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你總是忙忙碌碌一整天,卻什麼也沒做好

為什麼你總是忙忙碌碌一整天,卻什麼也沒做好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為什麼非要工作8個小時?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我們的工作並沒有那麼多,但卻總是做不完,而且總覺得時間緊迫。最後,一天時間過去,卻發現自己什麼也沒做,可是想想一天又都在忙碌。

事實上,你想想怎麼可能全世界所有人都正好需要8小時來完成工作?

不可能。朝九晚五隻是隨意制定出來的規矩而已。

因為有8小時的時間要填滿,我們才有滿滿8小時的工作。

如果我們有15個小時,我們就會工作15個小時。

如果有一件緊急的事情需要我們2小時後停止手頭工作,而工作又不能拖延,神奇的是,我們往往會在2小時之內完成所有這些工作。

所以,如果按照這個原理,是不是我們每天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把工作完成呢?

答案是:YES.

在《每周工作4小時》一書中,作者有提到一個觀點:大多數事情看上去並沒有多大差別。顯得忙碌只是懶惰的一種形式:懶于思考和未經選擇地去行動。

看上去顯得忙碌,通常和無所事事一樣地低效率,而且更讓人生厭。

做事情有所選擇,少做,才是通往效率的途徑。

集中精力做少數重要的事,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當然,他的一些觀點並不適合所有人,畢竟每個人身處的環境與工作性質不同。

有些小事不可避免,我們也無法直接選擇拒絕。

不過,他提到的一些辦法的確有助於我們提高效率,並且能夠幫助我們理清自己的工作,減少時間的浪費與無用功。

帕金森法則

帕金森法則認為,任務的重要性和複雜度與所分配的完成任務的時間密切相關。

這就是不斷迫近的最終時限的魔力。

如果給你24小時去完成一項任務,時間的壓力促使你集中精力去執行,別無選擇只能做最重要的部分。

同樣的任務,如果給你1周去完成,它就換來了小題大作的6天。

如果給你2個月的時間,但願不要這樣,它就變成了一場精神磨難。

因為精力更高度集中,短時限內做出的最終產品通常不比長時限內做出來的差,甚至質量更高。

因此,當你每天到達辦公室後,不妨先別急忙忙開始工作,花些時間想清楚工作上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並給自己設置一個時限。

因為,如果不弄清楚這些,就莽撞地開始和結束,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會搖身變成重要的事情。

即使你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但如果沒有設定完成任務的時限,那些強加到身上的(或突發的)次要事情就會不斷地出現,不斷佔有你的時間,一天下來你會一事無成。

只有對高負荷工作量的有效限制,才會迎來優異的效率和時間的自由。

要有更多的時間,就要少做一些事情,有兩種辦法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必須同時使用:

1)列一張簡要的"要做事務清單"(to-do list)。

2)列一張"不要做事務清單"(not-to-do list)。

下面是一些幫助我們開始行動的假設情境:

1.如果你有心臟病,每天只能工作2小時,你會做什麼?

2.如果你第二次心臟病發,只能一周工作2小時,你會做什麼?

3.如果有一把槍指著你,要求你停止4/5的耗時工作,你會去掉哪一些工作?

4.我最經常做哪3件事情來填充時間而讓自己挺有成就感?

5. 學會問:"如果這件事是我今天惟一完成的事情,我會對今天滿意嗎?

在沒好好想清楚主次輕重之前,不要坐在辦公室里或者坐在你的電腦前。

否則你的一天就可能在閱讀無聊的電子郵件和腦筋一片混亂中度過。

每天要完成的重要事情永遠不能超過兩件。

永遠不要。

即使所有事情都非常重要,也沒這個必要。

如果陷身於一大堆看上去都很重要的事情裡面--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試著認真地考慮一下每一件事情,然後問自己:"如果這是我今天惟一完成的事情,我會對今天滿意嗎?"

6.在電腦屏幕上做一個Post-it便條或者在Outlook里做個備忘錄,一天至少提醒自己三次:"我是不是在用各種各樣的雜事來避開最重要的事情?"

7.不要同時做幾件事情。

要知道,一邊刷牙一邊打電話一邊回電子郵件,是不可能的。

一邊吃東西一邊上網查資料一邊發短消息,也是不可能的。

8. 在宏觀和微觀層面應用帕金森法則。

在更少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

精簡計劃,縮短時限,這不僅有助於幫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治好你的拖延症。

以上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方法,篇幅很長,方法也有很多,需要花費時間才能實現。

不過,當你真的能做到這些時,一定會收益頗豐。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號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壹號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