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驅散黎明前黑暗的人

驅散黎明前黑暗的人

中文名:至暗時刻

外文名:Darkest Hour

製片地區:英國

出品公司:頂峰娛樂

導 演:喬·賴特

編 劇:安東尼·麥卡滕

主 演:加里·奧德曼,莉莉·詹姆斯,本·門德爾森,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片 長:114分鐘

眨眼評分:7.0

當電影《芳華》中劉峰的手臂被子彈穿透的瞬間,隨之覆滅的是他對生活所有的美好幻想。當何小萍的白衣被鮮血所染紅時,她看著戰士們的屍體,突然發覺生命與死亡竟是如此難以琢磨。我們坦然地生活在和平年代中,開始遺忘一道道歷史的傷疤。活在當下的人們只能從歷史書籍、紀錄片或者一些影像資料中,來感觸戰爭瀰漫的歲月之恆;來回味那段充斥血色之光的殘酷世界。

我曾經看過一本名為《惡魔的飽食》的書,由日本推理作家森村誠一執筆完成。書中記錄了日本731部隊在哈爾濱建立的秘密實驗基地,並詳細描寫了對個體的實驗過程。「恐懼、絕望和不安」籠罩著讀者的情緒,讀著書中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似乎真的回到了戰時的歲月中。作者字裡行間,承載著對人性中最陰暗恐怖一面的敘述,已然讓人不忍閱讀下去了。

「恐懼和絕望」與看不見黎明的不安,便是人在戰時最難熬的心理歷程。此時的世界,處於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狀態之中。周遭戰火叢生,屍橫遍野;人類生於人間煉獄,死於地獄天堂。這種極端環境中帶給國家和人民的創傷性經歷,則需要更長時間來癒合。

因此,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斷被搬上銀幕。不論是某一具體戰爭事件的描述,或是對某一戰時領導者的經歷塑造,甚至是描寫在某個戰爭時代下的人物群像故事;都是電影製作者與觀眾對於過往歷史的復刻與回憶。他們不願忘記、不想忘記,更不能忘記。

現下有很多戰爭片,著重複現戰爭的激烈交火過程、營造奇觀視覺效果;塑造多方參與者的鬥智斗勇,對各類資源的指揮調動;或是戰爭的呈現英雄或偉人,圍繞他們來塑造一種刀槍不入、舍己為敵的高大形象。其中,從宏觀視角來講述故事,而外部環境成為最核心的描述對象,人物成為依附於大環境的存在,更難以挖掘人物內心情感。關於作為個體的人的內在心理狀態,很容易被忽視。

《芳華》中的劉峰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被外部環境塑造成一種偉大聖潔的形象。當落入凡塵之時,人們自然而然地指認他行為的不堪。他被人們推上神壇,卻發現這些人根本不曾關注過他的內心世界。這時,英雄的缺陷便暴露出來。他是偉大的,但又註定是孤獨的。最終,文革結束,社會進入現代化建設。而失去右臂的劉峰,在生活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難以抽離。所以,戰爭片某些人物存在價值,似乎只是為了某件事物(例如戰爭)勝利或失敗而得到肯定或否定。但是,人物本身的內在心理無法得到觀照,故事仍舊無法動人。

參照丘吉爾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The Second World War》,360萬字,1948一1954),電影《至暗時刻》比較契合第一卷《風雲緊急》(1919年一1940年5月)中的下半部分《晦暗不明的戰爭》,及第二卷《最光輝的時刻》(1940年5月一1940年底)。故事集中於1940年的英國,此時發生了張伯倫下台,丘吉爾上台,敦刻爾克大撤退等事件。以此作為故事的主要歷史背景、人物塑造和故事線索。這部在丘吉爾下台後耗時六年的巨作,獲得了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二戰時期的歐洲,陷入到戰火的紛爭之中,各國面臨著強勢外敵的入侵,自身難保。1940年5月,在英國時任首相張伯倫退位後,丘吉爾第二次接任首相一職,重組戰時內閣。面對德軍猛烈的進攻,哈利法克斯子爵主張通過義大利統治者墨索里尼與德國議和。但丘吉爾卻極力反對這一主張,認為這樣會使英國淪為任人宰割的境地。此時,為了「發電機計劃」,即敦刻爾克大撤退,丘吉爾派出一支約為四千人的部隊牽扯德軍的進攻目標。在內閣其他成員的質疑聲中,丘吉爾依舊堅定自己保護祖國領土的決心,發表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說,最終獲得了下議院的認同。

