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揖唐,從雙料進士到華北頭號漢奸的悲催人生

王揖唐,從雙料進士到華北頭號漢奸的悲催人生

華北頭號大漢奸王揖唐

「漢奸」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之「檜既陷此,無以自存,乃日侍於漢奸戚悟室之門」,是廣為接受的一種說法。據《漢奸辨》所說「中國漢初,始防邊患,北鄙諸胡日漸構兵,由是漢人之名,漢奸之號創焉」。有人更是簡練概括為「肇於漢初御胡,行於兩宋抗金,復興於清末列強侵華,大盛於偽滿及抗日時期矣」。

關於中國漢奸的演變,既有階段劃分,也有廣義狹義區別,不同時期其內涵外延不盡相同,但近代以來,則趨於一致。

根據《辭海》的解釋,漢奸原指漢族的敗類,現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或引誘外國入侵中國,出賣祖國利益的人。簡單說,就是「漢奸者,助異種害同種之謂也。」

特別有意思的是,抗戰期間陳嘉庚提議「敵未退出我國土即言和當以漢奸國賊論」,獲得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一致通過,被鄒韜奮稱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一個提案」,對抗戰期間所有漢奸是一種極大震懾。

抗戰時期,漢奸既多又雜、洋洋大觀,為歷代所罕見。一直想撰寫關於這一時期漢奸系列文章,揭露心路歷程、逸聞趣事和醜陋嘴臉,開篇自華北漢奸頭號人物王揖唐開始,看看這位民國臭名昭著漢奸的悲催人生。

華北頭號大漢奸王揖唐

01學貫中西「雙料進士」

王揖唐,187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一個書香門第,與李鴻章(1823年出生,人稱李中堂或李合肥)、段祺瑞(1865年出生,人稱段合肥,為北洋三傑之一)均為安徽同鄉。

王揖唐少有大志、才學出眾,讀書過目不忘、熟背經史子集。1904年(光緒三十年),與譚延闓、沈鈞儒等近代史上知名人士同科參加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殿試高中二甲第五名進士(相當於全國第八名),被授予兵部主事。

王揖唐因著有《今傳是樓詩話》,並補輯《童蒙養正詩選》而留名於《國學寶典》,如果不是時代風雲變幻、清朝江山永固,王揖唐在國學方面取得更高成就會是高概率事情。但隨著清朝風雨飄搖,王揖唐攀附軍機大臣徐世昌,1904年10月先入日本振武學校學習軍事,又進法政大學學習法律。1907年回國參加清廷「考驗遊學畢業生試」,與民國後的第一任政府財政總長陳錦濤同榜,被稱為精通中西之學的「雙料進士」。

華北頭號大漢奸王揖唐

02華北漢奸頭號人物

王揖唐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回國,任東三省督練處參議,後升任吉林兵備分處總辦、陸軍協統等職。

民國肇始,王揖唐投靠袁世凱,任大總統府秘書,因極力勸進有功,被封為一等男爵、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三十年代初期,王揖唐先後擔任國民政府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北平政務委員會委員和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周旋於日蔣之間,是著名的親日派代表之一。

1937年「七七事變」,王揖唐公開投敵,參與籌劃成立日偽政權。12 月14 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王揖唐先後出任任賑濟部總長、內政部總長,後任汪偽政府考試院院長。1940年6 月,任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內務署督辦,為華北漢奸頭號人物。在不到三年的任期內,王揖唐先後兩次去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叩謁天皇裕仁,奉獻大批名貴古玩書畫,以示忠順。在華北連續搞了五次「治安強化運動」,製造了「無人區」和大量慘案,瘋狂掠奪物資和勞動力,罪惡累累、罄竹難書。

最讓人切齒痛恨的是1940年春, 王楫唐設宴歡送日本派遣軍總參謀長板垣征四郎回國,呈遞感謝狀稱其功高勛著,離任回國「真令人有離別慈父之感」。 王楫唐國學大才用於歧路,曾寫詩明志、效忠日本,權錄一首,可見奴顏媚骨嘴臉:

八紘一宇浴仁風,旭日縈輝遞藐躬。

春殿從容溫語慰,外臣感激此心同。

華北頭號大漢奸王揖唐

03小漢奸堂審大漢奸

抗戰時期,國民黨黨政要員、高級將領投日眾多,用李敖的話說「降官如毛,降將如潮」。《劍橋中華民國史》中記載:「叛逃的將軍1941年有12個,1942年有15個,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萬軍隊跟隨這些叛逃的將軍離去。追隨副總裁汪精衛降日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居然也有20人,以此構成了南京偽「國民政府」的基礎。

抗戰勝利,意味著漢奸的末日來臨,正如時任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捕奸布告所稱,不除漢奸,「無以對炎黃之神靈,慰死難之先烈,平受害之人心;更無以樹民族之正氣,伸國法之尊嚴」。

1945年12月5日,軍統局北京站毛人鳳在北兵馬司汪時璟家設宴,當場全部抓捕王克敏、王蔭泰、汪時璟、殷汝耕等巨奸數十人。12月6日,又將當時正在中央醫院養病避風的王楫唐捕走,經過反覆偵訊及相關程序,最後由河北高法院刑二庭長何承焯主審。

最可笑的是1947年秋,王楫唐委託律師突然舉行記者招待會,聲稱何承焯是曾任職偽司法總署的小漢奸,「以小漢奸高踞堂上審大漢奸,將何以杜悠悠之口」, 為「扶持國家正氣,維護法律尊嚴」,反對以小漢奸審理大漢奸。南京司法部只得另委派吳盛涵為刑二庭長,重新審理王揖唐漢奸案。

經過反覆拖延、複審,1938 年9 月,民國最高法院最後復判王揖唐死刑。9月10日,王揖唐在北京姚家井第一監獄被槍決,時年71歲。

縱觀王揖唐一生,可嘆、可悲、可憐、可恨。以滿腹經綸、雙料進士而淪落歧途、投敵叛國,損名聲、禍國民、留醜聞、添笑料,既是本人的宿命,也是時代使然,正如白居易感慨王莽詩句所云: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獃的老漁民 的精彩文章:

致敬余光中!致敬《鄉愁》!
偉人的側面之二十:毛澤東罕見的戴眼鏡照片

TAG:發獃的老漁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