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燦爛的日子》聚齊了一眾戲骨,為何依舊難成爆款
編者按
傳媒+獨家推出「傳看」短視頻專欄,知曉一切影視熱點與潮流的進度條君高能上線!幕後花絮、影視熱點、精彩集錦……每周不定期推送。圈裡圈外話題那麼多,還怕我們不投喂乾貨讓你「傳看」?這是本系列的第20篇文章,往期回顧,請點擊文尾鏈接。
現實題材劇要在各衛視激烈的收視競爭中突圍成功,僅倚靠強大的演員陣容和過硬的演技顯然仍是不夠。
小編有話說
如果說90後是勇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一代,80後是迷茫與壓力並存的一代,那麼70後則是社會變革中承上啟下的一代,他們在革新與守舊之間經歷和成長,每個人身上都刻著特殊的時代印記,而《生逢燦爛的日子》就聚焦了這一代人的成長。
為了打好這一副年代久遠的「情懷」牌,製作團隊不惜請來一眾同屬於那個年代的戲骨同台演繹,試圖倚靠強大的演員陣容打造出一部屬於他們的時代經典,然而事以願違,本劇最終還是因自身和環境等因素,沒能成為人們期待的「現象級」劇集。
一眾戲骨演繹時代記憶
《生逢燦爛的日子》是由張嘉譯、果靖霖、劉佩琦、姜武、遲蓬等實力演員出演,講述上世紀七十年代北京衚衕里一個普通家庭兄弟四人的成長故事。
單從演員表演來看,本劇選用的這一批老戲骨的表現都可謂穩紮穩打。最近一直霸屏的張嘉譯雖是陝西籍演員,但演起這種北京油子角色來也毫不違和,他飾演的老二油滑又深情,嘴巴上弔兒郎當,可誰都能看出他心裡始終還是那個在火車站閉上眼睛等著二小姐親吻的混不吝少年。
而姜武則把一個年輕時失手殺人入獄,在牢里度過了人生最重要的十幾年的男人出來之後的謹小慎微,唯唯諾諾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劇中和老二在酒館裡聊陳年往事的那一段,回憶兒時談笑成趣,天生的豪氣和被打磨出來的畏懼交替浮現在臉上,當老二誇他少年神勇時,他不經意閃過竊喜的一笑後又趕緊收斂,然後在調侃之下又才把笑容舒展開來,細節之處盡顯功力。
而拿過金雞獎影帝的劉佩琦飾演的老父親也不用說,在第一集里,大兒子被押上車入獄,鄰居試圖安慰老郭。老郭卻回一句:「沒事,這算什麼呀,我還三兒子呢。」然而當他走回家門,拿瓢從水缸里舀起水喝了一口,接著徑直地從自己頭頂澆下來。這一流暢的動作將這位老父親的嚴厲和對兒子們隱忍的愛演繹得沁入人心。
從演員陣容和演技表現來說,本劇是具有一定走紅潛質的,而本劇在開播不久就拿下豆瓣8.5分的高分,確實也有著成為「現象級」劇集的苗頭。
然而眾所周知一部劇要成為爆款,必須是各方面因素交匯的結果,僅靠強大的演員陣容和過硬的演技顯然是不夠的,從劇情走向到道具布景,再到市場環境都會影響著一部劇的成敗。而事實也證明,本劇在演員演技這一環確實拿了高分,但在其他方面卻並沒能以一貫以,使得最終呈現差強人意。
口碑高開低走頹勢難轉
隨著情節的推進,本劇口碑就開始像那顆從比薩斜塔扔下的小球一樣,迅速下墜,從開播不久的豆瓣評分8.5分跌至如今的6.9分,徹底與爆款絕緣。
圖片來源於網路
究其自身原因無非有三:穿幫嚴重、演員年齡與角色的差異、逐漸落入俗套的劇情。
>>>無處不在的穿幫
作為一部年代劇,劇中衚衕場景各種混亂:70年代就在屋上架太陽能板;穿越幾十年的指路牌和塑鋼窗;裝在院牆外面的電錶以及衚衕路邊停著的一輛奧迪Q5;還有衚衕牆面到處都是空調外機以及賓館裡面的液晶電視機;就連老二和大馬去的KTV,也是現在的KTV包房樣式。
