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禮上,新郎為什麼要向新娘射箭,有什麼寓意?
文史
12-27
中國古代,婚禮繁瑣勝於當今,單說結婚之前就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後來古人自己也覺得煩了,明朝之後,各地減少了些步驟,「婚禮各處不同,大約六禮之中,僅存其四:問名、納采、請期、親迎而已,亦有不親迎者。」
婚禮中接親迎新娘也有很多規矩,轎中放火盆、拜禮、撒帳等,其中很有意思的是新娘下轎前,新郎要像坐著新娘的轎子射三箭,之後新娘才可下轎,這有什麼寓意呢?
射藝,屬於君子六藝之一,源自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周禮》中記載,周王官學要求王子們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射與御都是屬於打仗技能,一個成年的古代合格君子,不僅要能文,而且還要會武。在婚禮上演示射藝,以表示新郎的勇武,能夠保護新娘。
其次這三箭還為了驅除接親路上新娘可能沾到的邪氣,用的箭也是去掉了箭簇的,不會傷到人。
有趣的是,末代皇帝溥儀婚禮上臨時取消了射箭。當婉容被接到紫禁城後,溥儀要射三箭,不僅驅邪,對於皇帝來說還有另外一層意義:皇后地位尊崇,但在皇帝面前也是奴才,向她射箭表示她也必須接受懲罰。
起初溥儀很感興趣,接過箭便要射,被姜婉貞擋住了,她想到溥儀高度近視,大婚典禮的場合又不能戴眼鏡,一旦失手傷了皇后就不好辦了。溥儀想了下,才怏怏然把射箭環節取消了。
※為什麼《水滸傳》這個角色,兩個日本女演員也能演成功?
※一代明君被皇后出軌氣死,留下遺詔:讓她自盡給我陪葬
※韓國歷史書中的歷代地圖:國土最多時兩千萬平方公里是這麼被打沒的
TAG:漁樵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