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中常提到的碑學到底是什麼?

書法中常提到的碑學到底是什麼?

在何紹基的展覽中,我們在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旁,設置了微信二維碼標籤,觀眾掃碼就可以看到展品導賞內容,幫觀眾釐清展覽脈絡,解讀重要概念和展品。今天我們就從展覽的微信導覽的內容中,選擇了幾篇,來談談清代碑學的興起,以及何紹基對碑學的看法。

若想獲得本次展覽的所有微信導賞內容,請掃描識別下方的二維碼

【清代碑學的興起

阮元像

清代初期,書法主要受到趙孟頫、董其昌書風的影響。康熙皇帝特別鍾情於董其昌書法,乾隆皇帝又對趙孟頫書法愛不釋手,並在科舉考試中也大力提倡以二王為代表的帖學風貌,使得帖學書風在清前、清中期發展到極致。物極必反,書法家們看到了帖學書風的弊病,也不願再受制於法帖的束縛,希望在書法領域探尋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也正是在此時,考據之風開始興盛,為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發展空間。清初學界泰斗顧炎武、黃宗羲對金石學的研究,帶動了許多學者對金石學研究的興趣。學者們尋訪、摹拓以及相互交換饋贈碑刻拓片一時蔚然成風,這些學者不僅對金石碑版產生了濃厚興趣,其書法藝術也直接受到了碑版文字的影響。

理論的成熟和實踐的成功,為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和《北碑南帖論》,標誌著碑學理論的確立;鄧石如、伊秉綬等書法家在實踐上的成功,進一步推動了碑學的發展。鄧石如是第一位全面實踐和體現碑學主張的書法家,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完善了碑派書法的技法。

繼阮元之後,在碑學理論上的突出貢獻者,當屬包世臣。包世臣繼承了阮元的的碑學思想,他實踐和宣傳碑學思想,憑藉著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使碑學思想深入人心。他的巨著《藝舟雙楫》的完成,標誌著碑學理論已完全確立。

清道光時期,碑學開始中興,碑派書法的創作進入了繁榮期。此時,書壇又產生了一位關鍵性人物,就是何紹基,他在理論和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功,使得碑學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鄧石如像

包世臣像

(註:此內容摘自孟凡勝《清代碑學研究》一文)

【何紹基的碑學成就

北魏《張黑女墓誌》

清道光時期,碑學開始中興,碑派書法的創作進入了繁榮期。何紹基是阮元的學生,是北碑書法的實踐者,他將前人對碑學的研究經驗結合起來,集於一身,並在創作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功。可以說有清一代,在碑學書法的發展史上,何紹基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何紹基書法以顏體入手,又取法北碑,對張黑女墓誌情有獨鍾。他五體精研又融會貫通,大膽的對楷書和行草書筆法方面進行變革,取得了很大成功。這標誌著碑派書法的審美原則在各種書體之間全面落實,對晚清書風產生了深遠影響。時代的發展,書寫工具和材料的改變也對碑學的發展影響巨大。生宣紙和長鋒羊毫筆的使用,改變了書法家們的創作觀念。

明代以前,書家們一直以硬毫筆和熟宣紙作為主要的創作材料和工具。清代的一些書家和學者受到金石學啟發後,在臨習漢碑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作品以遠遠不及古人的風貌,於是,書家們通過仔細研究比較,又改進了書寫工具和材料,把生宣紙和長鋒羊毫筆引進碑派書法的創作中來,並得到普及。至此,碑學理論家所推崇和期望的獨特效果與風格得以實現,這種突破性進展,使得碑學體系進一步完善。各方面客觀條件的成熟,預示著碑學發展的鼎盛期不久的到來。

(註:此內容摘自孟凡勝《清代碑學研究》一文)

【何紹基的訪碑活動與四處遊歷

魯班洞《靈岩寺碑》殘石

隨著金石學的大興,在文人士大夫中間產生了訪碑熱潮,他們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親自跋山涉水去訪碑、賞碑。這一時期以訪碑為題材的繪畫也非常之多。何紹基熱衷於金石學,對於訪碑活動更是積极參与。他的摯友曾經說他,雖然是貴公子,但訪碑的時候穿著芒鞋,風餐露宿。

何紹基一生喜遊歷,所到之處若有名碑石刻,必親自探訪。最值得一提的是,和紹基因喜愛李邕書《靈岩寺碑》,多年尋覓無果。咸豐六年(1856)秋天,何紹基在山東期間訪尋此碑,這時何紹基已經五十八歲,不顧年高、天氣環境惡劣,尋碑不殆。第一次訪尋《靈岩寺碑》沒有成功,在友人的提示下,紹基不久開始了第二次尋碑。終於在魯班洞訪得此碑,為其收藏又添一件珍品。何紹基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積極的熱情去訪碑尋石,曾自己親身三次手拓《瘞鶴銘》,《瘞鶴銘》極為難拓,「其石常沒於江,惟冬日水落始得見。……仆石之下,仰拓為難,僅僅兩手,又不能兼理拓具……墨水反落,污面不能顧也。……手足不寧,衣履皆穿。」何紹基能不畏艱辛三次手拓,可見其對此碑的喜愛和訪碑的熱情。他一生極喜出遊,甚至去過澳門與香港,其所到之處皆留意有無精拓碑刻、名人字畫。他的許多藏品都是在其遊歷到各地所獲得的。

(註:此內容摘自張盈袖《何紹基書法及其書學思想研究》一文)

【一份何紹基超長的碑帖收藏清單

金石題跋卷(局部) 何紹基 26.6 cm×1586cm

1842年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自明末以來,文人訪碑、藏碑,鑒藏青銅器、印章、瓦當、權量等古物的風氣日盛,而考據之學亦興起。何紹基在這股潮流中亦樂此不疲,踏遍大山荒野去訪碑,廣泛搜集漢印,朋友之間相互訂正銘文。他在金石鑒藏、考據上所花的功夫,使其開拓了眼界,也為其書法的精進提供了深厚的基礎。

何紹基的碑帖收藏非常可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所藏的這卷《金石題跋卷》,也許是因為卷首的跋阮元《秦公望鍾、秦公?鍾、齊侯罍》名氣太盛掩蓋了後面的內容。此卷後段記錄了何紹基購藏的碑帖清單,長達數10 米,有意思的是清單中唐碑數量很大。這一記錄對於探討何紹基的取法對象,還原真實的學書歷程具有重要意義。

卷中記錄的何紹基的碑帖收集清單(部分)

(註:此內容摘自《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一書)

【展覽信息】

佳墨名楮紛相隨——何紹基書法與湖湘傳脈

開展時間:2017/11/24 14:00

展期:2017/11/24 - 2018/1/21

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三、四層展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畫院 的精彩文章:

大匠之門第17期導讀

TAG:北京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