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拴:「我只想寫出內心的追求」——記青年作家張中民
張中民,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學院簽約作家。近年開始小說創作,迄今已在《芙蓉》《小說界》《莽原》《作品》《山東文學》《安徽文學》《廣州文藝》《當代小說》以及台灣、香港等地文學期刊發表長、中、短篇小說一百多萬字,部分作品獲獎並被收入選集,作品多次被評論,曾參加過「河南省第四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被譽為中原作家群「新力量崛起」中的代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比南方更遠》《賺他一千萬》《闖入江湖的魚》《傷心的村莊》、詩集《黑夜的秘密》等。
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張中民,像許多作家那樣,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從幼年起,他骨子裡就透出一種文人氣息。這種稟賦使他在小學時候就通讀了古典四大名著,以至於他的作文在小學階段,乃至在以後的求學生涯中一直成為領先他人的理由。
先從寫詩開始
張中民說,真正開始寫作是從高中二年級開始。那時候,並不真正知道創作的他,無意之中就把一篇文章發表在當時影響很大的《中學生閱讀》雜誌上,這使他成了全校的名人。高中即將畢業那年,他的一首三十多行的詩歌《男生宿舍》在全國青年文學作品大賽中獲得優秀獎,當他捧著由路遙、賈平凹、李國文、叢維熙、肖復興、黎煥頤等眾多名家任評委的獲獎證書時,更加堅定了他今後的寫作道路。緊接著,他的詩歌《畢業班印象》在全國 「春筍杯」青年文學作品大賽中獲得二等獎,此後,他的詩歌開始頻頻出現在省市級報刊雜誌上,並被收入《』93中國詩庫》《中國當代詩人辭典》《中國詩歷》等一些選集中,尤其是他帶有濃烈氣息的鄉土詩獨樹一幟,在讀者中有著一定的影響。
參加工作後,張中民沒有中斷寫作,而是更加勤奮了。詩歌被稱為中文學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對語言和意境要求極為嚴格,為了提高自己,張中民常年訂閱《詩刊》《星星詩刊》,平時無論工作多忙,他總是要擠出一定的時間閱讀大量詩歌作品,海子的詩、駱一禾、北島、食指的詩,還有艾略特、里爾克、米沃什、埃利蒂斯、波德萊爾等西方名家詩人的作品,進行文學創作。從1990年開始,張中民的詩歌先後在《河南日報》《鄭州晚報》《詩歌報》《青年詩人》《熱風》《平頂山日報》等省市級報刊雜誌上發表。19994年7月,他還應邀參加了北京《詩刊》社舉辦的詩歌筆會,與眾多名家交流研討,提高了境界,擴大了視野。
散文寫作是個過渡
一個人永遠不可能停留在現有的基礎上,他要拿出一種精神,為自己追求的事業而不斷努力。張中民就是這樣一個對創作有著不懈追求的人。
由於閱讀方式的改變,加上詩歌自身發展的原因,詩歌創作就像詩歌的處境那樣越來越邊緣化,在業餘創作詩歌的同時,經過幾年詩歌創作的張中民已經不滿足於這種單一的創作模式了,他開始在尋求新的突破。小說是一種最直面人生和直面社會的文學形式,因此,他一直想在這個廣闊的創作領域裡有所造就。他為此作出了一些努力,然而,也許是生活閱歷不夠,也許是一開始就立下的志願太大,一時無法實現,以至於那幾年他在創作小說時屢屢受挫。在這種情況下,張中民不得不停下筆來認真調整自己了。在這個調整期中,一種相對自由的散文寫作走進了張中民的視野,並逐漸進入到介於詩歌和小說之間的散文這種文體的寫作之中。
從1995年開始,在創作詩歌,閱讀小說之餘,張中民創作了一系列生活化和充滿鄉土氣息的散文作品,並先後在《河南日報》《青年導報》《平頂山日報》《三月》《光源》等報刊雜誌上發表,由於貼近生活,他的一些系列性散文作品讀來清新自然,語言優美,還被雜誌當作重點推出。
生活是廣闊的,生活也是取之不竭的寫作源泉,敏感而又善於觀察的張中民,總是比別人多了個「心眼兒」,因此,無論是寫詩還是寫散文,張中民總是喜歡從身邊的生活著筆,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融入寫作中去,一下筆就是帶有無處不在的生活氣息。他的散文《泥土的記憶》《山居隨筆》《一個人的世界》《心上的城市》《尋找春天》等文章就是他帶有生活感悟後的結晶。詩歌是鄉土的,散文是鄉土的,時間久了,寫得多了,有一陣子,不少讀者知道張中民就是一個專業進行鄉土題材創作的人。
