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扁鵲老闆的六不治是不是錯的

扁鵲老闆的六不治是不是錯的

幾次聽到學中醫者張口閉口,必提中醫之「六不治」,一副傲然自得的神色,甚是可悲可笑。於是拿出時間,撰文批駁一下千古鬼話「六不治」,並依《史記》記載,來解析梳理一下提出「六不治」的神醫扁鵲,到底是何等人物。

先看下中醫之六不治:

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

輕身重財,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

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

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呵呵,每次讀到這幾條,都想淡淡的說一句:不治你個大頭鬼。

所謂「不治」,不知扁鵲老師指的是「不給治」還是「治不好」,當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

這六不治,真是萬世不給治與治不好之好借口!

「驕恣不論於理」。作為醫者,首先得明確,是誰不論於理?你不加自省,如何確定你的言行、論調就是理?自古醫者受人敬仰,患者多為弱勢,若有見解不合,即使醫者明理,患者愚昧,也多因患者氣血不寧、身心失和,焦躁苦楚或學淺見短而為之,刻意與醫為敵者,百無一二。因此,醫者當以悲心待之,何來不盡心醫治?又即使患者驕恣,但醫者立方高明,服後即效,又何來治不好?

「輕身重財」。醫者但言重身輕財,須知諸多患者亦欲輕財而無財,特別是窮家久病,上下有老小須糊口,久病而家無進項,又或許債務累累,尋醫抓藥,豈能不細細盤算。一遇貴重藥劑,自然無力或不舍。醫者反言其輕身重財,實為無悲憫之心。

「衣食不能適也」。凡衣食不能適者,因必有二:一者貧困難安,衣食自然難以十全,醫者自當體恤;二者久習難改,不知衣食之於身命之重,醫者當以循循引導,曉之以理,真誠以待,必感其心。何以言不治?

「陰陽並,藏氣不定」。醫者首先應捫心自問,何以知其陰陽並,藏氣不定?醫者眾多,然高明者少,知其不治,必先能把握陰陽之確鑿,診其藏氣之出入。然而,技能若此者,少之又少。技不至此,而卻多籍此不治,是為不誠不義。又或真已不治,然醫者仍應道明緣由,取信於病患家屬,而後奮力一搏,救生死於萬一,方可稱盡醫之責。

「形贏不能服藥」。醫有五術:葯、針、灸、砭、按。形贏不能服藥,是否可以嘗用其餘四術?而不至於任其殞命。即或其餘四術仍不受,尚可以付諸以食療、靜養,或言辭鼓舞其心、溫柔慰藉以情、誠心祈禱於天,靜待其迴轉於萬一,再行醫治,方無愧於心。

「信巫不信醫」。巫者無以行跡,醫者有跡可循,病患何以信巫不信醫?此情形多因久醫無效,患者求告無門,不得以而為之。醫者不以此為恥,發奮精進,反以此「不信」二字為「不效」之因,不體患者無奈迷惘之苦,實屬可惡。若醫者藥效如神,患者何以求告縹緲虛幻之術?醫者當自省之。

「六不治」貌似至理,實屬可笑。後學者不加思辨,引用其理,遺禍萬年,又實屬可憎。

發「六不治」之言者,必無悲憫之心,任其術高明,亦不足以為敬!其人乃被尊為神醫的秦越人扁鵲。

那麼本文的下半段,我們依據《史記》的記載,來了解、解析下扁鵲先生。

《史記.扁鵲列傳》有載:

扁鵲,「少時為人舍長」。

即扁老師出身為酒店大堂經理。

「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出入十餘年,呼扁鵲私坐,閑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

神醫長桑君經常來酒店住宿飲食,大家都覺得普通人一個,但唯獨扁鵲看出其絕非等閑之輩,堅持以禮相待;來來往往十多年後,有一天長桑君叫扁鵲過來坐,說:我有私密的醫方,年老了,想傳給你,你不要泄露出去。扁鵲說:遵命。

「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叮囑:「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扁鵲以其言飲葯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一診脈為名耳」

長桑君從懷中取葯給扁鵲,叮囑他用沒有落地的露水把葯吃了,堅持三十日便可洞察事物。同時,把醫學秘籍悉數送給扁鵲。扁鵲遵醫囑而行三十日,果然能透視看到牆另一邊的人。於是,憑著這個本事看病,五臟之病盡見,診脈只是做做樣子罷了。自此,扁鵲開始了行醫生涯。

文章到這裡,我們注意幾點:

一是,扁老師的確眼光獨到,具有戰略視角,發現了長桑君的不同,這的確是過人之處;

二是,要注意,扁老師不是追隨長桑君學醫十年,而是堅持恭敬的態度,經過十年的人際投資,終於打動長桑君,要將醫術相傳;

三是,扁老師喝了神奇藥水,便可透視五臟之病,拿了醫方秘籍,讀罷便可行醫治病。可見,扁老師的醫術的確是速成。

接著往下就是扁鵲的行醫神跡

首先是為晉國專權的大夫趙簡子診病。

扁鵲為昏迷的趙簡子診後,言其並無大礙,乃神遊天宮,三日內必醒。果不其然,趙簡子兩日半便醒來,述其夢境與扁鵲所言無二。

「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於是,扁老師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接下來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虢國之診。

