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揭開戰國秦長城遺址神秘面紗
公元前270年,秦滅義渠戎國,置北地郡,並沿隴西(秦時靜寧先後屬隴西郡、北地郡)、北地、上郡等西北邊塞修築長城以御胡人。《續資治通鑒》卷第137頁載:「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宋將葛懷敏與趙元昊戰於定川堡,懷敏驟馬東南馳行二里許長城壕」,定川堡位於固原西北,有長城,即現在的靜寧以北和西吉縣將台一線。《靜寧州志·文藝》記載:「靜寧東接六盤,西通金城,北近長城」之說。《隆德縣誌·輿地》有「秦滅義渠,築長城以御,此地西北六十里有長城遺址」,即靜寧秦長城相接的西吉縣將台一段長城。朱耀廷等主編的《古代長城》一書也寫道:「戰國秦長城穿過定西、靜寧之間的華家嶺地區而進入寧夏南境,跨過葫蘆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時任靜寧縣博物館館長楊鐸弼就徒步考察過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及走向,初步確定為這段長城經田堡、四河、紅寺、高界、原安進入寧夏西吉縣王民鄉。但是,1984年慶陽師專的彭羲教授帶領他的學生經對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考察,認為戰國秦長城從田堡鄉的蘆灣村東行,過長城梁後,走甘溝川南岸台地,經祁川鄉的王家堡子,入城川鄉的鮑家咀頭,過葫蘆河又沿葫蘆河東岸北上,經村子河、陳家河、張家崖入八里鎮的北峽口、閆廟進入寧夏西吉縣境。由於這個結論與楊鐸弼的考察結果有很大的分歧,甚至影響了後來三十年幾支考察隊的考察,使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到底位置在哪裡,沒能形成具有說服力的定論。為此,靜寧縣博物館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和文物愛好者10人對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及走向重新進行了考察,經過4年多時間的努力,終於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最近,記者對參與考察的相關人士進行了採訪。
當地老百姓經常發現的一條蜿蜒「黑線」就是長城遺址
靜寧縣文廣局退休幹部王健是文物愛好者,1985年他就考察過紅軍長征經過靜寧的路線。他對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也非常關注,當了解到1984年慶陽師專的彭羲教授帶領他的學生經對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考察的結論與時任靜寧縣博物館館長楊鐸弼考察的結果分歧很大,便打算和當地文物愛好者楊樂亨騎自行車對長城遺址重新考察,恰在這時,新任靜寧縣博物館館長劉桂花給他打來電話,說縣博物館決定考察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邀請他和楊樂亨以志願者的身份一同參與,於是,他就成了這次考察活動的親歷者和嚮導,因為他老家就在長城遺址所處地域——田堡鄉。
「由於楊鐸弼館長和彭羲教授考察長城遺址得出的結論是兩條走向不同的線路,肯定有一條不正確,我突然有一個想法,退休後和楊樂亨也來一次實地考察。」今年62歲的王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談到這次考察活動,王健介紹說,那是2014年9月6日,考察隊由10人組成,有靜寧縣博物館館長劉桂花、甘肅省文物資料信息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靜寧縣文史資料特約研究員王科社(現任省博物局研究部副主任《隴右文博》編輯部主任),原靜寧縣博物館館長、縣文史資料特約研究員楊鐸弼,原靜寧縣文化局黨組書記、靜寧縣文史資料特約研究員高世祥,靜寧籍中國西北民俗學專家、靜寧縣文史資料特約研究員王知三,曾參加過全省長城資源調查工作的梁靜榮、張博和李滿羌三位博物館工作人員,還有他和楊樂亨。他們沿著當年楊鐸弼考察的路線開始重新走訪考察。
