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養護 十五 凍瘡 2

冬季養護 十五 凍瘡 2

GIF/1K

耳凍瘡的主要原因是耳部肌膚對寒冷(氣溫在10℃以下)的異常反應,還與肢端血液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等因素有關。

耳朵的血液供應比其他部位少,除耳垂有脂肪組織可保溫外,其餘部分只有較薄皮膚包著軟骨,裡面的血管很細微,保溫能力較差,因而很容易凍傷。 耳凍瘡的複發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凍瘡,年年都複發」。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耳部保暖。

每到冬天,有些女性就特別怕冷,醫學上稱為「冷感症」。

一是由於女子經期、孕期和產褥期或患有貧血、胃腸症及久病體虛等,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抗寒能力差,故在冬季就特別怕冷。

二是婦女如果營養缺乏、低血壓或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環不良,特別是肢體末梢血管血液循環障礙,導致手腳冰冷。為了預防和減輕冷感,應積极參加適宜的體育鍛煉,尤其是從事久坐或久立工作的婦女,應重視工間活動,多做手、腳和腰部的運動。

歷代醫家認為,多吃羊肉、牛肉、狗肉、雞肉、鵪鶉、大蒜、辣椒、生薑、香菜、洋蔥、山藥、桂圓、栗子及杏脯等性屬溫熱的食物,有助於禦寒。

凍瘡是冬季容易發生的一種皮膚損傷。易發生在手指、手背、足跟、腳趾、耳輪、鼻尖、面頰等暴露部位。然而,在同樣低溫條件下,有的人容易生凍瘡,有的人不生凍瘡,這是因為,除了寒冷之外,生凍瘡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生凍瘡與年齡有很大關係。兒童、少年容易發生凍瘡,青壯年次之,老年人不容易發生凍瘡。這是因為兒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後,皮下小血管收縮反應比中年人,特別是比老年人強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兒童少年的皮下血管發生痙攣性收縮,血液瘀滯,局部組織營養不良,容易發生損傷,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對寒冷的刺激則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凍瘡。性別對生凍瘡也有一定影響。青年和壯年婦女比同年齡的男子容易生凍瘡,這是因為婦女對寒冷的適應性差,皮膚對寒冷的抵抗力低。

體質強弱以及血液循環狀況好壞,與發生凍瘡也有密切關係。患心臟疾病、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環機能差的人,局部皮膚對寒冷的適應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經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發生凍。

潮濕是引起凍瘡的另一原因。在潮濕環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顯加重寒冷對他的影響和危害,更容易破壞局部血管的收縮與舒張功能,促使凍瘡形成。所以在潮濕中比在乾燥環境下生活更容易發生凍瘡。

長期站立、缺乏活動、衣服窄小、營養不良以及疲勞過度等,也容易發生凍瘡。了解這些知識,就可以針對不同情況,採取預防凍瘡的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笙香箏引 的精彩文章:

TAG:笙香箏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