在人們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丘吉爾的身影逐漸消失在熒幕上。

《至暗時刻》,以偉人的視角講述戰爭的歷史。這部電影從人物的內心入手,將他的喜怒哀樂、情感生活直觀地傳遞給觀眾。丘吉爾的形象存在於兩個世界中,一個是外部世界。彼時,他是英國二次上台的首相,面臨著國家腹背受敵的困境,並且牽扯不同政黨主張的糾紛。這時,丘吉爾不僅要把自己的公眾形象樹立起來,找回國家自信;更要說服政黨和民心,不輕易求和的立場。

其實,一味妥協所暴露出的致命缺陷,會使那些貪婪的人類索要的更肆無忌憚。處於戰爭中的人類,他們的價值觀和奉行的行為準則,已然和正常社會完全兩異。丘吉爾的觀點便是如此,當你用正常的眼光去衡量那些在炮火中殺紅眼的人類時,你妄圖使用的文明法則根本失效了。唯一行之有效的,便是正面直視他們,而非任其蠻橫生長。

於是,便引出了故事中對立於丘吉爾的國王、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子爵。

國王之前與丘吉爾有過舊怨,所以不信任他。張伯倫政府於1938年9月製造「慕尼黑陰謀」,受到丘吉爾的完全批判。(指二戰之前,英、法兩國為避免戰爭爆發,犧牲小國利益的一項綏靖政策。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齊亞諾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簽訂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割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作為交換德國向蘇聯進攻的條件。)

而哈利法克斯主張議和,這是與丘吉爾產生巨大衝突的矛盾點,兩個人因為這件事爭吵不休。那麼,丘吉爾外界形象形成,是在演說得到下議院認同、遊行獲得民心、並取得英國國王信任和女秘書的崇拜視點中被建構出來。他對於戰爭的立場,由堅定到動搖,再到最後民眾給予的信心,讓觀眾看到丘吉爾面臨的困境。此時,丘吉爾指揮敦刻爾克大撤退,面臨犧牲四千士兵去拯救30萬英國士兵的兩難抉擇,這也引發了戰時內閣的爭議。雖然劇中並未表現最後結局,可以結合諾蘭的《敦刻爾克》去深入了解這個故事。

丘吉爾另一個形象是建立在內部的,深入人物內心的。電影通過女秘書的視點,將丘吉爾平易近人的一面展現出來。他並非如神話般令人仰望,更像個普通和藹且固執的老頭。在充滿生活氣息的居住空間中,酷愛喝威士忌、常年抽雪茄,甚至對於年輕女秘書的稿子,要求也十分嚴苛。他甚至帶有一種英國味兒的幽默感,既嘲諷又好笑。

雖然家庭戲份不多,但足以表現出他的生活狀態了。電影對丘吉爾更生活化、人性化的塑造;讓他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和日常生活。例如從廣播演講的緊張謹慎,到懇求別國借出航母拯救被困的士兵,或是與國王半夜的促膝交談,故事將他之於公眾形象下的另一面展現出來。

從大眾的視角來講述丘吉爾二次上台後所遭遇的一切波折,讓人們看到更真切實在的人物。影片並未刻意展現他有多麼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軍事部署能力,而是表現一個更動人更真實的首相。

以塑造人物為中心的人物傳記電影,故事可以截取主人公一生中的某個片段作為主體部分,並非把人物一生的事迹進行全面、完整的敘列。但所選擇的事件,是能夠建立起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

《至暗時刻》中丘吉爾在兩難境地中上任,接手組建戰時內閣。在二戰結束後被英國國民投票下台,並寫出長達360萬字的回憶錄。電影也突破原有的歷史面貌,在創作者重新的組織、編排;加入了他們對人物命運的審視目光;例如電影中一些幽默可笑的情節或是女秘書與丘吉爾的交流等等。並以此目光,把人物的生平按照這種方式講述出來。這同樣也取決於作者對歷史、社會和人物的認識深度和不同視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24次眨眼 的精彩文章:

失去《初吻》,愛情才剛剛開始……

TAG:第24次眨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