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破8億的《芳華》,憑什麼成為馮小剛最賣座的電影?
馮小剛導演的年度大戲《芳華》已於12月15日全面上映。《芳華》帶給我們影片色彩、節奏、取景、構圖的思考,它不僅僅是大時代的尾巴的青春期所留下的痕迹,不僅僅是是隔熱層保護下著區別於現實的強烈的濃情,而它所呈現的畫面和色調,都讓人身臨其境。
《芳華》電影一開始,海報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由於一組芭蕾的宣傳照,使得整個舞蹈界都在掰腿!質疑的同時也同時帶來了熱度。
之後,《芳華》延期,歷經坎坷終於盼來了這次的大爆。
票房上取得的成績也是不俗,現在已經穩穩地破了8億大關,而同步出現的票房海報也頗具特色。
3億海報
4億海報
5億海報
6億海報
7億海報
8億海報
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而為了還原那個年代的風格色調,電影的概念設計由UP studio影視概念工作室的概念設計師鄭成龍老師、林禾茂老師參與制作設計。《芳華》從2016年8月開始籌備,為了讓情緒慢慢地融入那個年代,他們找了大量圖片資料與影像資料,還和電影藝術總監石海鷹一起討論,碰撞靈感,從本質上講,他們的工作就是把文字圖像概念化。
關於色調,歷史真實發生的事情必然是,只有真實才有代入感。為了還原當時的年代感,他們盡量以真實參考為主,主觀調整符合整體場景和諧統一。
文工團練功房概念圖繪製當中,在屋頂和「人」字梁的配色和綠牆圍的高度以及標語的色塊形式等都經過多次推敲修改。
在創作中兩位設計師和藝術總監石海鷹也做了很多溝通。石海鷹對概念圖的道具擺放設計要求比較高,儘可能地達到所見如所得,小到女生宿舍的一個花瓶都要嘗試調整很多位置,以及那個時代的布料和道具質感都要接近。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任何一個細節都要考究和嚴謹,去呈現一個讓人感到真實的場景,融進影片當中。
現在的電影,時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個畫面沒有情感,無法得到共鳴,很正常,因為電影本身的畫面其實就是沒有把感情融入進去,雖然是鄭成龍老師是一位概念設計師,但是,在設計畫面的時候我認為那時候的他,內心也應該是一位演員,需要身臨其境地把情感融。
鄭成龍說:根據感受去確定畫面的氛圍、基調——陰天更好,還是陽光明媚,平和安靜還是激烈動蕩。
而《芳華》這部電影最終效果上呈現的,究竟還原了多少設計呢?這隻有我們去電影中尋找答案了。
圖片來源:新聞界面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同樣精彩。
※停車難、抗洪、綠化的城市難題,用一個漂浮的木桶就可以解決
※金箍棒設計、A.O.史密斯、墨爾本視覺設計招人
※這25款產品能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最佳發明,你服氣嗎?(下)
※為什麼這25款產品能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最佳發明?(上)
※炸雞味指甲油、冰淇淋口紅,肯德基跨界玩壞了多少東西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