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賣了一套房,買了一柄劍

賣了一套房,買了一柄劍

在2017年12月23日的杭州西冷拍賣中,戰國時期青銅錯金銀越王旨殹(不光)劍800萬起拍,最終以910萬元落槌,獲得了世人的矚目。

越王佩劍

遙望當年,吳越之爭,攻殺戰守,兵戈不止,鑄劍業也有長足發展,冶鑄技術遠遠超過中原諸國。湧現出了諸如歐冶子、幹將、莫邪等鑄劍名師,這些名師的一柄寶劍的歸屬,甚至能引起國家之間的戰爭。《越絕書》記載,有人出價「有市之鄉二,駿馬千匹,千戶之都二」購買越王勾踐的純鈞劍,相劍師薛燭還認為開價太低。自國之重器越王勾踐劍出土之後,越王劍就是多年來博物館和文物部門夢寐以求的館藏珍品,越王劍高超的鑄造技術也充分體現了越國古代先進的冶煉技術。

越王不光

此劍的主人為越王不光,也就是越王翳,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始吞吳」的越王勾踐四代孫,戰國時期越國第五代君主。公元前410年至公元前375年,共在位36年。不光在位早期,越國依然稱霸中原,晚年內外局勢惡化。勾踐滅吳後曾把都城從江南遷到琅琊,不光被迫遷都回江南。不光被太子諸咎殺害後,越國衰落,從此一蹶不振,直到公元前306年被楚所滅。之後越國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東越,閩越皆為其後人所建國家。

劍世坎坷

越王不光劍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自不光死後就不知所蹤,相傳為盧芹齋舊藏,出土地點時間不詳。

此劍首次公開出現於世人面前是在1938年日本出版的《塩冶金雄收集品》中第28頁,名為「金銀鑲嵌銘文青銅劍」,注釋為昭和三年(1928年)從上海盧吳古玩公司購入……

第二次現身是在1976年的日本「新田美術館」的開館紀念名品圖錄上。

此次拍賣為此劍第三次獻身,雖然兩本圖冊均為黑白照片,但是銘文清晰可辨,銹跡符合實物,故而鑒定為同一柄越王劍。越王不光劍歷時千年輪迴流落海外最終又出現在杭州,其坎坷身世不禁讓人唏噓,此次拍賣也可稱為國寶還朝、魂歸故里。

因在位時間較長,所以不光留存的越王劍最多,算上此劍,目前發現的越王不光劍有八柄。

1、「越王嗣旨不光劍」,1974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城西門外張家山戰國墓,現藏於荊州博物館。

2、「越王嗣旨不光劍」,出土地點不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3、「越王嗣旨不光劍」,近年新出土,地點不詳,現為台灣高雄民間人士收藏。

以上三把劍,為不光太子時期鑄造,故稱「嗣旨」。

4、「越王不光劍」,出土時間地點不詳,現藏於荊州博物館;銘文「越王越王,不光不光」,劍首環列12字,其中重文6字。

5、「越王不光劍」二柄,其中一柄1979年出土於河南省淮陽縣平糧台戰國墓,銘文錯銀,劍格正、背面各4字,重文2字,文互反,劍首環列12字,重文6字,現藏於淮陽縣文化館;1979年5月,淮陽縣平糧台4號戰國墓又出土一柄,銘文錯銀,劍格正、背面各4字,重文2字,劍首環列9字,現藏於河南省博物館。

6、「越王不光劍」,出土地點不詳,銘文錯銀,劍格正、背面4字,劍首環列12字,下落不明。

越王不光劍見證了越國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點,既有早期越國稱霸天下之雄心壯志,又有晚期越國內外交困的無奈悲哀,是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珍貴文物。

越王不光劍

這柄不光劍全長495毫米,寬50毫米。春秋戰國時期鑄造的青銅劍,因青銅強度不夠,鑄造太長容易折斷。直到戰國末期才由秦國鑄造出1000毫米以上的長劍,此結論已經得到秦始皇陵兵馬俑考古發現證實。

不光劍有銘文30字,分布於劍格和劍首,銘文採用金銀混錯技法飾鳥蟲篆,分別為1、古戉王旨殹;2、戉王旨殹古;3、古自乍用僉;4、自乍用僉古;5、戉王旨殹自乍用僉唯曰。「戉王」就是「越王」。越國國名青銅器銘文一般寫作「戉」。「旨殹」,就是越王不光。其中「旨」是「者旨」兩個字的省略,讀為「諸稽」,是不光的姓氏,「殹」是名字。「自乍」通「自作」,「用僉」通「用劍」,「古」為裝飾用字。全意為「越王旨殹,自作用劍」。之前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的劍身銘文也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越國在國君佩劍的銘文內容上,是有著詳細的制度規定的。

在已知不光劍中,此劍銘文最多,書法最好,工藝精湛,堪稱不光劍之最。其中劍格銘文豎寫橫列,在不光劍尚是首例,填補了越王不光劍過渡到越王丌北劍之間在劍格銘文書寫形式上的空白,歷史價值極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刀雜誌電子版 的精彩文章:

兩位著名戰術刀匠的驚天詭謀
Strider的最終夢魘
極致呆萌——逗比的戰術小折

TAG:名刀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