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歌唱響:六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別山民歌

民歌唱響:六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別山民歌

大別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區廣為流傳的傳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性,兼收了通過水路流傳來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藝術特點,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穩、豪邁、厚實之特點,又具有水的流暢、悠揚、靈動之風格,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01

歷史淵源

大別山民歌音樂與六安悠久的歷史密不可分,它由上古時期的部落民謠發展演變而來,內容有反映古代社會歷史的,如皋陶執法、大禹治水、楚漢之爭等;有反映近現代革命、勞動、生活狀況的,如辛亥革命、紅軍起義等;還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生活、生產及各個歷史時期六安風土人情的,其中以《掙頸紅》、《慢趕牛》等傳統民歌和《八月桂花遍地開》、《送郎當紅軍》等革命民歌最有影響。

02

藝術特色

主要特徵

主要特徵

1、原生態特徵;2、明顯的地域特徵;3、綜合的藝術特殊。主要價值有:1、歷史學價值;2、美學價值;3、社會學價值、藝術學價值。

皖西大別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性,兼收了通過水路流傳來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藝術特點,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穩、豪邁、厚實之特點,又具有水的流暢、悠揚、靈動之風格,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風格特點

大別山民歌帶有明顯的吳楚風格與南北兼容並蓄的特點,這種複雜性又使得它更加奧妙無窮,豐富多彩。最為顯著的藝術特點是它的唱腔、修辭手法和演唱形式。

大別山民歌大多保持了原始音調,其曲調大致有兩類:"掙頸紅"和"慢趕牛",其中前者曲調較為高亢,後者曲調較為婉轉。通過有才華的山歌手,運用一個基本腔調,隨著內容的變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調也有所變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隨編隨唱,對答如流。

大別山地處江淮交界地帶,其文化和音樂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調,曲風明朗活潑,剛柔兼容。民歌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調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風韻。大別山民歌具有口頭說唱藝術的特點,許多民歌都有口語化傾向,樸素、簡潔、明快、生動。由於歌唱者的方言、語音、語調的地方性特點,大別山情歌的聲腔變化、情感抒發各不相同。這些歌唱往往是"信口開河"、"觸景生情"、"以情帶聲",因而既具有山的陽剛粗獷,又具備水的婉轉悠揚。其聲韻旋法受江南文化影響較多,音樂風格偏於婉轉優美。

03

傳承現狀

大別山民歌曾經輝煌一時,紅軍時期,一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在鄂豫皖蘇區甚為流行,直至今天還廣為傳唱。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別山民歌最為風行。1960年,一曲《花傘舞》,致使大別山區各大商場花傘賣缺。該節目經過中央歌舞團加工整理,於同年參加了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出,榮獲銀質獎章。

同樣,與大多數民歌一樣,大別山民歌也經歷了一個由風行到式微的過程。在大別山區,能夠唱出原汁原味的大別山民歌者,多為50歲以上的人,傳承顯得非常迫切。

大別山民歌省級傳承人——程澤林

程澤林,男,1964年5月24日生,14歲時,跟程澤甫學吹嗩吶;春節時參加民間玩燈活動,最早接觸了民間藝術。初中畢業後,加入當地吹打班給紅白喜事吹嗩吶,學唱當地民歌、山歌、燈歌等。2006年,組建山七鎮民間軍樂隊,適時演唱民歌。用獨特的山腔較好地演繹舒城民歌小調。2006年12月,在首屆"皖西大別山民歌展示會"上,演唱原生態舒城小調《送郎》,榮獲"優秀民歌手"稱號。

---END---

圖片來自網路

責任編輯:程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渡人 的精彩文章:

《尋夢環遊記》當夢想和親情碰撞……

TAG:拾文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