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密近海格鬥之王-瀕海戰鬥艦

解密近海格鬥之王-瀕海戰鬥艦

這一期主題是號稱「近海格鬥之王」的頻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誕生之初是美國海軍專有艦種,又叫近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里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艦艇計劃一部分,是冷戰後美國海軍軍事思維轉變及艦艇設計研製轉型的一種具體體現。英語:Littoral Combat Ship,縮寫:LCS。

LCS-2「獨立」號瀕海戰鬥艦,獨特三體船結構

瀕海戰鬥艦基於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境,主要對手的正規海空軍力都不強,難以在海上直接威脅美國作戰艦隊;主要的任務是由海向陸地投送武器與兵力,因此瀕海戰鬥艦主要著眼於在敵國沿岸水域的各種低強度作戰需求,包括對付敵方沿岸比較可能出現的威脅(例如在近距離與敵方水面船艇交戰、淺水海域反潛作戰、清除敵國在沿海布設的水雷等)。

基於上述設計思想,瀕海戰鬥艦與佩里級等傳統護航艦艇相比較,其打擊火力減弱不少,使用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性的艦體構型,以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以便能在充滿變數與威脅的敵國近海執行任務並確保生存。說白了,就是通過戰爭的效費比分析,對付類似當初的伊朗、鑫等國家,殺雞無需宰牛刀。驅逐艦和護衛艦都是身價十億級美金以上的級別,而瀕海戰鬥艦採用模塊化設計,只有三億美金以內。只相當於宙斯盾驅逐艦的1/4,甚至不比兩架F-35戰機貴。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需要調整不同的模塊,當然比建造專用艦艇的效益高很多。前後一比較,精於算計的美海軍自然傾向於後者。

1991年前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海軍的作戰環境、作戰對象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變,美國海軍逐漸認識到:"今天的戰場在瀕海,在五大洲陸海交界的地方"。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海軍便開始不斷地調整軍事戰略,先後提出了"由海向陸"、"前沿存在"等戰略思想。2002年,美國海軍又提出了"海上打擊、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概念,標誌著"近海戰略"正式替代了"遠洋戰略"。

龐大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為適應軍事戰略的這一重要轉變,美國海軍將在2035年前進一步縮減大型戰艦的規模,其中航母的數量將由目前的12艘減至10或11艘,攻擊型核潛艇的數量將由58艘減至40或43艘(海狼級3艘,弗吉尼亞級37或40艘),而將艦艇發展的重點轉向以LCS為代表的小型戰艦。美國海軍此次"瘦身"計劃凸顯了美國海軍作戰理念由冷戰時期的"遠洋"向反恐時期的"近海"的重大轉變。

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的作戰區域便已主要集中在近海,面臨的威脅也大都來自近海。在最近30年中,美國海軍艦船在戰鬥中共損壞了5艘,全部都發生在近海水域。其中3艘被水雷損壞,1艘被反艦導彈擊中,還有1艘被自殺性小艇炸彈炸壞。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派往海灣地區的艦隊55%都停泊在瀕海區域,80%~90%的後續部隊也都來自海上。以上事實表明,在未來作戰中,美軍在瀕海區域有安全介入的強烈需求。

美國軍艦科爾號在葉門遭受炸彈襲擊

鑒於此,美國海軍認為,雖然其現有的艦艇具備了在瀕海區域對抗反介入威脅的能力,但若以放棄其主要戰鬥使命為代價,這樣做將得不償失。而且,美國海軍也沒有足夠的多任務艦艇去控制需要控制的所有瀕海區域或戰場空間。未來,LCS的服役將彌合航母和潛艇的"短處",既能保障美國海軍在瀕海區域的安全介入,也能夠保證其它作戰艦艇從事其主要的作戰使命,從而確保美國海軍將主要戰鬥力量用於執行"對陸突擊"這一中心任務。

