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士論文「存廢」引爭議?人大教授:博士論文還不會被取代,也不應被廢除

博士論文「存廢」引爭議?人大教授:博士論文還不會被取代,也不應被廢除

本文轉自中國科學報

GIF/246K

英國研究生教育委員會(UKCGE)有關博士論文的「調查報告」,討論的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對待所有調查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持有嚴謹的態度,對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研究。對這一研究,不能單單從其「傳統的博士論文是否已經過時」「是否可以用其他方式來取代博士論文」這些論題來作出簡單的判斷和草率的結論。關於博士論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實際上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值得嚴肅對待。

UKCGE的「調查報告」是在對包括牛津大學在內的50所英國高校調查問卷的基礎上,針對申請博士學位所附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他們所提出的「替代或廢除傳統博士論文」的方案中,使用已經發表的成果作為「集成格式」的一部分是選項之一。那麼,對這樣的問題,英國高校是如何實踐,又是如何作出回答的呢?

就整個調查而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總體上還是按照傳統的提交博士論文的模式在進行。這些博士論文大都需要專家進行評審。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博士論文才會出版,成為獨立的著作,或者其中的章節分別作為獨立的文章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但在科學領域中,事情則有了顯著的變化。總體而言,科學領域中的博士生大都會被要求在申請博士學位前就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問世。

調查顯示,大約72%的受訪高校都有將已經發表的成果寫入博士論文之中的現象,但整體而言,將其作為標準規範的則不過2%。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問題在針對科學領域時還有更為具體的指向,也就呈現出了更為複雜的現象。針對「博士論文使用了已經發表的文章,但不包括文本」是否常見的問題:回答「絕不」的高校,佔16%;回答「少見」者,佔44%;回答「很常見」者,佔33%;回答「這是標準項」者,佔7%。換句話說,對於科學領域的論文而言,使用相關數據、表格等內容,只要不使用文本、文字等內容,這不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大概有40%的高校對此持肯定態度。

與此同時,大多數高校都提出,只要能夠很好地融為一體或者做好參考文獻工作,將已經發表的文章作為博士論文內在的一部分,則是允許的。但這樣的高校大都將這樣的做法限定在某些學科領域中,一般會要求對已經發表的論文作一個批評性概述。就連人文學科領域中,也有蜚聲國際的牛津大學哲學院,開始允許申請者拿已經發表的數篇論文集合在一個統一的大題目之下去申請博士學位了。

獲得博士學位應該帶有附加條件嗎

我們知道,國內很多高校對於申請博士學位者都提出了額外的要求,即要求有先期發表的成果。有些要求在校要發表2~3篇文章(甚至必須是CSSCI等高級別的文章)。但一般來說,這些成果是不允許作為博士論文的一部分出現的。因此,這樣的要求就變成了博士論文的附加條件。

從表面上看,英國高校探討博士論文的替代品似乎是要取代博士論文,但究其實質,特別是就現實中的高校所作所為而言,這既沒有減輕博士生的工作強度,也沒有能夠真的可以替代現有的博士論文。而且,在科學領域中,先期發表文章幾乎成為了先例。就此而言,這也是在原有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附加條件。

在「調查報告」中,針對「已經發表的文章可以作為申請材料,但不作為論文的一部分」是否常見的問題時:回答「絕不」的高校,佔9%;回答「少見」者,佔43%;回答「很常見」者,佔38%;回答「這是標準項」者,佔10%。這也就是說,拿已經發表的文章與博士學位一同去申請學位者,佔據了將近50%的比例。但需要注意的是,與國內不少高校將論文發表作為硬性規定相比,英國高校中將此也作為硬性規定的——即認為是標準項的——所佔比例僅為10%。

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對於發表提出特殊的要求,並且要求作為論文的附錄(論文需要是主要作者),這主要出現在科學技術學科當中,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則較為少見。

