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本《道德經》,修身處世的哲學全在其中!

一本《道德經》,修身處世的哲學全在其中!

微 店小 書

魯迅曾言,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老子其人其書,亦如其道,不可道而可道。

| 道德訓義 |

一、道者,萬物之所宗

我們要講《道德經》,首先,需要理解道到底是指什麼,德到底是指什麼,經又到底是指什麼。所以,要對道德經三個字進行訓義解讀。

萬物從何而來?我們可以追溯,萬物乃天地相合而生。那麼天地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繼續往前追溯,在未有天地之前,宇宙充滿了虛漠鴻蒙之氣。此沖虛之氣為天地萬物之始。此時,雖見有氣,而未見有質,更未見有形,故謂未曾有物。

虛漠鴻蒙之氣,又是從何而來呢?道生之。那又是什麼生出來的道呢?道無形無物,無名無狀,所以無物可生道。追溯到道,那麼就萬物最原初的宗始。所以說,道為萬物之宗。萬物非道而不能生。

其次,道為倫理之宗。道生天地萬物,同時還要給天地萬物的運行,設定一個法則和秩序,我們稱之為倫理。萬物不倫則不類,無理則不序。無序則亂,亂則亡。所以萬物不僅在形質上以道為宗。並且在倫理上,也要以道為宗。

再次,道為造化之宗。道生萬物,又給萬物設定倫理,那麼又是誰推動萬物生生不息的永恆演化呢?是誰提供的這個動力呢?依然是道。所以,道是萬物的性質之宗,是萬物的倫理之宗,還是萬物的造化之宗。故,道者,萬物之所宗也。味有宗於道,萬物才能生,才能類,才能化。宗者,出也,則也,稟也。

二、德者,萬物之所府

德又是什麼呢?我們上面說,道為萬物之所宗。那麼道是怎麼作用在萬物之上的呢?以德府之。萬物合道故積德,積德則能養正,養正則能久。萬物離其道宗,則失德,失德則不能養正,不能養正,則病,病則亡。

道為根,德為本,萬物為末。離道德不生,離德物不成。根生本,本生末,萬物成之,昭然紛紜若道德之華。視其華,可以窺其根基。根本牢固則物可以長久;根本不固,物必將衰亡。故物昌盛者,必宗其根本;物敗亡者,必先失其所。

府者,蓄也,養也,容也,成也。德之不府,則萬物不能成。不積德,則不能久。於萬物而言,道若母,德若鄉。聖人積天德府天下,畜而養之,而使天下萬物皆能得其天,成其全。故謂,德者,萬物之所府。

三、經者,萬世之所奉

中國聖人所傳真人真言,用以治國安民,萬世之所奉,謂之經。何謂聖人?抱神合道,通天徹地,能以道德安定天下者,謂之聖。非中國之人,不可以稱為聖。非中國之聖人所言,皆不可稱為經。

道、德、經,三字合起來是說,有一個亘古不變的大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為萬物之所宗。人行於道上,則能有德。聖人闡述這個道,以及怎麼把握它,行道積德以蓄天下,並實際用以治國理政的君王教育經典,叫作《道德經》。

道德二字,已經被後世庸常流俗化,多用於人倫瑣事之意。世無大道,妖異邪僻者以道居之;世無上德,妄人自鳴功德。

經字,也被流俗化了。古人云,先有真人,後有真言。真人真言,方能萬世不朽。之所以萬世不朽,因其非人之言,而實為原天地至美之真言。而後世,佞人狂語,自詡為經。夷狄胡鬼,出口成經,何其鄙哉。

|可道非道|

道可道,非常道。

在《道德經》一書中,「道」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道」的含義總的來說可以歸為三重:常道、天道、人道。

