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未來,先發掘這座城的創新基因
南風窗
「
城市內生的包容氣質、不斷自我發掘的創新基因,以及建設樞紐型網路城市的雄心,它們共同構建了廣州獨具魅力的營商環境。500強的加速集聚,這是一種水到渠成。
」
第十四屆《財富》全球論壇在廣州已經圓滿落幕,除了無人機編隊在夜空的絢爛表演讓人難忘外,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舉辦地所在的這座城獨具的創新氣質——助力廣州在新一輪的全球資源配置中更加主動,更具有影響力。
最新數據顯示,已經有29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落戶。如果說過去是500強企業選擇城市,那麼現在無疑是城市在吸引500強企業。
藉助論壇營造的國際性機遇,這座歷史悠久的商都將會慢慢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她所獨具的發展城市經濟的創新策略,將會給予全球經濟界以新的靈感和啟示。
第十四屆《財富》全球論壇在廣州已經圓滿落幕。 攝影/廖雪明
廣州崛起的內生邏輯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的崛起既得益於國際經濟的大勢,也有必然的內生邏輯。
改革開放前,憑藉歷史上建立起來的傳統商業渠道的優勢,廣州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備的商業設施,集聚了眾多經商人才,並且建立起與國內外的經濟聯繫和貿易往來。其中,個體經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廣州市的小商販就有約10萬人,營業額達到 1.65億元,佔全市商業零售額的1/3。
廣州的商人素有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也有順勢而為的商業才能,這樣的基因延續到隨後的改革開放大潮中,成為全國創新和創業潮流的引領者。
自古以來,廣州就是國內服裝產業的主要供應地,也是國外的主要服裝加工基地。時間撥回到1979年,此時「個體戶」仍然是一個不敢觸碰的敏感詞,商人陳興昌卻雷厲風行,敢嘗「頭啖湯」,在其他人還對新形勢忐忑不安時,他已經到工商局註冊、申領牌照,成為改革開放後廣州市第一批正式個體戶。
在剛開制衣店時,他留意到訂做西裝的顧客已經變少了,便大膽改作女裝和時裝,很快受到歡迎,嘗到甜頭他開始擴大生意規模;80年代開始,各地陸續出台計劃生育規定,陳興昌預見到小孩在家庭的重要性會上升,因此開始專註於童裝生意,當時國內的競爭對手很少,許多外省客人來到廣州參觀、購物,見到陳興昌的童服,都不由一陣驚喜。在1981年~1982年期間,甚至有人連夜排隊搶購童服。
陳興昌以此發家,成為廣州首批百萬富翁,也是中國首位服裝個體戶、首個服裝私營企業家。整個廣州城在像陳興昌這樣的創業者風潮帶動下,服裝行業發展得很快,隨後陸續出現了全國首個以經營服裝為主的個體集貿市場和首個時裝燈光夜市,這些商戶對市場嗅覺極其敏銳,他們用多元的款式和低廉的價格,吸引了眾多來穗的商戶、旅遊者。
和活躍的民間經濟相呼應的是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兩者相互帶動,缺一不可。1980年,廣東省工商局出台了全國第一條鼓勵支持個體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效果很快顯現,1979到1984年,廣州城鄉個體工商戶年均遞增62.88%,遠遠高於全國同期25%的速度。活躍的個體經濟促進了以服裝行業為代表的專業市場在廣州形成和集聚發展,這是能夠輻射全國乃至世界的產業鏈條。
時間來到90年代,廣州又引領了一波新的商業形態。1996年,在國內還未啟動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之時,天河城成為國內第一家真正按照現代商業業態布局並自營管理的購物中心,開啟了中國購物中心的時代,其對商業地產運營模式的摸索和創新成為後來者的寶貴經驗,其經營策略也被業界總結為「天河城模式」,一直被不斷借鑒和模仿。
攝影/郭嘉亮
住宅地產領域,廣州企業家也經常吃上「第一隻螃蟹」。2000年,廣州「華南板塊」房地產以「大盤」開發聞名全國,八個樓盤聯手開發一個區域,當時其新型的公寓式住宅、大量的廉價優質別墅和精緻的園林設計成為房地產開發的新模式,也為正在全面市場化的中國房地產行業貢獻了兩個對未來中國社會有著深刻影響的概念——「大盤」和「板塊」。
得益於開放風氣之先,廣州還受惠於便利的外資引進條件,誕生了多家具有開創意義的中外合資典範,包括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鋼鐵企業——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外合作的第一家五星級賓館——白天鵝賓館等等。