就在寫詩寫散文,進行大量閱讀的同時,張中民還把筆觸伸向了評論和報告文學這一領域,寫出了一系列作品,也在讀者中產生了影響。
詩歌創作可以鍛煉語言,寫作散文則能給人以自由想像的空間,而寫評論和報告文學則又讓他學會了如何刻畫人物形象。如何跳出圈外,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有了從事過多種文學形式創作鍛煉的經驗,為張中民創作小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寫小說是他的最愛
2002年是張中民寫作中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河南省《農村·農業·農民》雜誌第三、四、五期連載他的中篇小說《選舉》,又在平頂山市文聯《三月》雜誌上發表中篇小說《上訪者》,他的小說開始出現良好的創作勢頭。其實早在2000年9月,他的充滿著生活氣息的短篇小說《賣煙》就已經在文學雜誌上發表了。
2005年4月,張中民的短篇小說《雪白的木槿花》在平頂山市文聯《三月》雜誌頭條位置發表後,在平頂山市讀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響。清新的文筆,細膩的語言,不疾不徐的敘述,娓娓道來的故事情節,把讀者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裡,標誌著他在小說創作方面開始走向成熟。為了鼓勵他的創作,《三月》雜誌還在緊接著編輯出版的下一期雜誌上,及時推出了這篇小說的評論文章。此後不久,張中民長達40000字的中篇小說《小學教師》和短篇小說《我愛美元》發表在《三月》和河北省作協《當代人》雜誌上,從那以後,他的小說開始在省級以上雜誌上發表。與此同時,他創作的短篇小說《捐款》發表後,獲得《莽原》雜誌社評選的優秀文學作品獎。
因為工作關係,2008年元月和3月,張中民先後兩次到廣州,出差辦事之餘,他在那裡看到了外地人在廣州打工的生活情況,當時正是文壇上提倡「底層寫作」的時候,張中民想,外地人在廣州的打工生活多麼艱辛,又是多麼充滿著自信和新奇,身邊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時時在撞擊著他的心扉,他想,自己何不寫一篇這樣的小說作品,來真實反映這些外出打工人的生活呢?
採訪、找人交談、作筆記、查資料等等,他開始了寫作前的準備工作。起初,張中民並沒有想到寫長篇小說,而只是想寫一群打工者在廣州打工生活的中篇,結果隨著人物命運的發展和故事情節的展開,寫著寫著就把篇幅給拉長了。他從2008年5月開始,白天工作,只有到了晚上他才進入到創作之中,為了趕寫作進度,他晚上常常寫作到深夜12點鐘。正是夏天,天氣炎熱,但是張中民並沒有停止創作,而是堅持著在電腦前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擊著鍵盤。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一部十五萬字的長篇小說已經創作完工。又經過一個多月的修改後,他把這部名叫《比南方更遠》長篇小說寄給了河南省文聯編輯出版的大型文學雙月刊《莽原》雜誌。由於這部小說內容新穎,所反映的人群的獨特性,所揭示的人物命運與時代緊緊相連,短句式語言的運用、大框架結構的流行書寫,人物形象鮮活、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加上作者極具現場感的寫作氣氛,作品很快在編輯部里被通過一審二審和終審,並被安排在2009年第4期以封面導讀和目錄排位第一的顯著位置隆重推出,於是這才有了平頂山市第一部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的長篇小說。
他的短篇小說《我要蓋白宮》作為頭條顯著位置,被發表在《莽原》雜誌2008年第6期,開創了平頂山市作者首次在省級雜誌發表頭條小說的先河;他的短篇小說《我們去吃火鍋吧》發表在《江門文藝》2008年第6期「小說萬象」欄目頭條,並被評選為讀者最喜愛的文學作品。2011年以來,張中民又顯示出了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旺盛勢頭,他的長篇小說《比南方更遠》在《莽原》雜誌2011年第4期隆重推出,從封面、目錄和封底上看,他的小說都被放在了首位,並且排列在了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的前邊,與一些名家的作品排列在了一起。此外,他的小說《鄉村戲迷》發表在文學名刊《小說界》第4期,《棋人張》發表在《山東文學》第7期,《雪白的木槿花》發表在《廣州文藝》第2期,他的中篇小說《天堂里有沒有愛情》《滿嘴都是大金牙》,相繼在《三月》和《光源》雜誌在頭條位置刊登。
