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前揭秘《國家寶藏》中的上博「國之重器」

提前揭秘《國家寶藏》中的上博「國之重器」

繼《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之後,央視推出的一檔自製文化類節目《國家寶藏》再度刷爆了朋友圈,一場關於9大博物館、27件鎮館之寶的恢弘「特展」,呈現於觀眾眼前。《國家寶藏》剛剛播出兩期就斬獲驚人的口碑,豆瓣評分高達9.4分。

在《國家寶藏》11月27日的開播儀式上,001號講解員張國立宣布了選自9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的27件入圍國寶名單:

故宮博物院的石鼓、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各種釉彩大瓶,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南京博物院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坤輿萬國全圖,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畫、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河南博物院的賈湖骨笛、婦好鴞尊、雲紋銅禁,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雲夢睡虎地秦簡,浙江省博物館的玉琮、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寧波「萬工轎」,遼寧省博物館的銅鎏金木芯馬鐙、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上海博物館的3件

「國家寶藏」是什麼來頭?

趕在「上博專場」開播前,我們帶你走進它們。至於為何選這3件文物出鏡?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介紹,要考慮挑選代表中國古代藝術文明的、最有厚重力量的、有代表性的文物,還要考慮到和其他8家博物館之間整體上的平衡和搭配。選寶時不會過多考慮地方特色,「我們不是一個地方性的博物館,我們的定位是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戰|國|方|升

戰國

類別

青銅器

規格

高2.32厘米,通長18.7厘米,內口長12.4厘米、寬6.9厘米、深2.3厘米,容積202.15毫升

入選理由

商鞅方升作為戰國時秦國標準計量器,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簡介

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銘文,左壁刻:「十八年,齊率卿大夫眾來聘, 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為升」。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史記·秦本紀》:孝公「十年,衛鞅為大良造」。銘文中的十八年,即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此器是商鞅任「大良造」時所頒發的標準量器。方升底部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證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仍以商鞅所規定的制度和標準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作為量器,它200毫升的容積是商鞅統一度量衡所規定的標準「1升」。它作為商鞅變法的歷史見證,成為我國禁止出境的重要文物。

大|克|鼎

西周孝王時期

類別

青銅

規格

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徑75.6厘米,鼎內有290個字銘文

入選理由

它是青銅轉變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並稱為「海內三寶」。

簡介

清光緒年間陝西扶風縣窖藏出土,同時出土的有小克鼎、鍾等器,現分散在世界各地。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它是青銅轉變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並稱為「海內三寶」。大克鼎的紋飾器形端正穩重,採用大量變形紋飾,耳旁的龍紋也與西周早期不同,頸部的獸面紋臉部輪廓變線條,僅留眼睛可辨,後稱為「變形獸面紋」。腹部波曲紋極具節奏感和韻律感,又稱「環帶紋」。大克鼎有290個字銘文,記錄了鼎的主人是一位西周的膳夫(宮廷廚師長),名叫「克」, 除了大克鼎以外,還有小克鼎七件,用來盛放肉食等祭祀品。克作為膳夫,卻享有諸侯級別使用的規格,可以確認在當時他極受周王重用,是一位權重一時的重臣。

展故事

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被永州總兵樊燮讒言所傷,遭朝廷議罪。幸得時任侍讀學士的潘祖蔭援手,上奏咸豐皇帝力保宗棠,左才獲脫免。潘乃當時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後遂以相贈,以謝當年搭救之恩。而大克鼎出土於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後,潘祖蔭用重金購得,成為大克鼎的主人。從此,大盂鼎、大克鼎這兩件周朝時期最大的青銅器齊聚潘府,成為當時京城的一大新聞。

抗戰時,潘達於請家人和兩名木匠師傅幫忙,連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銅器裝箱藏到屋子底下,還藏好了書畫和小件古董三十幾箱。城陷後,她家前後闖進7批日本強盜,一遍遍搜刮,財產什物損失殆盡,卻始終沒有發現大克鼎等古董蹤跡。

抗戰勝利後,潘達於把它們藏在一間屋裡,用舊傢具破雜物覆蓋,再將其整進房屋釘斷,既不住人也不走人,直到解放之後。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達於寄出一封信:「竊念盂克二大鼎為具有全國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貯藏得所,克保永久。誠願將兩大鼎呈獻……」

剛剛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以隆重的授獎典禮表彰潘氏捐獻之舉。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處處長唐弢主持,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部長陳望道致辭,頒發的文化部褒獎狀上落著部長沈雁冰的大名:「潘達於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為祖國歷史名器,60年來迭經兵火,保存無恙,今舉以捐獻政府,公諸人民,其愛護民族文化遺產及發揚新愛國主義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揚,此狀。」潘老卧室里,傢具簡樸,別無裝飾,這張獎狀,卻一掛就是50年。

1952年,上海博物館開館,二鼎如願入館,使市民第一次飽覽了這聞名半個多世紀的「國之重器」。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開館,大盂鼎等125件珍貴文物應徵北上。兩件巨鼎自此各鎮一方。

緙|絲|蓮|塘|乳|鴨|圖

南宋

類別

絲織

規格

縱107.5厘米,橫108.8厘米

入選理由

此幅作品使用緙絲工藝,幅式巨大。彩色緯線緙織細密,通經回緯,絲絲縷縷皆勻稱適宜、分明,在現存宋代緙絲畫作傳世作品中屬上乘之作。

簡介

此件文物為南宋朱克柔的頂級傳世之作。朱克柔,字強,一字剛,生於華亭縣(今上海松江),自幼學習繪畫與緙絲,積累配色和織作經驗,其作品題材廣泛,風格清淡古雅,為一時之絕技。此圖中,紅葉白鷺,綠萍翠鳥,蜻蜓草蟲,雙鴨遊樂,畫面生動活潑,色彩富有變化。青石處有緙織隸書小款「江東朱剛制 蓮塘乳鴨圖」,下有「克柔」印一方。此件緙絲畫幅式很大,組織緊密又富於變化,絲縷勻稱適宜,層次分明,是現存宋代緙絲畫作中的傑出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科協 的精彩文章:

軌交17號線月底試運營 新科技+新設施更人性
第二架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
我自研主動型氫原子鐘將現身空間站
研究稱:人腦可「看到」即將發生的事

TAG:上海科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