博士學位附加條件的原委

如上所示,就發表的論文與博士論文而言,無論前者是否可以納入後者,兩者事實上已經構成了同質關係。那麼,為何現在在申請博士學位時,國內外都會對博士生附加了這些「額外的」條件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現在的研究成果的發表速度大大提高了,特別是網路媒體高度發達,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夠很快為人所知。在科學領域中,優先發表甚至是搶先發表極為重要。因此,作為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從事前沿課題的博士生來說,一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希望能夠立刻面世,應該是在情理之中。作為學界共識,這一點無須論證。

其次,高校因為科研成果發表、高校排名等各種各樣的原因,需要博士生對高校作出貢獻。在英國,一些高校甚至擔心博士生們(特別是在科學領域中),把所有時間都花費在博士論文之上,而不去準備發表論文。為此,他們就規定了採用「集成格式」的方式,從而既可以保證博士生儘快發表其科研成果,也不影響其獲得博士學位。

再次,對於科學技術類博士生來說,進入導師的項目組,進入實驗室,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也應該是導師(組)、課題組的希望所在,甚至是科研任務、科研資助的要求使然。

最後,對於博士生來說,無論是想在未來尋找工作(比如要到高校中尋找教職),還是想到高校或者科研機構中去做博士後,已有成果發表,特別是有高級別的論文發表,無疑將使他們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從當下看,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僅有博士學位而沒有科研成果發表的博士,無疑會處於劣勢。對於科學技術領域中的博士而言,這一現象會更加突出。

由此可見,即便是高校本身不提出附加條件,凡想進入高校從事學術研究者,雖然會倍感壓力,但大體上也都會認可這樣的條件,甚至會將其視為自我發展的動力與要求。

傳統博士論文的未來前景

我們知道,傳統的、基於章節論證的博士論文,是需要通過口頭答辯才能獲得通過的。按道理,通過答辯就應該可以獲得博士學位了。但如前所述,現在的情形是,很多高校對此提出了額外的條件,可以看成是層層加碼。這本身實際上意味著對傳統的博士論文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那麼,未來傳統的博士論文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首先,就科學技術領域而言,允許博士論文使用已經發表的文章(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將會逐漸為更多的人所接受。「調查報告」顯示,相當多的高校都認為,「集成格式」的申請模式將會在未來五年變得更加普遍。而且,調查顯示指出,老一代學者傾向於傳統的博士學位,而青年一代學者則更願意接受這種新型「集成格式」的申請博士學位的方法。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模式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其次,除了科學技術領域之外,其他學科領域中,大多數學者依舊對博士論文的傳統模式情有獨鍾。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教授奧斯瓦爾德說,雖然現在人們都強調發表文章,但自己依舊更看重論文。他認為,這對訓練博士生在各種不同觀點中學會形成統一的思想十分有益。

再次,就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整體而言,博士論文的寫作依舊是學術訓練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正如有學者所感慨的那樣,博士論文是自己一生當中投入精力最多、最為全力以赴寫作的一部著作。在筆者看來,還不僅如此。博士論文的寫作過程,是人文社科領域學者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博士論文除了要經過導師(組)指導外,還要經過評審專家、答辯專家等不同環節的諸多學者的審閱與批評,大都經歷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的修改。可以說,博士論文的寫作既是博士生個人的心血之作,也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這樣的成長過程,對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者來說,至關重要。

總之,無論科學技術領域還是人文社科領域,人們對博士論文的認定可以達成一個基本的共識,依如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哈依所說,博士論文應該包括內容相關聯的系列章節,就像那些有字數限制的同行評議文章一樣。

由此可見,所謂「傳統的」博士論文還不會被取代,也不應該被廢除。特別對人文與社會科學來說,「傳統的」博士論文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依舊成為博士生申請博士論文的主要途徑。

關於博士論文的「去留」,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募格學術 的精彩文章:

為了考北大研究生,我經歷了什麼?
你是怎麼走上科研這條路的?
論文選題要注意什麼?盤點選題中不可錯過的五大關鍵點
SPSS數據分析:從入門到實戰初級教程

TAG:募格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