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俄:我們地廣人稀,絕不侵佔別人土地!清政府的做法傻傻很天真

沙俄:我們地廣人稀,絕不侵佔別人土地!清政府的做法傻傻很天真

沙俄,一個神奇的國度,他們的統治者有一個通病,總感覺自己的領土面積不夠,然後就想方設法地侵佔別人的領土。

明朝後期,沙俄還是莫斯科平原地區的一個小國,但經過短短100年,沙俄硬是把領土擴大了140倍,成了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國。

到了清朝,終於有所收斂了,因為面積太大,不好指揮,總吃敗仗。

例如1685年,沙俄和康熙皇帝在黑龍江發生的「雅克薩之戰」,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儘管清朝割了大片土地,沙俄一直認為自己是吃虧的,對中國東北也是「念念不忘」。

到了清朝末年,沙俄覺得時機到了。

上次提到「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日本不得不從遼東半島撤軍,也歸還了清國遼東半島。

而在這次事件中,沙俄出的力最大,從感情上來看,似乎和清國又親近了一點。

此時的清國,隨時面臨著被日本欺負的危險,自然需要找一個老大哥,沙俄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朝中大臣所希望的「大腿」。

幾乎同時,劉坤,張之洞,等大臣一併提出「聯俄制日」,原因幾乎都是百年來,兩國交好,經過如今的事件更是親上加親,趁機結交,有利於永保太平。

兩國結盟,事關重大,朝廷考慮再三。

但契機來了,沙俄皇太子尼姑了二世舉行加冠典禮,作為「友邦」,理所應當派人前去祝賀,清政府便派了王之春去參加。

沙俄不樂意了,說王之春級別太低。清政府又派李鴻章,李鴻章不樂意了,回復「我不去」。理由有三條:

我李鴻章74歲了,莫斯科幾萬里路,說不定半路就沒命了。

大清國中,能擔此小事者不在少數。

事關國家形象,我李鴻章年老體衰,丟天朝的面子。

可是除了李鴻章,光緒實在找不到更合適的了,硬要他去。沒辦法,李鴻章只好打點行裝,準備出發。

李鴻章剛到,尼古拉二世就開始給他洗腦了,說:「我們沙俄地廣人稀,斷不侵佔別人尺寸土地,如今兩國結好……」

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李鴻章也是聽得如痴如醉,就跟到了親家一樣。

說著說著,就到重點了:「清國有事,以便幫助,我們沙俄決定出錢修鐵路,不僅對你們有利,將來營業盈虧,都給你們二十五萬,五十年或八十年後就交還你們……」

此時的清國上下,自身難保,又聽到尼古拉二世提供的這麼「棒」的條件,決定同意了,沙俄也就立即動工,不敢有半點耽擱。

沙俄想修的這條鐵路,自然是對自己有好處,一來省去了大量不必要的路程,二來自然是染指我國東北地區。

而這條從西伯利亞延伸到大清國東北地區的鐵路,就是中國近代史上引發一連串災難性連鎖反應的「中東鐵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鳴論事 的精彩文章:

當三國在YouTube上熱映,燃爆了整個歐美地區,矛頭甚至指向權游
怕丈母娘看不起自己娶不來媳婦?學學黃金榮怎麼做!只需一步成功拿下所有女人

TAG:小鳴論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