至道:書中所說的常道、大道,都是指至道。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這裡的「道」是指萬物的根源,為宇宙的第一因,永恆不變。這個道,是未有天地萬物之前的狀態。有了天地萬物之後,道也一直存在,推動和造化著萬物。並不是說,道生了萬物之後,自己就分解、消弭在萬物之中,不復存在。它不僅生萬物,而且生了萬物之後,還要養萬物、化萬物。所以說,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天道:天地萬物被道生出來之後,它們所表現出來的自然常理,為天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一句中的「天道」,即為此意。很多人把「道」僅僅理解為自然規律、宇宙法則,他們所理解的「道」,實際上指的是「天道」。單純強調「道」的宇宙法則、自然規律的一面,則會丟失其他的兩層含義。在書中單純只講一個「道」字時,有的地方是指至道,有的地方是指天道,要注意根據語境來區分。

人道:指人所制、所立之道。人之道,是人的發明,非自然之常理。

道、天、人,三者的關係是這樣的:天與人,皆為道所生,皆以道為宗。天以道為本,聖人為政,以天為本。所以《道德經》中講,天乃道。聖人為政,怎麼才能不失天呢?在於虛靜自處,守至道,才能天人相合,行自然無為之教。

此外,道在全書中,也有言說、描述的含義。因為無法和道的三重內含相併論,這裡不予單列。

「道可道」,第一個道字,指的是人道。第二個道字,是言說、制立、執用的意思。

「非常道」,人所制、所立的道,可言說、可制立、可執用的道,都不是常道。

這裡講了至道的幾個特徵:不可言說,不可描述,不可執用。道為什麼會具有這樣的特徵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名可名,非常名。

在《道德經》一書中,「名」有三重含義。

無名

只表現為純粹的鴻蒙之氣,沒有形狀與物象,所以無法描摹。無名是永恆的信息池,它不可見,創造並分化出萬物而自己卻無絲毫損耗。萬物皆有生有死,有變有化,而唯獨無名之氣,無生無死,無變無化,此為永恆之名,也就是常名。

有名

無生有,萬物被演化出來。萬物有質有象,有形有狀,為有名。故可以對其進行描述,為可名。

命名

萬物被生出來之後,物與物之間,皆有差異。因為信息編碼不同,事物的表達也各異,差異是彼此區隔的唯一身份認證。以不同的差異來分別萬物,並對其進行識別和描述,這就是命名。

無名有三個特徵:無質無象,不可描摹,不可命名。

「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名,如果是可以命名的,是具象的、可以描摹的,那就不是常名,不是永恆的無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裡的「天地」指的是宏觀的宇宙,「萬物」泛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宇宙是怎麼來的呢?古今中外,不外乎以下幾種解釋。

人類宇宙觀第一版:圖騰宇宙觀。認為宇宙是由某種非人性的東西(比如一塊石頭、一座山、一棵樹等)的神力創造的。這是原始人的圖騰宇宙觀。這個版本太低級,它即將被人類逐漸成熟的心智倒逼著升級。

人類宇宙觀第二版:獸性宇宙觀。認為宇宙是一隻鳥、一隻烏龜、一隻野獸創造出來的。這是一個各種奇珍異獸競相角逐跳大神的時期,宗教的雛形出現。這種低級的宇宙觀因為無法解釋世界,再次被人類逐漸成熟的心智倒逼著升級。

人類宇宙觀第三版:人獸結合宇宙觀。人首獸身的創世妖怪出現了,各個文明的神話體系臻於成熟,現代宗教的雛形開始出現。此版本繼續被倒逼著升級。

人類宇宙觀第四版:人性宇宙觀。人格化的創世妖怪被發明了出來。人類從把自身想像成神奇的禽獸,到把自己想像成無所不能的擬人化的人格妖怪,可以說是一次在想像力上的巨大進步和飛躍。這個版本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用戶至今還遍及全球。此版本雖然仍很陳舊,但是很多不願意讓自己心智解蔽的用戶,仍然對這個版本熱愛得如痴如醉。

人類宇宙觀第五版:沒有創世妖的宗教。有了創世妖是件很麻煩的事,你說你家的妖怪好,他說他家的妖怪好,到底誰的好呢?打一架,誰打贏了,誰家的妖怪就好。這種事跟小孩子攀比玩具也沒什麼區別,只是一種過家家遊戲。有的人打打殺殺得怕了,有的人厭倦了,有的人對這種兒童式的幼稚遊戲嗤之以鼻,但是又需要一種精神寄託。還有一種手裡沒玩具的窮孩子則直接宣布所有玩具都是壞東西,乾脆徹底否定宇宙有第一因,一些古代印度窮苦的低種姓土著人就是這麼乾的。這個版本很混亂,有不可知論者,有文化宗教徒,有宗教和解者,有泛神論者,有自然神論者。心智比宇宙觀版本升級得快,卻又不知道去哪裡下載新版本,這是這類人的困境。