2001年美國海軍描述 LCS 的概念是「建立一個小型、快速、可操作、相對便宜的 DD(X) 家族成員。」它易於根據不同的作戰角色而重新配置,包括反潛、反水雷、反水面艦艇、情報、監控和偵察,國土防禦、海上攔截、特種作戰、後勤保障。得益於它的模組化設計,LCS 能替代更慢、更特製的艦艇如掃雷艇和攻擊艇。根據美國海軍提出的設計要求,LCS將主要用於全球沿海水域作戰,是一種快速、機動、吃水淺的水面艦艇,具有高度的自動化設計,艦員編製將控制在100人以內。該艦的艦體將採用模塊化結構,並選用先進的艦體材料和動力裝置,使航速達到至少40節 以上。

美國海軍的LCS在設計上很大程度參考了挪威、瑞典和英國已建成的三種不同類型的LCS。它們是:挪威海軍的260噸"盾牌星座" 級氣墊雙體導彈快速巡邏艇、瑞典海軍的600噸"維斯比"級傳統型輕護衛艦和英國海軍的800噸"海神"號三體型試驗船。這三型艦艇分別採用了三種截然不同、頗具代表性的船體結構,而且具有全隱形、高航速、適航性極強、自動化程度高等共同特點,因而成為了美國發展LCS的最佳參照原型。

挪威:「盾牌星座」級氣墊巡邏艇

"維斯比"級傳統型輕護衛艦

「海神"號三體型試驗船

研究了"海神"號三體結構船體線型,美國與英國達成協議,在"海神"號海試期間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合作。2002~2003年,美國海軍還租用挪威的"盾牌星座"級導彈快速巡邏艇進行了13個月之久的一系列測試,包括參加對抗演練等,以研究分析其設計技術概念。當然,與挪威、瑞典"近海防禦"的作戰思想不同,美國海軍要求LCS必須具備橫跨大洋的遠距離能力,因而其排水量也要更大一些,至少應在800~3000噸左右。同時,美國發展LCS的目的不僅是要像英國一樣具有遠洋型近海作戰能力,還要求其成為美國軍事力量網路化和全球化作戰――即網狀戰鬥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美國海軍的LCS起點更高,要求更高,性能也將更全面。

最初美國海軍首次提出LCS的構想,當時打算將其定位為500~600噸的小型巡邏艦,不過500至600噸的艦體規模根本不可能有像樣的搭載能力、適航性與持續作業能力,無法滿足美國海軍對LCS的眾多需求 ;加上美軍又開始希望LCS具備快速運輸一定兵員與車輛的能力,所以LCS的噸位遂逐漸放大。因此,前來競標的設計大多超過2000噸,而達到輕型護衛艦的等級,造價則介於1.5至2.2億美元之間。參與競標的六組團隊包括洛克西德·馬丁、通用動力、雷松、諾斯羅普·格魯曼、德事隆集團等。

洛克西德·馬丁競標方案是名為海刃(Sea Blade)的設計案,採用一種被稱為「先進半滑航船體」的非傳統單船體設計;通用動力旗下巴斯鋼鐵競標方案是三體穿浪設計大甲板高速艦型,稱之為通用動力多用途艦艇;雷松集團則以挪威盾牌級導彈艇為基礎加以放大修改的水面效應船設計;諾格集團以維斯比級巡邏艦為基礎放大修改的複合材料船體高度隱身化艦型設計;德事隆提出的設計案則為為混合雙船體氣墊船。

海刀鋒號試驗艦

通用巴斯三體設計

雷鬆氣墊船體設計方案

2003年7月17日,美國海軍宣布洛馬海刃、通用以及雷松等三組團隊通過初選,與之簽署價值1億美元初步設計合約。美國海軍打算選擇一到兩家廠商;不過信心滿滿的通用表示希望美國海軍只選擇一家廠商,讓贏者全拿,比較節省成本。諾格集團雖然落敗,不過還是與雷松的LCS團隊建立合作關係。競標結果在2004年5月底揭曉,通用與洛馬兩團隊同時獲選,顯然美國海軍面對這兩組最被看好、各有所長的設計很難完全割捨任何一方,所以先由雙方各自建造原型艦進行測試,根據結果再選擇其一 。