因為長期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廣州還承辦了每年兩屆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始於1957年,在改革開放前,是我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出口商品交易會。如今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目前規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
廣州在改革開放後的迅速成長,得益於之前積累的接觸、利用和轉化外部資源的卓越能力,尤其是在創新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改善投資環境上,廣州往往有著其他城市不多見的智慧和魄力。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商人大多具有同行互助,共同成長的品質。
暨南大學教授張曉輝對粵商的歷史有專門的研究,他認為,在廣州商人身上既有中華文化的底蘊,又有海洋文化富有冒險進取和創新精神的特質,這使得他們思維里依靠家族觀念和鄉土觀念辦事的傳統,得以和西商的契約、有限責任等概念相結合,並成功地運用於實踐,從而達到了高效的經營效果。
外國媒體記者在廣東粵劇藝術博物館裡面體驗古琴彈奏。 攝影/楊耀燁
「廣式」經濟生態圈
承接改革開放風氣帶來的優勢,廣州的傳統商貿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當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風起雲湧,廣州再一次站在了改革的風口浪尖。如何盤活現有的存量優勢,搶佔資源爭奪戰的高地,廣州正從彌補高新產業欠缺的短板開始著手。
截至今年10月份,29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廣州合計設立921個項目,其中就包括多家高新科技企業。今年3月,富士康10.5代8K顯示器項目一期工程在增城動工,據悉,富士康計劃為該園區投資610億元,主要建設第10.5代面板、基板玻璃及相關後段產品生產線,預計2019年量產後年產值高達920億元人民幣。
郭台銘在簽約儀式上曾經表示,「8K影像不僅是中國製造2025的基石,也是改善人類未來生活的關鍵,10.5代8K產線只是一個開始。」他稱未來將以珠三角為根據地,轉型成為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龍頭。
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通用電氣醫療集團GE生物科技園項目正在馬不停蹄地展開建設。作為GE醫療集團在亞洲的首個生物科技園,其將打造世界領先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特色園區,年產值預計40億—80億美元。
另外,去年思科中國創新總部也正式落子廣州,並計劃在廣州番禺打造經濟體量達千億級的思科智慧城,此外,思科還將搭建其在美國以外最大、中國首個萬物互聯製造雲平台,力圖將項目打造成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樣板。全球商業巨頭紛紛進駐,其溢出效應的帶動作用不難預估,一大批中小企業將會緊接著「跟隨」,加速城市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形成。
此外,在向互聯網浪潮進發的過程中,外界有聲音認為,在這波創業浪潮中,廣州缺乏獨角獸企業,這是廣州互聯網產業落後的表現。事實上,廣州集聚了不少互聯網知名企業,包括網易、優視(UC)、歡聚時代(YY)、酷狗音樂、唯品會等等。
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還觀察到,選擇廣州的互聯網企業一般不希望「有鎂光燈的照射」,更多喜歡「埋頭干直到把事業做大」,這座城市奉行低調的特性無疑是實幹者的沃土。
更重要的是,廣州的互聯網企業往往能與實體經濟產生很高的粘合度,實現與傳統製造業的有機結合。
廣汽傳祺全自動生產線。 攝影/郭嘉亮
就在論壇舉辦前夕,阿里宣布將在廣州設立阿里雲廣東研發中心,馬雲在出席《財富》論壇當天,還敲定了全國工業雲總部落戶在廣州的協議。廣州所擁有的廣闊產業腹地,正蘊含著對接新經濟的無限可能。
總部位於廣州的互聯網企業「易改衣」剛取得1000萬元的A輪融資,其定位於高品質的無痕改衣服務。在創始人梁仕昌看來,廣州具有完善的產業鏈體系,這是巨大的優勢。
因為這個領域對於原材料、人才和機器等需求,他走遍了廣州的布匹、輔料批發市場,之後不禁感慨,「在廣州實在是太方便了」,不管是熟練的裁縫師傅,還是他們所需的布料,很快就能找到。
對於像梁仕昌這樣的創業者來說,廣州近千個不同領域的專業市場可以極大地滿足他們的需求,2016年的數據顯示,這些市場總的成交額已經破萬億元大關。
梁仕昌曾經在廣州和北京的企業工作,他認為藏在廣州人基因里的低調和務實的特質,會轉化為一種工作的韌性,他觀察到不少廣州的互聯網企業更會著重考慮自己的造血能力,「而不是把錢花完就算了」,企業的存活期至少在三年以上,比其它地方都長得多。
同時,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吸引了不同層次的人才集聚,得以讓發展到不同程度的企業有可選之才,這是對於很多企業具有吸引力的一點。
