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松:中華精神到底是什麼?

如松:中華精神到底是什麼?

《道德經》地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為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治理人事侍奉上天,莫過於精神。精神,來自於長期塑造;塑造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積「德」,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攻克,此後,就無法估量它的力量;具備了這種力量,就可以治理國家與社會。有了治理國家之道,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所謂國運長久,就是根深祗固,這是長久之道。

這裡說的是精神與國運長久之間的關係,精神是內在的,國運長久是外在的。

今天,日本和中國有深刻的矛盾,它們認為自己繼承了宋朝的文明,傳承了中華文化與中華精神的精髓。中國與南北韓也有很多矛盾,日本佔領之前的「朝鮮」,自從乾隆編篡《四庫全書》之後,也認為自己才繼承了中華的正統。當然中國也認為自己才是中華精神與文化的繼承者。可我們卻知道,從清朝之後,這塊大陸無論從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發展等方面都不斷落後於西方,這種造成不斷落後的文化與精神內涵,顯然是不會導致競相繼承的。大家爭相繼承的到底是什麼?

由此也可以說,現在我們體悟的所謂「中華傳統文化」,與明朝以前、宋朝以前的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不同的,中華文化的精髓絕不是之乎者也、君臣父子之類的等級概念。那種文化可以引領自己的國家走在世界的前列,創造讓世界矚目的文明,只有這樣的文化,才會讓各國爭相作為傳承人。

天朝上國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個辭彙,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中華精神和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麼樣的!

天朝上國實際是兩個含義:

第一種是臣下對朝廷的稱呼,比如:《後漢紀·桓帝紀下》:「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權傾天下。」在這裡,天朝顯然指的是朝廷。

第二種始自漢唐,因為國力強大,很多周邊國家自願成為漢唐的附屬國,也就是附屬、藩屬國體系。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自願」兩個字,即便周邊國家再小、國力再弱,如果使用的是強迫、征服的手段讓其聽命於大國,也不是真正的藩屬國,而更類似於殖民體系。

典型的記載來自於《資治通鑒》:貞觀四年,四夷君長詣闕請上為天可汗,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這段話的意識是說,周邊國家的君長,趕到(唐朝)朝廷(也就是長安)的皇宮,請求唐太宗為天可汗。唐太宗說:「我是大唐的皇帝,還要管你們的事嗎?」群臣和和四夷君長一起高呼萬歲,意思是說,你就一起管起來吧。此後,太宗下旨給西北各國的君長,都用天可汗這個稱呼。

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到,周邊國家是一種自願臣服的態度,自願做藩屬國,尊唐朝為中心(天朝上國)。

明朝還有更明顯的例子。1392年,李成桂推翻了高麗王朝,自立為王。但新朝代總要有個稱呼吧,本來這是李成桂自己的事,他愛用什麼國號就用什麼國號。但是,李成桂卻千里遣使進入明朝國都,請明太祖朱元璋來裁定國號,朱元璋裁定朝鮮為新國名。確定一國的國號,可以說是王朝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之所以請朱元璋來裁定,那是發自內心的心悅誠服。

到了萬國來朝的時代,周邊國家集體尊大明為天朝上國。這裡的核心都是自願。

這些時期,中華用自己先進的文明水平、博大的胸懷贏得了周邊國家的尊重,它們心悅誠服地自願作為藩屬國,尊中華為天朝上國。可是,到了清朝,慈禧太后和大臣們卻自認為是「天朝上國」,被史學家不斷調侃。比如清朝陳康琪著《郎潛紀聞》中說到:「蕞爾島夷,知天朝有人,或不至驕橫如此。」本來別人已經不尿你,卻依舊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別人全是蠻夷,真是搞錯了碼頭。

反應中華精神與文化精髓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在以前講過兩個例子,一個是齊太史的故事,齊國大臣崔杼弒君齊莊公,齊太史秉筆直書「崔杼弒其君。」被崔杼所殺,太史的二弟三弟依舊據實直書,亦被殺,四弟來到,面對三位兄長的屍體和崔杼的兇殘,說到:「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依舊據實直書,崔杼終於膽怯了。更令人熱血沸騰的是,另一家史官已經在趕來王宮的路上,一旦太史四弟也被殺,他要去據實直書。另一個故事就是燕國勇士田光的故事,田光推薦荊軻刺殺秦王,這本是密謀之事,太子丹囑咐田光萬勿走漏風聲。但田光認為自己如此年紀尚不能讓人信任,因此而自盡。中華有堅定的信仰,願意用生命去捍衛自己的信仰,決不做奴才,也絕不會苟且偷生,而是一個個鐵血男兒。

唐朝是恢宏大氣的時代,華人在海外被稱為唐人,唐人街也來源於此。當時,不僅傳統的道教、佛家取得大發展,伊斯蘭教、景教、襖教都可以在大唐開宗立派,自由發展;百花齊放的文化沃土,孕育出李白、白居易、杜甫、王維等恢宏大氣、憂國憂民的詩人。宗教、文化的包容就可以綻放出各種思想的火花,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唐太宗虛懷納諫,將這些思想的火花納入到推動中華社會進步的歷史大潮中。

中華民族對信仰的堅守、對文化的包容,在宋明兩代結出了累累碩果,文明水平、經濟水平、科技發展水平站在世界的巔峰。到了明朝萬曆時代,在世界上率先開啟了民族資本主義的時代,工商業崛起,文化繁榮。這些時期中華的很多臣民,可以冒著丟官喪命的危險,也要糾正皇權的錯誤,這是信仰和精神的內涵,它們以維護社會的正義和民族的發展為己任。

中華不是沒遭遇過挫折,劉邦至文帝的時代,匈奴不斷入侵,佔據優勢。漢王朝對外委曲求全不假,但絕不是低頭做奴才,而是勤修內政,恢復戰爭的創傷,最終奠定文景之治的盛世,到了武帝時期,國力鼎盛的漢朝,最終讓匈奴臣服,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中華精神。

對信仰的堅守、博大的胸懷、自強不息的精神、謙遜地對待每個民族和每一個人(即便它們自稱為蠻夷),才是傳統中華精神的精髓。

每當想到中華傳統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熱淚盈眶,對比一下那些要麼唯唯諾諾要麼驕狂不已的奴才精神,慚愧去吧!

這才是老子嘴下中華之精神!誰能重拾古老中華的精神與文化,誰就能重返世界的巔峰!所以,大家都要爭搶,做為中華的繼承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松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如松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