扁鵲經虢國,聽聞虢國太子亡,一番打探後,判斷太子並非真死,而是得了屍厥症。於是令一臣子通報國君,願為太子診治。

果然,下針後太子蘇醒,於是扁鵲名聲大震

「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

這裡有個有趣的細節,就是扁鵲請虢國臣子通報時的話:

「言臣齊渤海秦越人,家在於鄭,未嘗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翻譯一下就是:請稟告國君,我是渤海的秦越人,家在鄚地,未能仰望君王的神采而親自侍奉他,聽說太子死了,我能使他復活。

注意兩點:

一是諂媚。「我未能仰望君王的神采而親自侍奉他」。你說看病就看病吧,這身段、這恭維話多漂亮,以往的職業經理人的角色一下就生動的展現出來了;

二是溝通技巧。明明可以告知「太子沒死」,而偏偏說「太子死了,我可令其復活」。

這水準,決不是一般大夫的水準。用夫子的話,可謂:巧言令色,……後邊三個字就省略了。

再接下來就是更著名的望「齊候之色」。

扁鵲經過齊國,齊桓公招待。第一次見面後,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意思是說:您有病在皮膚肌肉之間,這小病不治將會深入。但齊桓公不以為然,曰:「寡人無疾」。並在扁鵲走後,對群臣講:「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意思是說,這醫生好求名利,定是想把無病之人說成有病,診治後再邀功。

五天後,扁鵲再次進宮見齊桓公,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意思是說:您的病已入血脈,不治將會更加深入。齊桓公曰:「寡人無疾」,並大不悅,扁鵲退出。

又過五天,扁鵲又覲見,見到齊桓公後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齊桓公煩了,直接不接話,扁鵲退出。

又過了五天,扁鵲復見,看到齊桓公後掉頭就走。齊桓公派人問原因,扁鵲答曰:病已入骨髓,治不了了。

又過了五天,齊桓公果然感覺到疾病,便派人去請扁鵲。扁鵲早已經逃走。齊桓病死。

於是,扁鵲更出名了。

這故事也有兩點很有趣:

一是,扁鵲經過齊國,齊桓公主動招待,可見扁鵲的確已經名聲很大。但初次交往後,齊桓公立即反口,對別人評價扁鵲:此醫者好利。可見,桓公對扁鵲其實並不尊重。以此推斷,扁鵲的名聲里恐怕是有才而無德,齊桓公招待扁鵲,多半出於獵奇。

二是,扁鵲前後四次見桓公,既然判定其不治必死,然而並未以醫者父母之心,盡全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救其性命,而是令其執拗而亡。

後世之醫不僅不以此行徑為恥,反讚歎其望診如神,尊為神醫,這確實令人無言。

後又記載更是有趣:

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

意思是:扁鵲到邯鄲時,聽說此地尊重婦人,就做婦科醫生;到洛陽時,聽說當地人敬愛老人,就做專治耳聾眼花四肢痹痛的醫;到了咸陽,聽說秦人愛孩子,就做兒科醫生。他隨著各地的百姓的習俗喜好來變換診治範圍。

讀到這裡,扁老師實在叫不下去了,必須得尊稱為扁老闆。

作為醫者,不以患者病苦為導向,而以市場熱度為導向,的確不是一般醫生。注意,扁老闆這做的可是醫療行業的細分市場(market segmentation),這營銷思想整整比美國市場學家溫德爾.史密斯早了兩千多年。佩服!

扁鵲在民間行醫的始末,《史記》只記載了其緊抓市場脈搏,至於療效如何,並未有隻言片語,這也蠻奇怪。

不過扁老闆前期一直走「高端路線」,醫必王公太子,名聲早已經打出來了,在民間實效如何,已然不是那麼重要。

前面諸多故事一解析,扁老闆的形象自然就生動立體起來。其能留下「六不治」的「醫界商訓」,也就不足為怪。

當然,可能有人會講,扁鵲可是連仲景先師都讚美過的,《傷寒論序》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候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但請注意:先師並未贊,只是嘆;先師只言其才,未言其品。先師用詞著意,讀者自行領會即可,仁智自見。

扁鵲之術,無論如何而成,自然可稱之為上工,但上工絕不應是醫之學子競逐的唯一目標。工者,技也,巧飾也;醫者,仁之術也。如無仁德,上工亦不過為下醫,甚或不堪為醫。

自古,大德者必有天佑。而扁鵲後被秦太醫令所嫉,使人刺殺之,因而橫死異鄉,未得善終。想必,這也是扁鵲未得醫者圓滿的例證。

抨擊了這麼多,真想表達的就一段話:

要理解真正醫者的境界,誠養悲憫之心,奉勸各位學子勤讀孫真人的《大醫精誠》,此為醫者品行之千古絕唱,應為萬世、萬千學子所銘記!共勉。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日新之集」,作者/曉輝編輯/半夏。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原創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同城 的精彩文章:

第一批90後醫生…已!經!累!殘!
西醫權威專家批中醫反對者:角落裡的陰風
留針,你都是留多長時間
中醫的窘境來自西化,改變這一狀況的方法
學中醫要文理通、醫理通、哲理通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