人類宇宙觀第六版:科學宇宙觀。此版本一出,第一次把靠拍腦門信口開河來解釋世界,轉變為有理有據地解釋世界:口說無憑,眼見為實。之前的蒙昧主義宇宙觀版本,被拋進了人類文明史的垃圾桶。但問題徹底解決了嗎?沒有。

因為這個版本也存在問題:一、如何理解並找到第一因?二、科學理論體系的自洽性與完備性不可同時兼具。粒子可以無限分割下去嗎?如果存在基本粒子,那麼基本粒子的內部結構是什麼?宇宙是大爆炸而來,那麼宇宙大爆炸奇點的能量從何而來?可見奇點當然不是第一因。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能夠局部地解釋世界,那麼為什麼它們兩者卻是互相矛盾的?等等。可見,科學這個版本還不算是最終完成版。那麼,到底存不存在一個完備的終極版呢?人類的宇宙觀是否註定只能永久地不斷升級下去,每過一段時間就發現之前的版本充滿漏洞呢?

好了,現在回到《道德經》。我們來看《道德經》給出的宇宙觀是一種什麼樣的版本。

道,是一種完備的宇宙觀:道為第一因,道生無,無是一種鴻蒙之氣,無質無象,所以無名。無生有,有有質有象,始可有名。有生萬物,萬物並作,參差各態,各命其名。

更詳細具體的描述,會在後面的章節中進行,這裡先不做更深入的展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無名,不可描摹,故生無欲;有,有名,有物有象,故生有欲。

無欲,並不是說把慾望排遣走了,就生出了無欲,而是人在領會到無的時候,才會生出無欲。

慾望是怎麼來的呢?有名,萬物映射而來。

領會到無,則生無欲,體驗無的玄妙,體驗宇宙開始前未始有物的那種狀態。觀察到萬物,則生有欲,理解有生萬物,審視和把握萬物的名實與差異,並能瞭然於胸。

「無」生天地,「有」生萬物。天地萬物既生,人何以為呢?對未始有物者,以觀其妙;對萬物,則觀其徼。妙,是指道生萬物的造化之神機;徼,萬物已成,則觀其象,察其理。

老子並不主張人和自然萬物對立,更不主張人在萬物面前刻意地追求矇昧無知。

無欲與有欲之別,體現出老子對待慾望的思想:以無觀無,以有觀有,才是恰當的做法。從形而上的無和有中抽離出來,回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對待慾望呢?總的原則依然是「以無觀無,以有觀有」。既不視慾望為洪水猛獸(「有欲」可以審查萬物),也不主張使自身為慾望所吞沒,(不審萬物之所出,不察萬物之所以然,沒有「無欲」,則失其妙)。

以無觀有,則失其所觀,失其所觀,則難見物理人情。以有觀無,則失其所宗所以然之理。無欲有欲之用,兩者皆悖,則盡喪其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即指無和有。它們都是從道中生出來的,只是表現出來的形式不一樣。後面的章節中,還會提到「有無相生」,可見它們本為同一物,只是表達形式不同。這是後話,暫且不提。「玄」的具體意思是什麼呢?張衡的解釋很貼切,「玄者,無形之類,自然之根;作於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構掩乾坤」。

玄,是指天地萬物未有之前,作為天地萬物之宗的道,所表現出的狀態。玄之又玄,是指有無相生,化生天地萬物的機制。

「眾妙之門」,眾妙,指萬物生生不息之妙,而有與無兩者,則是生育萬物的造化之門。

附:《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摘自《老子之道》

本文經出版社授權刊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微讀書 的精彩文章:

一日不讀書是什麼感受?
哪本書你捨不得借給別人看?
有哪些好看的負能量小說值得推薦?

TAG:新浪微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