考察組一行首先去了靜寧縣四河鎮晨光村的峰咀梁,那裡有一處烽燧,周長約90米,高約10米,烽燧的南側有夯土層,層厚7.5—10公分,其周圍散落著較多的戰國至漢代殘存瓦片及器物殘片,楊鐸弼、王科社等專家認定為戰國秦長城遺址。當地村民賈守宗、李忠義指認了長城「黑線」,說這裡一直到長城梁,每當下雨天,特別是雨後有一條5至6米寬的「黑線」看得很清楚,大約在1986、1987年,這裡平整土地,後來又退耕還林,現在看不到了,但「黑線」上的土很硬挖不下去,種的草或農作物比別處短三分之二。
王健說,「我和楊樂亨當時最不具備長城的相關知識,只是認真地聽著,記錄著,觀察著。」他看到,沿公路向西行約3公里,就是蘆灣的壑峴,地勢平緩,約200米長的地帶散布著大量的戰國秦瓦礫,在公路的通渭一側,也有長約200米的殘牆,已成耕地,在突起的山頂處有一座烽燧,周圍存有戰國晚期背面繩紋、正面麻點紋的板瓦或正面繩紋,背面麻點紋筒瓦等殘存的瓦片。在烽燧的靜寧一側,順山坡往下走,可見東西走向約200米長、1.8米寬的長城牆體,厚6至8厘米,再往下走就是蘆灣的後灣社,有道內低外高的壕溝直達高廟梁,楊鐸弼、王科社認定此處是很大的一處城障,也是通渭進入靜寧地界的第一處城障,並由此確認「黑線」就是長城遺址的走向。
石杵、基槽的發現使長城遺址及其走向更加明晰
甘肅省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隴右文博》編輯部主任王科社是一位專家,靜寧人。
12月23日,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他。他介紹說,戰國秦長城西起臨洮,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入寧夏西吉縣,由於靜寧西北溝壑縱橫,地勢複雜,加之歷代戰亂,文化斷層,近年的平田整地,道路修建,退耕還林等因素,在地表上已很難找到有關長城的各類信息,雖然省內外有多個考察隊對靜寧段戰國秦長城考察過,但因為沒有發現遺址和實物,存在很多分歧和爭議,他們多年進行考察,就是要搞清楚這段秦長城確切的遺址和走向,有很多重要發現。
2014年9月,在靜寧縣四河鎮田堡村考察時,在馬鞍子咀發現有一處殘存的長城牆體,城障遺址總面積為11180平方米。如果加上三面被雨水沖刷的,實際面積更大。據考證,這道模糊的牆體,當地人稱「梁」,是從馬岔下來的,雨後確實有一條「黑線」看起來很清楚,一直通到馬河上了北山。因這裡交通不便等因素,歷次考察人員都未涉足,成為考察「盲點」。所以,此處城障應是一次重大發現,在全省都是少有的。在這一帶,我們還發現一件石器,經我確認,這是建築長城時用過的石杵,便建議劉館長徵集入館,這應該是靜寧長城考察史上最大的一次發現。另外,在田堡村馬河社的立子川,我們在路邊還發現了一處「基槽」,「基槽」東西寬8米,分為三層,層厚20厘米,這和陝西神木縣戰國秦長城基槽完全吻合。這個發現解決了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關於長城走向的分歧問題,它不是順甘溝川南行,而是呈西北走向。
2015年3月30日,考察組在四河鎮竇河村竇家石咀發現了一處漢代烽燧,即夯築的一段長約30米的殘存牆基。在考察過程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板瓦殘片、筒瓦殘片,我們採集到的典型標本,板瓦殘片有兩類,一類是泥條盤筑後泥條抹平的,另一類是泥條盤筑後未抹平的。紋飾有三種,一種是正面有方格、小方格或菱形紋,背面有粗繩紋;另一種是正面有麻點紋,背面有粗繩紋;還有一種正面是粗布紋,背面是粗繩紋或麻點紋。
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在進一步考察中
王科社告訴記者,通過實地考察,可以確定的是,長城遺址的走向與楊鐸弼以前考察得出的結論多一部分吻合,但局部段線不同,同時有新的發現,比如2014年在馬鞍子咀發現一處長城牆體;2017年10月12日,在紅寺鄉考察時,在張家寨子找到了一處長城城障,這裡的田間地埂上散落著很多戰國秦代瓦片。據考證,城障面積大約在2萬平方米左右。而幾處長城城障及周邊殘存瓦片的發現,則徹底否定了彭羲教授及其他考察隊對靜寧段戰國秦長城的考察結論和由此形成的錯誤觀點。
王科社表示,以後他們這支考察隊還要對靜寧段戰國秦長城遺址進行第三期、第四期考察,直至弄清楚它的全部遺址和走向,為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存奠定基礎。
來源:平涼日報/何小龍
編輯:靜寧縣網信辦/楊春榮
TAG:靜寧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