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切隨緣,躺著就好——談談「喪文化」

一切隨緣,躺著就好——談談「喪文化」

中青記者:丁穎欣、高菲遠、羅佳

責任編輯:黃曉晴、李靈

不知不覺2017年已經步入尾聲了。

眼看著年初立下的flag一個接一個倒了

作為一個佛系青年

這時候你只需要悠悠然吐出一句

一切隨緣,躺著就好

最近「佛系」二字刷爆了朋友圈

但「佛系」的背面其實還是「喪」

01

「我只是一條鹹魚」

「別跟我談初心!我的初心就是想躺著!」

大學宿舍里,幾台電腦鍵盤無間斷地噼噼啪啪敲打著,忽然又都隨著一句沒頭沒腦的發泄戛然而止。隨後,又是一陣無奈的苦笑。剛發表完振聾發聵的「初心論」,「爆肝王」順勢躺在了椅子上,疲憊的雙手交疊在肚子上,頗有「葛大爺」的風範。

「『爆肝王』,你可不能這麼『喪』!」準備考研的小A還在奮筆疾書,只迅速抬頭回了一句話。

「可我明明只是一條鹹魚啊。」「爆肝王」仰面長嘆一聲。論文寫到毫無頭緒,他拿出手機刷起了朋友圈。

「今天面試結果怎麼樣?」小A瞥見旁邊一臉倦色的玉米。

玉米已經面試了三家公司了,結果卻都不如人意,眼看著身邊不少同學都已經拿到了名企的offer,自己卻正面臨著「一畢業就失業」的恐慌。

「別提了,只要是石頭,到哪裡都不會發光的。」玉米自嘲地笑笑,揉揉發脹的眼睛,又繼續盯回電腦投簡歷。

已經零點過後了,宿舍里的人卻都沒有「解衣欲睡」的意思,除了少數幾間宿舍,整棟宿舍樓依舊燈火通明。被高數、論文、實習、社團工作等填充著的黑夜裡,漸漸擴散的不只是大學生們臉上的黑眼圈,還有青年群體中的「喪文化」。

同每一個面臨升學求職等生存壓力以及情感困難的年輕人一樣,「爆肝王」和玉米習慣向朋友大吐苦水,在朋友圈裡為「喪氣滿滿」的段子和表情包點贊。「人生不就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落落的嘛」,「感覺身體被掏空」,「不要說生活傷害了你,生活連你是誰都不知道」,「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然後就去洗洗睡了」 ……正能量的「雞湯」聽多了會覺得厭煩,總把激昂的口號掛在嘴邊又稍顯幼稚。於是,在遇到挫折時,年輕人們不再熱衷於從「雞湯」里獲得安慰,而是愛上了用「毒雞湯」、「喪文化」來發泄消極情緒。這樣的「喪文化」產品更像是一種調侃、一種戲謔、一種娛樂性質的吐槽。但自嘲、發泄之後,大多數人還是同「爆肝王」一樣,繼續在「死線」的邊緣與疲憊的生活搏鬥著。

本學期第11周,中青記者就年輕人對「喪文化」的了解狀況進行了網上自填式問卷調查,並在一周內收回有效問卷214份,樣本集中在18到20歲的大一大二學生。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受訪學生雖然有使用「喪文化」內容的習慣,但對「喪文化」的概念還十分模糊,對其誕生及產生的影響也並不十分熟知。那麼,「喪文化」究竟是什麼呢?

常用的「喪文化」內容

02

「喪文化」小科普

「喪文化」是指流行於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反映出當前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在某種程度上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態和社會心理的一個表徵。

20 世紀 60 年代西方的嬉皮士運動、70 年代在英國誕生的朋克音樂,以及日本的「宅文化」等,都與當下的「喪文化」有相似之處。它們都誕生於本土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的時代。反觀我國當下,也正處於改革攻堅,矛盾凸顯的關鍵轉型期。

相比嬉皮士運動和朋克音樂反抗主流文化時的激進,「喪文化」以更溫和的形式表達了一種面對生活中的困境「無可奈何不如湊合」的戲謔心態。而這股風潮也伴隨著一些典型性文化標識的流行。

「喪文化」代表人物有:

葛優癱 / 葛優躺

「葛優癱」出自於 1993 年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葛優在其中扮演一個混吃混喝的「二混子」,「葛優癱」出現的這集講的就是葛優飾演的季春生在賈家蹭吃蹭喝的故事。2016年7月,「葛優癱」劇照火遍網路,轉發這些圖片的用戶大多是90後。青年群體把葛優癱倒的模樣比作是自己頹廢的狀態,並把這樣一種頹廢狀態娛樂化、自嘲化。

馬男波傑克

馬男波傑克是同名動畫片中一匹擬人化的中年過氣明星馬。該劇講述了波傑克應對個人危機的故事,風格以幽默為主,但兼有許多黑暗、抑鬱的場景。主角波傑克抑鬱頹廢,對生活的無力感極為坦率。

青蛙Pepe / 悲傷蛙

青蛙Pepe是美國設計師Matt Furie創作的漫畫《Boy』s Club》的主角。該漫畫講述了Pepe和朋友成天瞎鬧的故事。「悲傷蛙」一開始並不悲傷,然而,2009年1月,外網網友把Pepe微笑的嘴反轉了。從此,Pepe與「喪」聯繫起來,常被用來表達失望、悲傷、受挫等心情。