據不完全統計,張中民至今已經發表長、中、短篇小說作品三十餘部,如果加上詩歌、散文、評論、報告文學等其他文體的作品,計約二百多萬字。
在寫作的道路上執著前行
和張中民在一起交談,你總能感受到他的文學才華在不斷閃現,這得益於他的深入細緻的觀察和思考,他大量閱讀後自身素質的提高,他擁有廣博的社會知識和豐富的生活閱歷。當過教師,做著記者和編輯的張中民,始終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他侃侃而談,談吐之間是他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文學的虔誠和理解。
張中民告訴筆者,由於工作性質,屬於他的寫作時間很少,因此在寫作時間不充足的情況下,他只有抽時間讀書,因此他的閱讀量就比別人要多一些,但凡古今中外的文學書籍他差不多都閱讀過,他尤其喜歡那些帶有個性和探索性質的作品。他告訴記者,除了閱讀那些受人追捧的卡夫卡的荒誕不經的表現主義、馬爾克斯的拉美魔幻現實主義、貝克特和羅布.格里耶的新小說,還有意識流大師普魯斯和尤利西斯,以及海明威、福克納、卡爾維諾、博爾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外國作家的作品外,奈保爾、舍伍德、安德森、厄普代克、雷蒙德、卡佛,還有莫拉維亞、艾辛格等作家的小說都是他喜愛的經典之作。中國的作家中,他比較喜歡沈從文、汪曾祺、老舍、蕭紅、張煒、莫言、韓少功、蘇童等人的作品,他說這些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個性突出、魅力十足,既有中國古典神韻,又有現代氣息,是真正的具有中國氣派的經典之作,具備國際文學大師的條件,閱讀這些作家的作品總能給人帶來異樣的收穫。
不事張揚,默默無聞是張中民的真實寫照。十多年前就已經是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的他,如今已經出版過一部詩集《黑夜的秘密》、散文集《一個人的世界》,創作長篇小說4部。2014年他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終於圓了作家夢。2016年8月,他還出席了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河南省作家協會承辦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培訓班。他已經在創作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然而生活中的他,又是那樣樸實無華,普通平常,你很難看到他在人前夸夸其談的樣子,他不愛賣弄和炫耀,只是喜歡默默無聞地坐在那裡,一個人靜靜地觀察和思考,並把這種思考和心得化作創作的靈感,運用到他的小說創作中去。
張中民告訴筆者,他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有較多的時間靜下心來,多讀書,多創作,把自己心靈深處的真實感受寫出來,為讀者創作出更多的文學作品,爭取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有更大的收穫。
(郭進拴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平頂山市文聯創研室主任、平頂山學院客座教授,一級作家。)
《智泉流韻》微信平台
原創版權聲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韻》的各類文章都屬原創首發,因不是原創而造成平台封號的,後果作者自負,並賠償平台相應的費用。本刊嚴打剽竊,拒絕抄襲,若有侵權行為,文責自負,《智泉流韻》公眾平台概不負責。刊發文章的圖片來源於網路,部分相關圖片由作者提供給平台。
※郭進拴:我讀《帶燈》
※郭進拴:《湛河流韻》之《第一章·湛河溯源》下
※王長偉:長篇小說《人海茫茫·第四十二章·大孬艷遇》
TAG:智泉流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