美國海軍最初預計採購55至60艘LCS,以及90至110套各型任務模塊,使艦隊總數維持在375艘。美國海軍在2004年5月27日與洛馬 、通用簽下總值至少九億五千萬美元的發展合約,各自設計建造兩艘Flight 0規格的LCS;在當時合約中,洛馬海刃的單價約4650萬美元,通用GDMMC三體設計則為7870萬美元,於2005年完成設計。

中標的兩種船體方案,獨立級顏值明顯更高

瀕海戰鬥艦分為兩種構型,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集團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和通用動力集團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兩種構型各有所長。

作為瀕海區域(靠近海岸)作戰的相對小型水面船隻,LCS比海軍的導彈驅逐艦更小,與國際上所指的護衛艦相仿。然而,LCS還具有小型攻擊運輸艦的能力,具有一個可操作兩架SH-60海鷹直升機的飛行甲板和機庫,還有從船尾回收和釋放小艇的能力,以及足夠大的貨運量來運輸一隻小型攻擊部隊、裝甲車、和碼頭接駁器。LCS的標準武裝是一門Mk 110 快炮,並可依照不同任務套件選用非線視界發射系統或 輕型魚雷及其他武裝。它還能搭載無人空中、水面和水下載具。LCS強調速度、可根據戰鬥任務類型靈活調整的模組空間和較淺的吃水。這樣的瀕海戰鬥艦不僅僅具備遠洋航行能力,吃水淺、隱身且高速,具備多任務執行能力。還可以低強度作戰時,像警察一樣,在別國近海區域游弋,保障本國利益。中等強度作戰時,為航母戰鬥群提供偵查、滲透、掃雷、開闢航道等。

LCS海上掠影

LCS架構分為兩種單元:核心系統為基本單元,包括艦體載台、動力與航行操作系統以及其他必備的基礎系統等。任務套件能根據不同任務需要組裝、搭配不同的武器模塊系統並實現「即插即用」。目前LCS規划了三種任務套件,包括水雷作戰,反潛,及水面作戰。

軟體系統要求LCS可在衝突地區的瀕海環境作戰一段時間,能與美國海軍艦隊、美國海岸警衛隊或盟邦艦隊協同作業,此外也可以獨力作戰。LCS的架構分為兩大類:「海上骨架」(LCS Sea Frame)或稱「核心系統」(core systems)是所有LCS的最基本共通單元,不因任務而有不同,包括艦體載台、動力與航行操作系統以及其他必備的基礎系統等;而「任務模塊」(Mission payload package)則是LCS用以執行任務的裝備,是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裝備模塊,根據不同的用途而規划出幾種不同的任務模塊。

為了達到「即插即用」,LCS的戰鬥系統使用開放式架構,具備任務模塊計算環境以及任務模塊應用軟體來與各種不同 任務模塊連接。為了便於快速換裝,LCS的任務模塊次系統都安裝在符合標準貨櫃尺寸的容器內,安裝固定後只需聯上電源以及與艦上作戰系統的數據扁平電纜,就能運作。一個基本的「海上骨架」結合特定任務所需的 任務模塊後,便形成一個完整的LCS單元;若要更換任務,LCS只需換裝對應的任務模塊,而「即插即用」的特性使LCS能 直接在第一線軍港基地里迅速換裝任務模塊而不需回到場站設施進行。硬體系統上,LCS任務模塊中也包含廣泛的無人化載具,包括垂直起降的無人飛行載具、無人水面載具、半潛式無人載具、水下無人載具等。LCS的核心系統包括有限度情報/監視/偵測系統、指管通情系統、水面目標偵測/識別/追蹤系統、導航系統、自衛裝備、水雷迴避系統、魚雷偵測與迴避系統、警告性射擊武器以及相關的核心人員等等 ;任務模塊則包括外部模塊、各種有人/無人載具、施放式感測裝備、水雷對抗裝備以及相關的任務人員等等,能在一天之內於第一線完成更換。