這些場景本不該在那個年代出現,然而該劇在後期時卻沒有進行任何處理,讓許多觀眾調侃為這是《生逢穿越的日子》,這些明顯的穿幫讓本劇失去了一部經典應有的質感和代入感。
>>>演員年齡與角色的差異
而演員的年齡差異,也讓人物的真實性大打折扣。青年部分的戲份還沒完,滿臉鬍子的姜武就開始登場。當50歲的姜武,與一群二三十歲的小伙坐在一起,對著59歲的劉佩琦喊爸時,一種詭異的違和感,掙脫了演技所能彌補的範圍,直奔觀眾的心口而來。另一邊,當47歲的果靖霖扮演著剛踏出校門的老三微笑出場,眼角的魚尾紋也瞬間讓人齣戲。
扮演老大的姜武,69年生人;扮演老二的張嘉譯,70年生人;扮演老三的果靜林,70年生人。除了老四,其他兄弟仨都已快年過半百了。
看著一眾半截入土的中年大叔在劇中演著偶像劇的戲碼,不管油膩不油膩,都很容易讓人齣戲。有評論表示:「看到老三剛到機關上班時,感覺不像剛畢業的學生,倒像是要退休的老幹部。」
>>>逐漸落入俗套的劇情
本劇在主要演員登場後,劇情也逐漸落入窠臼,開始專註於男女關係的俗套感情戲。從忙著給老大催婚,到老二的心上人回歸,本劇開始絮絮叨叨地講起了各種愛情故事,緩慢的敘事節奏,將每集原本就可憐的信息量,進一步地兌水稀釋了。
身為編劇與主演的果靜霖,更是讓老三這個滿臉褶子的男人,成為了幾段三角戀的核心。他有暗戀對象,有青梅竹馬,又有知己紅顏,忙於周旋的他,幾乎沒時間管事業發展。這種劇作上的失控,和他當年主演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顧玩煽情與奇情,而不去表現人物與時代的關係這一年代劇應著重的主題。
人物形象的違和,故事情節的單調,已經讓觀眾足夠倦怠,越來越輕描淡寫的時代背景,數不清的穿幫鏡頭,更是讓這部年代劇顯得名不副實。
無法忽視的市場因素
本劇最後口碑下滑,客觀來說除了本劇自身硬傷以外,市場環境也是一大因由。《生逢燦爛的日子》難成為爆款,不是因為它的題材不夠出新,陣容不夠強大,還是因為在這個被IP、流量、明星等關鍵詞轟炸的影視圈,「情懷」能夠打動的只剩那些有著相似經歷的70、80後了。
有數據顯示,《生逢燦爛的日子》的受眾年齡主要集中在30-50歲,這也大致符合本劇70後、80初的受眾定位。
圖片來源於網路
現如今電視劇忠實觀眾流失嚴重,能夠坐在電視劇前認真看劇的人少之又少,網路觀劇已經成為主流。而視頻平台的核心用戶又是90後、00後這些年輕群體,他們所關注的點是充滿新鮮感的元素和自己喜歡的偶像明星。像《生逢燦爛的日子》這樣有著濃烈年代感的劇,是很難在青春偶像和玄幻武俠中脫穎而出的。
與之形成印證的是,同樣打出90後「情懷牌」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和《你好,舊時光》表現就要亮眼得多,除去製作上的差異,這兩部劇在與網路平台受眾的匹配度上,都比《生逢燦爛的日子》有著明顯優勢。
顯然《生逢燦爛的日子》雖聚齊了一眾戲骨,最終卻還是因以上各種不可調和的自身原因和不可控的市場因素,不僅沒能成為爆款,反而讓許多觀眾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約會節目怎麼玩?「前任」成關鍵
※「長林」欲靜,而風不止
※「變老」是件糟糕的事嗎?中國版《我親愛的朋友們》再度剖開了這個話題
TAG:傳媒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