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漢字:殺彘教子——說「彘」
細說漢字
(180)
殺彘教子——說「彘」
朱英貴
一、「彘」字小引
漢語中有兩個含有「彘」字的成語最為有名,一個是「殺彘教子」,另一個是「彘肩斗酒」。
「殺彘教子」的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他的母親(曾子的妻子)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妻子到集市後回來了,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著玩兒罷了。」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該用的辦法。」於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彘肩斗酒」的故事出自《史記》,《史記·項羽本紀》精彩地記載了「鴻門宴」的故事,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未能如願(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之後,司馬遷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一位有膽有識有勇有智的英雄武士樊噲,原文是這樣的: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
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
這時張良來到軍門,看見了樊噲。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麼樣了?」張良說:「極為危急。此刻項莊正在舞劍,他的用意時時在沛公身上。」樊噲說:「這可緊急了,請讓我進去,與沛公同生共死。」樊噲立即帶著劍,手擁盾牌,進入軍門。交戟守門的衛士打算阻攔,不讓他進去,樊噲側過他的盾牌撞擊,衛士倒在地上,樊噲就進入了大帳,揭開帷帳,向西而立,圓睜怒目,看著項王,頭髮上指,眼眶廓開。項王按劍長跪說;「來客是幹什麼的?」張良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王說:「壯士!賞賜他一杯酒。」左右就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後起來,站著一飲而盡。項王說:「賞給他豬腿。」左右就給一隻生豬腿。樊噲覆盾於地,把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肉吃。項王說:「壯士!能再喝酒嗎?」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哪裡值得推辭!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唯恐殺不盡,用刑唯恐刑不重,天下人都反叛他。楚懷王和將領們約定說『先攻破秦地進入咸陽的做關中王』。現在沛公先攻破了秦地進入咸陽,絲毫利益不敢有所接近,封閉宮室,回軍霸上,等待大王到來。所以遣將守關,是為了防備別的盜賊和意外事件。如此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而聽信閑言細語,要殺有功的人。這是繼承了已經滅亡的秦朝的道路,以我私見,大王這樣做是不可取的。」項王無辭以對,只說:「坐。」
「殺彘教子」蘊含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參烹彘的典故,突出的是曾參教子有方,為人誠信至上;而「彘肩斗酒」蘊含的是劉邦的參乘兼衛士樊噲智勇威猛的典故,突出的是樊噲的雄健與威武。一個為了守信而殺彘烹彘,一個為了立威而生食彘肩,這當中的「彘」都是指的豬,可見「彘」字的常用義就是「豬」。那麼,讓我們先來觀察一下「彘」字的古文字字形。
二、「彘」字的字形解讀及造字本義
如上圖所示,「彘」的甲骨文字形像一羽箭(矢)射向或者射穿一頭豬(豕)。第一個字形「矢」是斜向射向「豕」的,第二個字形「矢」是斜向射穿了「豕」,第三個字形「矢」是直向射向「豕」的,第四個字形「矢」是直向射穿了「豕」。從「彘」的構字理據來看就是「以矢射殺豕」,因此它的造字本義應該是「獵殺野豬」,為什麼說是野豬,因為家豬已經馴化,是不必射殺的。
值得注意的是,「彘」的絕大多數甲骨文字形中的「豕」都是直立的,像上圖第四個字形那樣橫寫的「豕」並不多見,而金文字形恰恰是在這種不多見的字形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上圖兩個金文字形,前一個出自三年
※征詩征聯點評:天倫共享四時春
※細說漢字:出奇制勝——說「奇」
※謙敬詞語例釋:君子、鈞鑒……
TAG:朱本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