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家族「年豬宴」

土家族「年豬宴」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本土居民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年關末尾,土家族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殺年豬,一是為了回報這一年的辛苦付出;二是祈盼來年財運興旺、平安多福。土家族殺的年豬是自己土方法飼養,喂自家的豬食料、青草料,是天然的有機食品。

土家族殺年豬一般在冬月尾臘月初,要選擇一個紅煞吉日,選擇好日期後就不能更改。土家族民間有「四、六不殺豬,逢亥不殺豬,破群日不殺豬」 的講究。據說在不能殺年豬的日子裡宰殺了年豬,一是以後餵養的豬會長勢不好;二是屠夫「犯忌」,今後會倒霉。

待宰的年豬

土家族素有「殺年豬,喝刨湯」的習俗,在大型殺豬宴上,土家族居民在殺年豬之前會舉行「殺年豬」祭祀活動。傳說張飛是殺豬匠出身,這是屠夫們心中的偶像,所以祭祀的第一項就是在張飛的神龕面前跪拜祭刀。屠夫手提著竹籃,籃中放著屠刀,以紅布掩蓋,虔誠的走到張飛神龕面前跪拜。

祭刀完畢第二項是祭祀豬神,傳說當年在受封時姜子牙被封為諸神之王,但他老人家誤聽成了豬神,於是便兢兢業業的管理起了豬,所以這第二項祭拜豬神便是祭拜姜子牙,祈求來年六畜興旺,豬能膘肥體壯,遠離病害。

祭祀現場

祭祀的第三項是給豬放血,豬血顏色越鮮紅,血噴的越遠,代表來年財運越旺,收成越好。白刀進,紅刀出,主婦們大聲吆喝「今年財運好不好」,屠夫們高聲回應「好」,現場鼓樂聲、笑聲混在一起,形成一首獨特的新年樂章。

「喝刨湯」是「殺年豬」的最後一個環節,用剛殺的豬的新鮮血、肉烹制出的美食即成為刨湯。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去吃刨湯的人越多,來年收成越多、日子越紅火,所以在年豬宴時,每家都會邀請上所有的親朋好友。

「抬格子」是年豬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號稱「土家族第一大菜」。將熱乎的鮮豬肉、老南瓜、羅卜、土豆等拌以玉米面,用大蒸籠蒸熟後,再將豬血切成小塊加以蔥、蒜等佐料爆炒,每桌上各放一碗,放在蒸好的大「抬格」的蒸肉中,兩個人合力抬上餐桌,招待鄉鄰親朋,便形成了「抬格子」,亦稱「吃蒸肉」、「吃血蕻子」。在土家族殺年豬時,如果不叫上親朋好友一起來品嘗「抬格子」,主家會被人看做是小氣的。

抬格子

提著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再也不必像兒時一樣期盼殺年豬來改善生活,但「年豬宴」成為了土家族特有的一種傳統習俗,既展示了土家族民間的精湛廚藝,又展示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由中國城市文化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隻羊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一生未安」的朱安
1分鐘了解「教科書式耍賴」事件最新情況
東北萌獸「傻狍子」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皇后」周迅,烏拉那拉·如懿
捨身成仁的抗日英雄武士敏

TAG:一隻羊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