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劍在人在,劍毀人亡」 中國古代俠士為什麼如此看重劍?

「劍在人在,劍毀人亡」 中國古代俠士為什麼如此看重劍?

在夏商周以前,劍的使用非常普遍,根據當時戰爭發展的需要,劍的實戰作用逐漸被其他兵器所取代,但它作為遠古先民尚武精神的象徵物,越來越被貴族和平民作為身份的一種象徵。

春秋時期滕國的國君就曾說過:「吾他日未嘗學問, 好馳馬試劍。」趙惠文王養劍士三千多,這些人同樣好劍,「日夜相擊於前」。

在當時好劍達到了瘋狂的地步,同樣在好劍之風的影響下,社會上有很多與劍有關的習俗。

佩劍是一個人地位與身份的象徵,同時男子佩劍也是風度和儀錶的佩飾。《說苑·反質》形象地描繪富貴鄉的經候「左帶羽玉具劍,右帶環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真是不可一世。

社會上的好劍之風,不但出現了善於鑄劍的能工巧匠以及一些著名的相劍師,而且在民間也有很多劍術高手,即《論衡·別通》篇中提到的「劍技一家」。

先秦社會瀰漫著好劍之風,形成濃烈的文化氛圍。武藝和勇力是值得推崇的價值取向,這樣一種文化氛圍對於武士階層在當時的產生是極其重要的。

他們對劍的崇拜有著深刻的心理依據,在生活中劍有它的神秘感,作為遠古時期象徵物和先進武器的標誌,特別在先秦時期青銅時代,我國的鑄劍技術遙遙領先於世界,由於青銅的屬性易斷裂,所以當時世界上大部分文明國家所鑄造的青銅劍長度不超過60厘米,其代表如古羅馬短劍,但是當時的秦國所鑄造的劍的長度基本都在90厘米上下。

由於先秦時期信息交流方式的局限性以及鑄劍師對其工藝的保密,人們對劍保有很大程度上的神秘感和崇拜性。

摘自:《少林與太極》2015年第10期

文/周法吾

編輯/孟俊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林與太極 的精彩文章:

學少林秘典 悟功夫真諦▎兩千年傳承中國古武「易筋經」的絕密練法
「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長拳竟然是他創立,還助他穩坐300年江山

TAG:少林與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