LCS系統模塊構成

美國海軍對LCS性能數據的要求包括:滿載吃水不得超過3.10m,在三級海況時具有50節的極速,以極速航行時需有1500海里的續航力,以20節巡航速度前進時則需有4300海里的續航力。

LCS的任務籌載模塊達210噸,其中130噸為任務裝備,80噸則為任務模塊中的空中/水中載具所需的油料 。艦上核心人員與任務的住艙模塊不超過八人一間,起居空間優於上一代美國水面船艦,每個住艙模塊都有衛浴設備。依靠艦上搭載的物資,LCS能連續在海上操作21天。由於可能在全球不同的角落遂行作戰,LCS也必須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與溫度。

LCS"七視圖」

核心功能的模塊有反潛作戰模塊、水面作戰模塊、水雷作戰模塊等。

反潛作戰模塊用於反潛作戰,包括一架配備吊放聲吶、聲吶浮標和魚雷的MH-60R型反潛直升機,此外,艦上亦配備3架MQ-8B。艦載裝備則包括一套輕量化主動式寬頻變深聲納(LBVDS)、一具AN/SQR-20多功能拖曳陣列聲納(MFTA),其中LBVDS與MFTA能夠成一套完整的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系統。

水面作戰模塊主要為對付近海或沿岸水面艦艇特別是高速密集小艇。其配置包括一架安裝有光電/紅外感測器和地獄火反戰車導彈、機槍、火箭的MH-60R直升機。艦上搭載的無人飛機MQ-8B和無人水面航行器也將配備光電/紅外感測器和武器。至於LCS船艦本身搭載的武裝,包括兩套擁有穩定基座的MK-44 30mm遙控機炮模組、三組非視線火力投射系統(Non-Line-of-Sight Launch System,NLOS-LS)的15聯裝發射器(共45枚),以及2組非致命武器套件,用來對付迫近的敵方高速快艇。

水雷作戰模塊執行反水雷作戰,包括一架配備一系列水雷偵測、反制載具的MH-60S武士鷹多用途直升機,3架垂直起降無人載具MQ-9A。此外,艦上亦配備無人水面航行器(USV)、WLD-1遙控獵雷系統(RMS)、戰場預置獨立水下載具(BPAUV)和REMUS無人水下航行器(UUV)。

瀕海戰鬥艦細節

美國海軍發展「瀕海戰鬥艦」全面實現網狀戰鬥力量分布共同作戰方式構想。

兩種瀕海戰鬥艦都設計的足夠大(約3000噸)以適應藍水行動,但同樣具有吃水淺(小於14英尺)的優點,能夠在淺水安全行動。 艦艇吃水淺(相比目前的水面艦艇)使其可以進入水域大約從2000個增加到超過4000個。不僅如此,瀕海戰鬥艦還具有高速能力,超過40節,使他們能夠迅速從一個熱點地區到達另一個。與以往的護衛艦不同,瀕海戰鬥艦是為支援特種作戰部隊(簡稱SOF)作戰而精心設計和精良裝備的。有了這些功能,瀕海戰鬥艦可以隨時攻擊超出目標網路或基地的探測範圍外的岸上目標或海上航行的艦艇,並迅速接近,支持特殊的戰鬥單位部署,包括提供飛行甲板或登艦。其專門設計了可互換的模塊化作戰任務包,可以進行反潛戰、打擊水面艦艇和反水雷戰功能。使瀕海戰鬥艦的任務範圍達到了護衛艦的規模。

