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為何能快速掃滅六國?兵馬俑坑發掘逆天兵器,殺傷力巨大

秦始皇為何能快速掃滅六國?兵馬俑坑發掘逆天兵器,殺傷力巨大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開啟帝制的皇帝,雖然秦朝只有二世就滅亡了,但從秦始皇開始,中國走向了大一統。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的時期,時間長達500多年,這500多年間,各國間互相征伐,戰爭不計其數,死的人也是不計其數。

分裂的各國幾乎每個國家都曾在一段時間內強盛過,比如魏國是早期變法圖強的一個,大有統一各國的趨勢,但最後失敗了。在互相征伐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牛人,比如孫臏、龐涓、張儀、蘇秦等。

但,分裂的各國都沒有在這些大名鼎鼎的軍事家手裡統一,反倒是22歲親政的秦嬴政用了15年的時間便掃平了東方六國,又南平百越,北擊匈奴,一統天下。秦始皇在後世的罵聲顯然大過讚譽聲,但他為何能夠完成那麼多大軍事家都沒能完成的事情呢?

當然,像商鞅變法、呂不韋的出謀劃策、秦國前世多位統治者的積累這些因素不可排除,除了這些千篇一律的理由外,還有一個理由:武器精良。

兵馬俑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兵馬俑坑中除了兵馬俑還有很多文物,其中就有一種武器:秦弩。(關於它的殺傷力我們在後面詳細敘說)

秦弩,是有弓演變而來,類似弓,但殺傷力遠遠大於弓。我們在看一些商業大片時,是不是會常常看到排成矩陣的士兵,手持弓弩,45度角抬頭,把箭射向敵陣,在箭發射出的那一刻,還會伴有嗖嗖的聲音,如吹哨子一般。考古家在兵馬俑坑中發掘出的秦弩,證明了這一點,遠在秦朝就已經有了這種遠程武器。

考古專家在秦俑坑發現的弩弓遺迹多達數百處,雖然弩弓的木質部分已經腐朽,但從弩弓遺迹判斷至少應有三種不同形制的弩,而且各有用途。更令人叫絕的是,青銅弩機出土後仍然活動自如,可見秦代弩機的製作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弩,這種兵器並不是秦國的發明,也不是秦國的專屬,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而且韓國是才是製造名弩的國家。早在的齊魏馬陵之戰,弩這一新式武器展現了他巨大的威力,但此時各國並沒有把這一武器常規化,也許是因為製造成本、技術太高,也許是因為執政者沒有意識到武器在戰場上的決定性。

但當時並不是最強國的秦國注意到了這一點,秦國花重金,耗費巨大的人力研製,改進這一武器。弩,在秦國弩實行了機械化流水線的製作,而且還是國家統一督造,對弩在細節上進行了人性化的改善。

比如為了減少箭頭射出時與箭道的摩擦力,箭道都是經過精細打磨的,並且塗漆、塗蠟,增加光滑度。而青銅弩機更是一套精密鑄造的組件,由望山、懸刀、牛組成。望山是瞄準裝置,懸刀也就是現代的扳機,有些類似步槍,但比步槍更精細。

而且,弩機各部零件大小標準全國統一,可以互換,在征戰途中只需帶些零配件即可,有損壞的弩可以隨時修理,這大大增加了戰爭的靈活性,具有標註化、通用化的現代理念。

經過秦國改造過的弩稱為「秦弩」,這種強弩的射程可以達到150米到300米不等,每個弩兵攜帶100支箭,而且具有瞄準裝置。這是啥概念?

古代如果說誰的射箭技術高超,往往會用「百步穿楊」這個成語讚譽他。中國舊制一步等於五尺,一尺等於22厘米,當時的百步大概是現在的110米。

很顯然,在戰場上的士兵大多是普通人,並不具備百步穿楊的技術,但秦國的秦弩兵卻可以射出至少150米,比百步穿楊還厲害。這樣一來,對方的神射手還不如秦國的普通弓弩兵。並且,秦國用的箭簇還是秦國特有的三棱銅製箭簇,箭頭的輪廓線跟子彈的外形幾乎一樣,這種箭頭不但降低了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還增加了穿透性,這種箭頭配上秦國的強弩,甚至可以穿透對方的遁甲。

除了秦弩的殺傷力強以外,秦國更厲害的地方是把弩裝備正規軍化,並且又把秦弩上弦方式為兩種,一種是輕裝弩手,一種是重裝弩手。

輕裝弩手側重於機動性,上弦時腳蹬弓於地,立直弩臂,俯身拉弦,用三段連射的方式摧敵前鋒。重裝弩手上弦時都是坐在地上,伸直腿腳蹬弓干,腳夾弩臂,手臂借腿力腰力上弦,而後取箭咬弦瞄準射擊。

兩種弩手都帶著上百隻箭,在相互配合下,秦弩手不斷分批的拉弦、上箭、射擊組成了如電視畫面上的漫天箭雨一般,從空中覆蓋而來,就如無數顆手榴彈在頭頂爆炸一般,具有覆蓋性的殺傷力。就如洲際導彈一般,在敵人的打擊範圍之外,可以有效的單向打擊敵人。

秦弩兵乃是秦國的國之精銳,武器精良,由於他們自我防護能力弱,所以在他們身邊都有手持長柄兵器的專人護衛,如此巧妙的組合,就如導彈打步槍一樣,秦國在戰場上怎能不取勝。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元朝時蒙古的征服戰爭,這一技術失傳了,到了明清時代發展火器成為主流,當時弓弩的射程只有50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朝祥說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唯一的曾孫,生日與毛主席是同一天,穿著樸素,機靈可愛

TAG:朝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