容易記住。薩拉熱窩市政府樓向東幾百米就是拉丁橋,這座橋是一個有200多年歷史的石孔橋。在薩拉熱窩這種橋還有不少,但都沒有此橋出名。因1914年6月28日上午10時許,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在此橋邊刺殺了奧匈帝國的費迪南大公夫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前南斯拉夫時期,普林西普被當作民族英雄,拉丁橋改名普林西普橋。波黑獨立後,這座橋改回原名拉丁橋。現在拉丁橋附近也就是普林西普刺殺奧匈帝國的費迪南大公夫婦的街道牆壁上設有櫥窗,展有普林西普及與此事件相關的照片。普林西普究竟是民族英雄,還是歷史的罪人,自由後人評說。

(薩拉熱窩政府大樓)

(拉丁橋)

(有關普林西普的展窗)

經過普林西普刺殺奧匈帝國的費迪南大公夫婦的地點,我們向街的北面走去,走到一個十字路口,發現此處的石板上畫了一道白線,分別標出東與西。我問導遊,畫這道線是何意思?導遊解釋,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前波斯尼亞人信仰基督教。在奧斯曼帝國統治後,許多波斯尼亞人由基督教波斯尼亞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漸漸形成了波斯尼亞 穆斯林民族 。現在波黑48% 為波斯尼亞族 (穆斯林族) ,37%為塞爾維亞族,14.3%為克羅埃西亞族,其中絕大多數克族人信奉天主教。石板上所畫的這道白線的西面屬於基督教區,東邊屬於穆斯林區。這裡的穆斯林一般都屬於溫和的穆斯林,反對恐怖活動。現在穆斯林人與基督教人基本上可以和平相處。

(穆斯林區 與基督教區的分界線)

我們先向東邊走,穿過兩個十字路口,就來到拍攝《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電影的清真寺下,及游擊隊隊員街頭地——鐘錶店前,現在該店已不再是鐘錶店,而是畫店。電影中情形歷歷在目,一切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與相似,……。走進清真寺後,發現寺內的院子較小,大家想盡各種招數,但很難拍到清真寺的全景,只能拍到清真寺的部分。該清真寺與其他清真寺基本相同,寺正門前也有一個洗腳棚,虔誠的信徒都在此處洗乾淨腳,才進寺里朝拜。

(遠照清真寺)

(電影中的鐘錶店,現在為畫店)

(清真寺的正面照)

(清真寺前的洗腳棚)

(想盡辦法照全清真寺)

從清真寺往北走,就是薩拉熱窩的老城商業區,該區至今仍然保留著500年前的模樣,這裡的手工藝品已經有幾百年的鍛造歷史,手工產品中有銅器、鐵器、銀器等。原來可能同一行當的工匠都聚集在一條街上,於是就有以行當來命名的街道,比如鐵匠街、銅匠街、鎖匠街、鞋匠街、裁縫街等等。在鐵匠街和銅匠街,你可以看到工匠們還是沿用傳統的老方法在敲敲打打製作工藝品。各種工藝品琳琅滿目,相當精緻,價格也不貴。下圖老工匠與美麗的年輕女工匠,如果在中國,應該是非物質遺產的傳人了吧。在我夫人的邀請下,女工匠很樂意地與我夫人合了個影。

(工匠街)

(銅器店)

(老工匠)

(女工匠及銅器店)

(與女工匠合個影)

離開穆斯林區,我們進入基督教區。該區不象工匠區那麼熱鬧,商店顯得「高、大、尚」多了。在一個商店門前,坐在地下,身穿紅色上衣,黑色長褲,在吹類似笛子但比笛子大不少的一種竹製樂器,好像是在此處賣藝。往西走不遠便有一座天主教教堂,教堂門表面上關閉著,用手輕輕一推就可打開教堂的大門,教堂空間高大,信徒們坐在椅子上輕輕地禱告。教堂內嚴禁照相,裡面美麗的畫像無法奉獻上。在天主教教堂對面不遠的地方的綠樹林中,還藏有一個東正教教堂,我們去時,教堂已關門,沒有進到裡面,一堵教堂裡面的風采。

(基督教區街景)

(基督教區街景)

(賣藝人)

(天主教教堂)

(東正教教堂)

離教堂不遠,有一個小廣場,廣場中間有一個人雙手緊握鋼筋握成的地球,許多和平鴿圍繞在四周,似乎要告訴人們,珍惜和平。廣場周邊還有很多人物的雕像,雕像下刻有塞爾維亞語,因不懂塞語,所以不知是紀念何人。

最有意思的是,廣場的地下畫有國際象棋棋盤,有兩位老人拿著巨大的棋子在對弈。旁邊圍著不少人在觀棋,觀棋人中,青年人佔有不少。旁邊還有幾對老人也在下國際象棋。看來該城市人對國際象棋非常喜愛。

(和平雕塑)

(人物雕塑)

(人物雕塑)

(人物雕塑)

(對弈)

(對弈)

吃完晚飯,天色已黑,大巴飛快地向我們下榻的賓館使去,路過薩拉熱窩新城,在昏暗的路燈下,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打滿「補丁」的樓。導遊指著這座樓說,這些「補丁」,就是波黑戰爭時子彈留下的彈痕修補後的補丁。戰爭是殘酷的,它給人們造成的痛苦是永生難忘的。雖然我們這代人經歷過很多痛苦,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躲過了戰爭。 珍惜和平,讓戰爭遠離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

(滿目瘡痍)

當天晚上,我們下榻在SPA TERME賓館。

(SPA TERME賓館)

蔡小雪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原審判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憶中的往事 的精彩文章:

《貓性·狗性·人性》
【民族風情】馴鹿
《徜徉於巴淡島》
【民族風情】四季游牧
送一首《冬日暖陽》,祝您身體健康,開心相伴,溫暖過冬天!

TAG:記憶中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