「喪文化」代表人物

「喪」為何會發展成為一種文化?究竟是馬男們為「喪文化」推波助瀾,還是「喪文化」重新解讀創造了它們。在頹喪的外衣之下,「喪文化」還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

03

「喪文化」之於我們

有這樣一段話可以描述當今盛行於年輕人之中的典型的「喪文化」現象:人生「無可奈何」,角色「無名小卒」,命運「無所適從」,改變「無濟於事」,挫敗「無處不在」,成功「無人問津」,狀態「無精打采」,情緒「無所顧忌」,灰暗「無孔不入」。「喪文化」為何如此興盛?對使用它的群體而言,它意味著什麼?它背後的社會現象及社會現實是什麼?中青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社會學副教授王軍老師,他從學術性的視角對「喪文化」現象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

在王軍老師看來,「喪文化」正漸漸成為一種與主流文化不盡相同的「亞文化」,衝擊著社會上的某些價值觀念。對於「喪文化」這一概念出現的原因,老師認為,一方面,互聯網與新社交平台的興起與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九十年代至今可以說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人們一旦有了新想法、新概念,只需發送到社交平台,信息就會以幾何速度傳播。另一方面,伴隨「信息爆炸」而來的則是人們面對大量信息的焦慮感。在七八十年代,年輕一代的選擇有限,這限制了他們的發展空間,但也在某種程度上給了他們一種對未來的把控感,讓他們始終擁有改變未來的豪情和創造未來的信念。而如今的年輕人面臨過多的新概念、過多的可能性,反而容易眼花繚亂,產生迷茫感以及人生意義的缺失感。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每個時代也都有每個時代的主題。」王軍老師說道。從代際角度來看,每個年代的年輕人所面對的時代境況都有巨大的不同。七零後八零後曾處在一個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的時期,他們的追求自然偏物質化;而九零後零零後大多生活條件優越,基本不用為生存操心,這使他們開始更多地追求生活的趣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等精神層面的東西。同時在他們成長期間,中國經濟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房價高、就業難等信息通過傳媒過早地進入了他們的意識,讓他們很早便產生了「風險社會」的認識,也過早地產生了對未來的恐懼和焦慮。

王軍老師指出,一般來講,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社會,中老年人都是社會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主導者,而年輕人是逐漸融入社會的。有時候年輕人並不是不願上進,而是看不到上升的空間。單憑傳統方式的努力,無法打破固有的社會模式,這便是中國現今面臨的嚴重的「階層固化」的問題。以日本為例,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曾在《下流社會》中描述過「下流」的概念,即一種不求上進、人生熱情的全盤低下的狀態。當時的日本延續上世紀90年代一蹶不振的經濟,社會上20%的人擁有80%以上的資產,對於日本年輕人來說,社會財富和工作機會主要被中老年群體佔據,階層跨越艱難得像天方夜譚,很多人便選擇鬆鬆垮垮、弔兒郎當地活著。「下流社會」反映的是階層流動困難導致的人心的普遍挫敗。對大部分中國青年而言,在急速前進的中國,成功的公式仍未改變:刻苦學習、努力賺錢、買房買車、儘早結婚、生養子女。如此一來,年輕人易對生活產生消極情緒。

看得見的差距,夠不著的距離

現今,「喪文化」更多的是一種自嘲式的舒緩壓力的方式。年輕人通過調侃無奈的現實,讓自己在遇到喪氣事時不至於真的絕望,以此來保護自己。他們雖然表面上呈現出玩世不恭的態度,但實際上仍懷有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不過在各種社會結構性的壓力下,他們常會遇到不如意之事,「喪文化」便應運而生。這在王軍老師眼中,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智慧。

儘管它披著消極頹廢的外衣,但其本質更像是年輕人發出的溫和的抗議和對社會的宣言。他們呼籲社會關注自己,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利益訴求。王軍老師說,目前中國也許存在「階層固化」的問題,年輕人雖然面臨壓力和困難,但他們敢於宣洩不滿情緒、發出聲音表達想法,並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影響社會、推動社會轉變,說明心中仍然存在希望,這永遠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這恰是「喪文化」正能量的一面。

同時,王軍老師也希望這個社會不要變成「喪社會」,若年輕人們都開始覺得社會冷漠,缺乏人際間的溫暖,他們將會因精神空虛而落入真正的絕望與頹喪之中。「精神上的空虛無聊是可以通過社會關係來彌補的,年輕人今後除了就業工作等苦惱,更應當重視生活幸福、自我價值等精神層面的東西。」王軍老師最後說道。

參考文獻:

[1] 於風.喪文化傳播中新媒體的角色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23(7):81

[2] 梁鑫.如何理解青年中自嘲氣質的流行[N].團結報,2017-9-16(8)

本文系中山大學中大青年傳媒原創作品

版權歸中大青年微信公眾號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圖片來源:網路

今日小編:THRASH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大青年 的精彩文章:

「你從不是一座孤島」
我會把思念藏起,從此在更廣闊的路上負愛前行
轉身不算告別,分離卻分不開
我是情願這是幻覺,也不願是種告別
不該忘記,那我們該記住什麼?

TAG:中大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