城市內生的包容氣質、不斷自我發掘的創新基因,以及建設樞紐型網路城市的雄心,它們共同構建了廣州獨具魅力的營商環境和對資源的吸附能力。500強的加速集聚,為廣州開啟強大的「朋友圈」,這是一種水到渠成。
外國嘉賓參加南沙港。 攝影/郭嘉亮
創新基因對接全球要素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2015年營商環境報告》中顯示,營商便利度排名靠前的經濟體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聰明」地監管。何為聰明的監管?即在政府保證監管實施到位的同時,能促進市場的交易和保證活力。
思科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張力在談及選址廣州原因時曾表示,「這座城市有非常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廣州一方面全面降低市場主體准入門檻,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則不斷地提升投資便利化的水平。今年以來,通過精簡行政許可備案事項,廣州市級保留行政許可減少到215項、備案事項77項,比2013年精簡185項。
寶潔大中華區CEO馬睿思就在論壇中讚揚,「廣州政府對企業的前瞻性服務意識很強,讓寶潔得以在這裡安心發展。」在確保規範又促活力的優良制度下,商業環境自然會激發企業的生產效率,帶動城市的創業氛圍。
數據顯示,今年1—9月,廣州全市新註冊企業14.8萬家,同比增長48.6%;註冊資本合計11534.3億元,增長1.1倍;其中註冊資本10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101家,相當於平均每月新設10億元以上大型企業11家,增長83.6%。
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的數據相當亮眼,2016年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全年凈增2820家,較上一年凈增量翻了近十倍。凈增量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二,僅次於北京。同年,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03家,累計347家,新增掛牌數及掛牌總數均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另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推進創新的重要舉措。廣州市在知識產權保護體制機制上相繼投入扶持資金3000萬元,扶持項目多達100項,建立起了4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2016年,廣州市專利申請量接近10萬件,同比增長56.4%,增速居全國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首位。
研究區域經濟學的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認為,在應對產業升級的路徑上,粵商具有的一個特點是「擅長不斷自我否定、自我變革,具有特彆強的探索和創新的行動力。」
今年以來,廣州以加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前瞻性地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藍圖,出台了「民營經濟20條」,志在通過實施「IAB」計劃,即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力圖打造若干千億級產業集群。
在銜接國際的路徑上,廣州將著力打造樞紐型網路城市,三大國際戰略樞紐地位更加凸顯:分別是立足南沙新區、廣州港的國際航運樞紐、基於白雲國際機場、空港經濟區的國際航空樞紐和立足城市科技創新走廊的國際科技創新樞紐。
在改革開放深入發展接近四十年以後,廣州再一次找回了自己的改革先鋒氣質。
《財富》全球論壇常務董事倪德慕曾經表示,《財富》選擇論壇的舉辦地,必須符合幾個標準,一是這個城市必須是跨國大型企業CEO非常感興趣的、未來可以作為商業發展目標地的城市。
二是這個城市必須「成熟且有趣」,能吸引來訪者的同時,要有完善、良好的基礎設施,能提供好的服務。
這正和廣州內化的氣質相契合。因充滿創新特質得以不斷向前的廣州,是同時擁有過去和未來的實力之城。
編輯 LL
排版 Lucky
南風窗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及南風窗網刊登的所有署名為南風窗記者、特約撰稿人的作品為南風窗雜誌社享有著作權的作品,未經南風窗雜誌社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違者必追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TAG:南風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