2005年5月9日,首艘瀕海戰鬥艦將命名為自由號(USS Freedom,LCS-1)。她的龍骨於2005年6月2日,在威斯康辛州馬林內特,馬林內特海事造船廠被放置。LCS-1於2006年9月23日在馬林內特海事造船廠舉行下水典禮。2006年年1月19日,首艘通用動力的三體船設計以及第二艘瀕海戰鬥艦,LCS-2獨立號的龍骨,在阿拉巴馬州美國Austral船廠被放置。LCS-2於2008年4月30日下水。計劃建造12艘(每級各六艘)。目前已經下水10艘。

「加布里埃爾·吉福茲」號,該艦是奧斯塔美國船廠最新建造的五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蒙哥馬利號」,也為獨立級

正在經過船閘的「小石城」號瀕海戰鬥艦,是自由級第四艘,也是最新的一艘。2017年12月16日服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芬內坎尼公司聯合製造。

誕生不過十來年,因為其存在一些列的短板,抑制了其後續的發展部署的進度。

多功能導致「無功能」

這種號稱近海「格鬥之王」的戰艦,主要進行跨海近岸作戰,為航母編隊充當急先鋒,奪取近海控制權。排水量控制在3000噸以內的瀕海戰鬥艦,成為美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瀕海戰鬥艦的艦體結構採用可組合的系統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可以根據任務的變化換裝不同的模塊。艦體主要由核心系統和任務包兩部分組成。這種結構方式可保證瀕海戰鬥艦具備水面艦艇的基本防禦能力和執行某一種重要任務的能力。按照原始設想,瀕海戰鬥艦將用於代替艦隊的護衛艦、掃雷艦和巡邏艇。但新的評估結論是:該艦性能不及現有的護衛艦、掃雷艦,而作為巡邏艇又太大了,無法達到它將要代替的艦艇原有的作戰性能。

模塊化任務包轉換太慢

按照原始設想,瀕海戰鬥艦能夠快速轉換模塊化任務包,更換和調試應該在96小時內。但美國海軍戰備評估報告指出,目前實際時間是兩周以上。在高烈度、快節奏的現代海戰條件下,這是不可接受的。比如在單次部署的過程中就能夠很容易地從掃雷艦轉換成反潛艦,但是研究發現,目前這項轉換無法在幾天內完成,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由於要求多功能化,使得該艦大部分空間都被各種機械化設備佔據,想作為一種力量投送手段就顯得非常困難。因為這時候要載特種兵進去,沒有足夠的艙位;而如果作為掃雷艦用,探雷設備、專用設備等也會佔據很大的空間,也就不可能安裝太多的防空導彈、對岸導彈或反艦導彈。多功能看起來很誘人,實際上這些功能在一個小艦艇上互相衝突,很難融合。評估認為,瀕海戰鬥艦難以完成海軍《21世紀制海權合作戰略》中所提出的大部分艦隊任務,即前沿存在、爭奪制海權和力量投送;而只能完成一些人道主義援助和搶險救災任務。

無法防禦反艦巡航導彈

瀕海戰鬥艦還有一個致命缺陷,即無法有效防禦敵方的反艦巡航導彈,而這種武器是幾乎所有潛在敵軍的小型快速攻擊艦都能夠攜帶的。實際上,防禦反艦巡航導彈對於任何艦艇來說都是個難題。在和瀕海戰鬥艦噸位近似的美軍艦艇上,一般配備區域防空彈、近程防空彈和近程攔截武器,來組成三層火力防護網,並且安裝電子戰設備。通過軟、硬殺傷兩種手段來抵禦反艦巡航導彈的攻擊。

但是在瀕海戰鬥艦這樣容積有限的艦艇上,要把這些防禦性的裝備都放進去,進攻性裝備就無處容身了。所以,其防禦裝備很可能被簡化。在電子對抗方面,比如對自導頭進行干擾的這些設備,近程的轉膛炮等都可能會被省略,或者是有近程導彈,沒有區域防空彈。如此一來,對反艦導彈的攔截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不配備遠程防空導彈之類的武器,其戰場安全全靠美軍奪取戰區控制權來保障。恰恰現在的中國近海是美國最沒有把握「奪取控制權」的地方:數百架先進戰鬥機、完整的海岸預警體系和大量的反艦導彈,加上反航母彈道導彈和先進的海軍艦艇,即使全副武裝的航母戰鬥群也難以在他們全部運轉時靠近中國近海,更不用說火力單薄的瀕海戰鬥艦了。

