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技術終將進入課堂,所有反抗都是螳臂當車

技術終將進入課堂,所有反抗都是螳臂當車

來源: the Atlantic

作者:David M. Perry

智能觀 編譯

想像一下,你現在身處未來的教室。

教科書、幻燈片和筆記本,這些學習材料,現在可以與牆上的電纜,學生的桌子、衣服、首飾、眼鏡,甚至紋身相連。還記得2010年,學校里的教師可能會說:「關閉筆記本電腦,放下你的手機!」可現在,手機嵌入了指甲里,老師再無能為力。

過去五年里,關於電腦進入課堂的爭論從未斷過。反對者的理由大致有兩方面:首先,筆記本電腦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然後,一項經過嚴格試驗的研究表明,學生手寫筆記比使用電腦記筆記能掌握更多的內容。

這項研究曾被廣泛報道。如果你對它很好奇,論文在此:

https://pan.baidu.com/s/1eRYV6l8

研究者觀察發現,學生打字速度比手寫速度快,這樣來不及思考內容。所以,按照作者的說法,用電腦記筆記並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更好的方式是一邊思考著老師所講的內容,一邊手寫記錄。因為大多數人不可能手寫出聽到的所有內容,所以手寫筆記的方式,能讓你在大腦中對信息進行總結整理後,再記錄到紙上。

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這篇論文的論點實際上說的並不是用電腦還是用筆的問題,而是記筆記的風格問題。但結果卻是,教育工作者紛紛藉此揚言:為了學生,禁止在教室里使用電腦。

紐約時報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再次將這一研究拿出來說事兒。作者說:「 研究的結論是明確的,電腦會分散學生和他周圍人的注意力。」

人們有理由對這種文章的觀點持懷疑態度。

殘疾的學生經常需要用特殊的技術手段進行交流,做筆記,或者閱讀課程材料。

有閱讀障礙的學生,很難做到手寫字母,所以當他們接觸技術時,才能更方便地學到東西。

殘疾人群體面臨的問題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更廣泛的論題,即在未來的教育中,人機互動如何進入課堂?

現在的學生大概是最後一代會被強行與技術分開的人。接下來該認真思考,如何教機器人教育學了。

幾十年來,科幻作家一直在思考嵌入式技術對社會的廣泛影響。

William Gibson的《神經漫遊者》三部曲就描繪了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類大腦很容易獲取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在這個世界裡,老師們終於可以不用擔心記憶和閉卷考試了。

Neal Stephenson的《鑽石時代》講述了一個叫內爾的貧窮孩子的故事。她意外獲得了一個完全沉浸式的虛擬現實教育計劃。當她登錄系統後,一系列人工智慧工具以及虛擬人物可以將她訓練成一名革命領袖。

在C.S. Friedman的《異形海岸》一書中,每個孩子一出生都會被植入「相同的智力」,因此,獲得知識的機會是合理分配的。

以上例子以及類似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未來的世界裡,禁止使用技術是荒唐可笑的。

那麼在未來,教學又該是什麼樣的呢?

技術人員現在關注的是物聯網,在物聯網中,可以給眼鏡、手錶等物品賦予計算機的功能,使其成為人們日常交互的對象。

這些實際上是計算機的物品很快就會進入教室。學生們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很容易被老師發現,但是當智能筆或智能課本直接將信息發送到學生的隱形眼鏡時,老師就不太可能發現了。

我的意思是,禁止絕不是辦法。那又該怎麼辦呢?

一種選擇是採用封閉教育法,對所有信息流嚴格控制。

教育作家Audrey Watters 說,現在的教育科技公司把注意力全放在監控上,利用網站訪問量、文章點擊率和網站活躍時間等數據來監控學生。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學生也找到了很多變通辦法, 如使用手機熱點等。

問題是, 禁止在課堂上使用數據與最佳教育學所提倡的觀點背道而馳啊。

在這個很容易就獲得大量信息的時代,教師必須訓練學生將這些信息轉化為實用工具,進行分類、分析,然後產生理性的結論。讓學生們屏蔽所有外來信息,只聽老師講話,大面積切斷網路,是不可能的。

老師可以幫助孩子們學習如何正確地運用信息,如通過舉辦信息公開課(即講座)來引導學生。對於學生如何記筆記的問題,則應該基於自由選擇、相互尊重和良好溝通的原則。這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所以要從小抓起。

「我們都是機械人。」 Alice Wong說。她曾遙控機器人環遊世界,甚至參加白宮派對;也曾創辦「Disability Visibility」項目,教能力不足的殘疾人使用技術。當人們試圖限制對技術的使用時,她認為,殘疾人接觸世界的方式真的要被割斷了。

來自微軟的技術專家Danah Boyd在2009年寫道,每當她與網路世界隔絕時,包括在課堂之類的場合,就格外想念自己的 「機械人生活」。她說:「在參加講座時,如果不查閱相關內容,我就無法集中注意力。而且,在我的生活中,每次會議和談話的內容都是靠後期在線交流加強的。」

她在最近出版的《It』s Complicated: The Social Lives of Networked Teens》一書中,探討了年輕一代在信息時代被隔絕信息的經歷。她寫道:「網路世界將會一直存在。」

因此,建立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團結,甚至充滿信任的網路才應該是教師的責任。

—完—

親愛的朋友:

你還在因孩子痴迷於電子產品和網路而苦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問題堵不如疏導。在科技進步不可逆的大趨勢下,與其抗拒,弗如思考如何因勢利導。

祝安!

智能觀 一米

2017-12-22 於北京中關村

想知道AI加教育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領域更多的乾貨?

想了解更多專家的「智能觀」?

請在對話界面點擊「找找看」,去獲取你想要的內容吧。

聲明

編譯文章旨在幫助讀者了解行業新思想、新觀點及新動態,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智能觀觀點。

有人問:你們為什麼要做智能觀?為什麼關注AI+教育?

我想,這不是一個選擇。

當AI開始顛覆各行各業時,我們首先想到了教育。未來是我們正在為之努力的地方,教育可以影響當下,改變未來。

我們用心觀察和記錄教育在這個時代的蛻變;努力把前沿的動態、最新的進展、先進的觀點帶到你面前,希望與你一起思考和探索。我們相信,長出AI翅膀的教育,會創造出無限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觀 的精彩文章:

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副教授:探索對未來有益的教育
盤點:2017年高等教育正在投入使用的10大戰略性技術
年終盤點:「AI+教育」大佬精華語錄

TAG:智能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