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在這時候,就變現一尊佛身來給這個眾生說法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 17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無盡意菩薩聽見釋迦牟尼佛這樣說,於是又向佛請問,「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世尊!這位觀世音菩薩,他是怎麼樣來教化娑婆世界的眾生呢?
「娑婆」是印度話,叫娑婆訶,翻譯為堪忍;堪,就是堪堪可也,堪能忍受。言其這個世界是最苦的,可是眾生堪能忍受;堪能忍受,就是表示不容易忍受這種的痛苦。
這娑婆世界這麼多的苦,觀世音菩薩怎麼樣子來教化娑婆世界的眾生啊?
「云何而為眾生說法」:他怎麼樣子給眾生說法呢?
「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他教化眾生這種方便的因緣、方便的力量,這個事情是怎麼樣呢?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佛告無盡意菩薩」:釋迦牟尼佛聽見無盡意菩薩這樣問,就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善男子!假使在這三千大千世界裡邊,有這麼一個國土中,有這麼一個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應該以佛身來度他,他才可以成佛。
「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觀世音菩薩在這時候,就變現一尊佛身來給這個眾生說法。
講到這裡,有人問:「觀世音菩薩是菩薩,沒有成佛,他怎麼可以現佛身而為眾生說法?豈不是冒充佛嗎?」不是的。
因為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早已經成佛了,佛的名號為正法明如來。成佛之後,他因為不忘眾生,所以再次來到這個世界,把佛身隱起來,而現一個菩薩身來救護眾生,這是隱大示小。
羅漢是回小向大,觀世音菩薩是回大向小。他由佛身又倒駕慈航,倒回來開這一個慈悲的船,來這兒救人,就為了來接引我們這一切的眾生,所以他隱大示小。
所謂「內秘諸佛行,外現菩薩身」,內里是諸佛的一種行願,外邊現出來這麼一個菩薩的身,所以他可以現佛身而為眾生說法,並不是冒充佛來欺騙眾生,他是已經成佛的了。
他看這個眾生應該用佛身來度他,他就示現一個佛身,為這一類的眾生說法。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辟支佛,梵語叫「辟支迦羅」。這「辟支」兩個字,也是沒有翻譯過來。「辟支佛」翻譯到中文,義譯是「緣覺」。
緣覺又分有兩種,生在有佛出世的時候,就叫緣覺;生在無佛出世的時候,就叫獨覺。
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他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他觀察十二因緣,怎麼會有無明?無明又怎麼樣有了行?又怎麼有了識?又怎麼有了名色?又怎麼有六入?又怎麼會有了觸?觸然後就受,受然後就有了愛,有愛就要取,為什麼要取?取就要有;因為有了有,所以就有了生;有了來生,也就有老、死。
他因觀這十二因緣,就覺悟了、悟道了,知道一切是苦、空、無常、無我;一切都是苦,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無我的,所以把一切都放下,也就開悟了。因為觀察這十二因緣而悟道,所以稱為緣覺。
生在無佛的時候,他也修這十二因緣法,並且春看百花開,秋觀黃葉落──春天觀看百花齊放,到秋天的時候,觀察萬物凋零的種種變化狀態,所以也就覺悟到「生、住、異、滅」是無常的,覺悟到「成、住、壞、空」這種情形,也就這樣而開悟了,這叫獨覺。
緣覺和獨覺的分別,也就是一個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一個在無佛出世的時候。
觀世菩薩觀看眾生的因緣,因為他有天眼通,又有天耳通,所以他天眼照見,天耳遙聞,看見應該以辟支佛身得度的這一類眾生,他就示現一個辟支佛身來給他說法。
說什麼法呢?說十二因緣法。他說:「你不知道你這無明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嗎?就是從你『一念不覺』那兒來的。因為這一念不覺,所以在你的如來藏性上就生出了無明來。有了最初這個無明,然後就生出『行』來了。」
這一個辟支佛,得到觀音菩薩來給他說法,他很快就開悟了。所以觀世音菩薩就令他再發菩薩心,再來回小向大。
這是應該以辟支佛身得度的這一類眾生,觀世音菩薩就示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用這個方法度化家裡三惡道的眾生
※沒有結婚的青年!你們不要找麻煩、找結打喔!
※你若能心裡常常持念觀世音菩薩,這種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就是微妙難測,特別微妙的
※佔便宜的人其實是虧本的
※前生做過這件事的人,今生相貌就會圓滿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