腐蝕又是瀕海戰鬥艦遇到的大難題。「自由」號號稱使用了先進的主動防腐蝕系統,但試航中大量的部件出現了腐蝕,許多地方甚至有大塊油漆徹底剝落,暴露出深紅色的防鏽漆底色。許多沒有計劃噴漆的管線也出現了滲漏。這些滲漏又惡化了艦上壓縮機的工作情況,導致壓縮機長期超負荷運行。還有由於使用了遠超出一般艦艇的大功率動力設備,瀕海戰鬥艦的油耗較大而航程較短;自動化設備大大減少了人員配置,卻使得艦艇在故障時無法保持戰鬥力(瀕海戰鬥艦的50人可能損管是恐怕連10個人都湊不齊)。

大片油漆剝落

美國海軍在試航中對瀕海戰鬥艦的評估稱,該艦性能不及現有的護衛艦和掃雷艦,而作為巡邏艦又太大了。

從2001項目啟動以來,美國海軍近海戰鬥艦(LCS)被視為替代護衛艦、掃雷艦和巡邏艦的下一代艦艇。但這種艦船在戰鬥序列的地位也有爭議。

開創性的特徵把以往的護衛艦與瀕海戰鬥艦區分開了。LCS採用開放式架構(簡稱OA)。在典型的40年艦艇使用壽命中,大約有很多代的電子技術進步將適用於某些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簡稱C4I系統)、作戰系統,以及若干船體,機械,和電氣的設備方面的改進(實際可能更多,因為需要燃油效率和商業技術的迅速進步)。開放的架構有利於升級艦艇的能力,可以利用一般的商業現貨計算機硬體和開放系統軟體,從而更迅速和更經濟地更新作戰系統。OA可以保證在戰鬥力升級時,無需重建整個系統。這也意味著該系統可以從更廣泛的供應商那裡接受升級服務,從而增加競爭力和降低成本。這個程序被稱為「聲學快速COTS插入」,或簡稱ARCI,詳細一點說,就是一個以確保船體的使用壽命達到前,艦載電子設備不會過時的程序。

海軍的瀕海戰鬥艦計劃規定,艦艇必須符合OA系統,這將確保該艦艇可以很容易地和很經濟地升級,以保證在其整個很長的服役期內保持相關性能。OA系統的靈活,使得區別於以往的護衛艦。

還有,這種艦船被誤解的原因之一在於其非常規的設計。LCS具備聯合高速船(JHSV)、移動登陸平台(MLP)及浮動前進基地(AFSB)等新型艦船的特徵。

美海軍2015年把LCS的正式編號改為FF。將其歸類到護衛艦。在美國海軍的艦艇命名體系中,首字母一般是體現艦艇作用類別的關鍵。以「L」開頭的艦船一般是用於運輸海軍陸戰隊員及裝備的兩棲艦船。LCS是海軍作戰艦艇,而非用於兩棲運輸的艦艇。 將近海戰鬥艦命名為護衛艦使得這種艦船正式回歸水面作戰序列,也是合適貼切的,而且,美國國防部已經要求,改進版的LCS應該要「更像護衛艦」。

來自海軍方面的消息稱,原本只計劃將改進版LCS命名為護衛艦,但LCS在建造過程中就有一些改動,因此官方決定將所有LCS命名為護衛艦。目前這些艦船的舷號還沒有完全確定,如果其歸入護衛艦序列,下一個可用的舷號為FF 1099。 美國海軍最後一批導彈護衛艦(FFG)於2015年9月退役,其後續舷號應該為FFG 62。但和「奧利弗·佩里」級護衛艦不同,LCS並未攜帶「標準」系列導彈等區域防空導彈,因此被能稱之為「導彈護衛艦」,所以瀕海戰鬥艦似乎不適合用FFG來命名。

