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電影中最癲狂的人,戲裡戲外「不瘋魔不成活」
要論陳凱歌電影里最癲狂的人物,當屬《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吧。程蝶衣在電影里愛戲成痴,戲裡戲外不分,段小樓說他「不瘋魔不成活」。張國榮也是如此,「不瘋魔不成活」,跳樓自殺,給觀眾留下巨大遺憾。
《霸王別姬》中,最見人物痴狂的情節,是程蝶衣的那段唱詞,「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為何腰系黃絛,身穿直裰,見人家夫妻們灑落,一對對著錦穿蘿,不由得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
少年程蝶衣接受不了自己在練功時轉身性別身份,每每唱到「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總是遭師傅毒打,直到在內心深處認同了性別倒錯,才把這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唱好,也以此為標誌,程蝶衣進入了人生的癲狂階段。
在陳凱歌新片《妖貓傳》公映時,有人提出了一個發現,說陳凱歌特別喜歡仰視女性,要麼把女角色當風箏放到天上,要麼讓女角色高高地盪起鞦韆,這大概是電影創作者的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吧,類似於吳宇森愛在電影里放鴿子。
把角色性格處理得癲狂,是知識分子們最常用的表現手段。人物一旦癲狂起來,故事便有了質感,戲劇衝突便得到了強化,同時,也更能激發觀眾的感受力,借著人物形象,去想像人物生存的時代與環境。
癲狂的人,通常在身體和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傷害。如何表現這種傷害帶來的後遺症,對藝術家來說是件挺困難的事。有的人會選擇美化,陳凱歌便是這類創作者,因為越是對人物、對事件進行美化,觀眾就越是能看到美背後的脆弱。在特定年代,人的命運充滿了悲劇性,而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創作者無法對那個時代進行公開的批判,只好藉助人物的癲狂,來進行某種控訴。
陳凱歌被認為是最有人文精神的導演。他早期的《黃土地》、《霸王別姬》都是可以寫進影史的佳作。但在嘗試商業電影創作的時候,未能避免掉進庸俗的陷阱。但唯有他塑造人物時標誌性地將之癲狂化的處理手段,強化了陳凱歌電影的人文屬性——哪怕在一些作品了,這種人文屬性少得可憐。
到《妖貓傳》的時候,觀眾看到一個蘇醒的陳凱歌。電影對於大唐的極致浪漫想像,又讓人對他的創作恢復了一些信心,電影里的李白、白居易等人的形象,也癲狂得恰到好處。
但陳凱歌永遠也塑造不出第二個程蝶衣了。原因不在他,而在於產生經典的時代已經過去。
※那個拍《活著》《紅高粱》的人消失了,是誰傷害了張藝謀?
※《甲方乙方》公映20周年,它開啟了馮小剛電影事業的「芳華」
※竇靖童成了佛系青年,是陰差陽錯還是眾望所歸?
※物質匱乏的八十年代,為何還有那麼多人懷念?
※《將軍在上》:浪費了原著IP,把故事拍散了,失去了魂
TAG:韓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