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道人德——道家理論與易經之間的關係(下)

天道人德——道家理論與易經之間的關係(下)

老子跟易學的關係非常密切,道德經有許多話和思想是出自易經,老子五千言,提出一個道來,所以稱其為道家。老子書中的思想多半由易經而來,因此有易老並稱之說,甚至有人說道家是易經的一個別派。

道家第一部書就是老子的《道德經》。《道德經》是把柔作為存在的本質,把道作為宇宙的本體,把陰陽作為現象學,把人格上的謙卑作為人道的。老子的《道德經》在《易經》之後,雖然老子未曾提及《易經》,但是《易經》的基本的概念:陰陽,變化,剛柔,進退,禍福,吉凶,都提及了。在《道德經》中不是把主要的目的放在占卜學,而是放在道德修養上的,道德修養的本質是依據道是宇宙的本源,因而也是人道的本質,道在人身上的表現就是「德」,天道人德,這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一致的,是以天道的作為人道的依據,這樣就是有本有末的。

同時,《周易》和《老子》的價值取向和論證方法是不一樣的。

其一,在宇宙論生成模式上,《易傳》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老子》道家的宇宙生成論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提醒一點,前者「兩儀」有指「陰陽」或「天地」的,但此陰陽為具體的陰陽二氣;後者所指陰陽為事物內部即對立又統一的兩種性質。

其二,在價值取向上,《老子》和《周易》都認為天地萬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但是《老子》認為「既然要變,何必去變」,而《易傳》講「唯變不變,必然要變」。《易傳》是直面宇宙大化和在大化中變革意義的,而老子則對宇宙大化採取反省與批判的態度。在《易傳》眼中,宇宙大化由本源像萬物生成過程為一不斷豐富,不斷增長的過程,值得讚許。而老子也認為那是一個不斷為矛盾對立所困擾,所肢解,走向墮落的過程,所以老子以返回本真和單一為尚。理論基礎不同,價值取向也不同,唯一能肯定得是《易傳》在對《易經》的解釋過程中,有《老子》的某些影子吧。

而唯一能把道家和《周易》直接聯繫起來的就是「魏晉玄學」,《老子》《莊子》《周易》在魏晉合稱「三玄」。魏晉學者王弼做《周易略例》,提出了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言象意」的問題。但是就魏晉玄學的理論指向而言,還是以老莊為主要依據,結合「有無」「名教自然」等問題的辨析與論證,無論是「貴」「崇有」或「獨話」其價值指向均與《周易》《易傳》不符。

有人認為,道家是世界觀,周易是方法論,本質上是用來演算世界觀的,和數學一樣。

也有人認為,易經可以理解成三維空間的物理學,而道家是化學的前身。易是卜筮文化可以附會的東西無窮無盡,道是巫文化先有鬼而後有神。占卜在古代可以左右一切政治活動,利用自然界的普遍法則闡述事物的發展規律。而道家不過是百家之一,諸子百家學說皆是順應自然規律闡述各自觀點!

對此,你以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緯書齋 的精彩文章:

陰陽相抱——道家理論與易經之間的關係(上)
易經是人類研究陰陽變化的學問
反轉天下風水師之吉地絕地
歪打正著 盜墓救回俏媳婦

TAG:經緯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