2017年11月26日《防務新聞》26日稱放棄「瀕海戰鬥艦(LCS)」設計之後,美國海軍將提出下一代多用途護衛艦的設想,要求發展一款兼具防空、反艦和反潛作戰能力的輕型艦艇。新一代護衛艦設計全面吸取了LCS高航速、弱火力、低防禦的教訓,要求艦體更大、裝備更精良、航速更緩。列剋星敦研究所防務研究員洛倫·湯普森評價稱,「海軍已經明確,新軍艦的航速遠沒有火力重要」。所以恐怕瀕海戰鬥艦(LCS)在美海軍系列中只有十二艘的容量了。

瀕海戰鬥艦服役以來,沙烏地阿拉伯及以色列對LCS都保持高度興趣。中國台灣海軍也對LCS展開評估,用以取代老化的諾克斯級巡防艦。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去年開始與美國政府接觸,商議共同開發的可能,且美國政府已基本同意。

美海軍於2016年在新加坡部署了4艘瀕海戰鬥艦。據悉,這4艘戰艦將不固定艦隻,而是以輪換方式部署新加坡,每艘艦艇的核心團隊將包含40名隊員。這些瀕海戰鬥艦不會以新加坡為基地,也不會在新加坡設立母港。部署期間,艦艇全員吃住在艦上,並只在區域內進行訪問交流。新艦艇的一系列作戰能力提高了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的執行能力。 這一調度也意味著這種排水量3188噸,鋁船殼,三體船設計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型號首次部署到該地區。

為了增強反艦能力在LCS前甲板安裝的魚叉,但是本身魚叉發射對LCS的船體都有威脅,哪怕只是四聯裝

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科羅納多」號(LCS 4)首次部署到亞太地區,2016年10月16日抵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科羅納多」號是第一艘具備超視距反艦能力的LCS平台,它裝備了四聯裝魚叉導彈發射器和波音公司RGM-84D 魚叉Block 1C型反艦導彈,這使這艘船能在120海里距離上與水面目標交戰。「科羅納多」號上的導彈系統的安裝和首次發射是在當年6月19日進行的環太平洋演習的實彈射擊階段。科羅納多」號還裝備了BAE公司的57毫米MK110主炮和雷神公司的11聯裝海拉姆導彈防禦系統。該船現在配備的是LCS水面作戰任務包(SUW),包括兩艘11米長的RHIB快速突擊艇,兩部30毫米MK46 Mod2型艦炮系統以及一支19人的水面作戰分隊。

2017年2月,在阿布扎比防務展上,中國參展商展出了包括三體船型在內的多種護衛艦設計。《防務新聞》報道,展出的中國海軍三體護衛艦與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穿浪三體船型頗為相似。該艦的船體和上層建築採用了減少雷達特徵的設計。

阿布扎比防務展上的三體艦模型可以看到艦尾的噴水推進系統

在場的中國船舶貿易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型艦排水量約為2450噸,全長142米,寬32.6米。動力系統為柴油機驅動的全電推進系統,噴水推進。巡航速度25節,續航30天。最大速度在30-35節之間。武備為1門76艦炮,艦炮後3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艦體中部8枚反艦導彈,雙直升機機庫,730近防炮。與「獨立級」的區別是並無獨立級複雜的任務模塊。從外形上看,中船的外貿三體護衛艦確實與「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有類似之處,但是原本預定裝備「獨立級」的網火導彈的取消,「獨立級」的火力大大弱於同級噸位的護衛艦。原本作為瀕海戰鬥艦承擔巡邏臨檢等任務綽綽有餘。但願這一款產品在國際上成為爆款。

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和轉發,以示鼓勵!謝謝支持!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堂 的精彩文章:

TAG:軍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