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時代人物
《中國美術報》第95期 時代人物
導讀
盧禹舜:追求完美是一種精神
Lu Yushun:Pursuing Perfection is a Spiritual Practice
眾家評說盧禹舜
Critics』 Comments on Lu Yushun
盧禹舜畫語摘錄
Excerpts of Lu Yushun』s Words on Painting
盧禹舜,現任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院務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Lu Yushun,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of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member of the 12th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 doctoral tutor of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vice-president and professor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the directo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deputy director of China Painting Arts Committee, vice-president of Chinese Painting Society, excellent expert of the Central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China. He won the title as 「Artist with Good Reputation and Behavior Among the National Youth」,He receives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 from the State Council.
盧禹舜:追求完美是一種精神
Lu Yushun:Pursuing Perfection is a Spiritual Practice
?時間:2017年12月11日??
Time: Dec. 11, 2017
?地點:中國國家畫院??
Place: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訪談對象:盧禹舜??
Interviewee: Lu Yushun
?採訪人:金新
Interviewer: Jin Xin
中國美術報:在當代中國畫壇,您屬於成名較早且一直處於活躍和上升態勢的畫家,您覺得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
盧禹舜:如果說從藝三四十年來,我取得了一點點成績的話,那麼,除了個人的天賦和努力之外,我覺得很大程度上還得益於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外部環境。我從小酷愛美術,小學時常常自己偷偷在課堂上畫畫,北方神奇的土地,冬天窗欞上美妙的冰花,都曾讓我深深著迷,給我很多創作的靈感,所以,我的創作從根源上有北方山水精神滋養的烙印。到我求學、進修和借調的時候,無論是在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還是在當時的中國畫研究院,又得遇很多良師提點、熏染,並且恰逢中國畫的探索變革期,尤其是「85思潮」的衝擊,整個文藝界非常有活力。20歲出頭的我,在當時作為畫壇新生力量被推出,其實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後來,隨著國家的逐步強大,文化發展的日益繁榮多元,藝術家身處於最偉大的時代,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創作的良機。所以,一直以來,我很珍惜這種千載難逢的機遇,珍惜能始終從事自己鍾愛事業的機緣,時時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停下探索的腳步,因為我始終覺得追求完美應該是藝術家的一種精神。
盧禹舜天地大美 心馳神往 筆遂墨順紙本設色? 328cm×123cm
Lu Yushun? The Great Beauty of Heaven and Earth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28cm×123cm
中國美術報:確實,一路走來,我們看到您始終在不斷地突破自己。事實上,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從您的「靜觀八荒」系列開始,您就已經創造了一種個人圖式和語言符號系統,可是您卻並沒有止步於此,反而在九十年代又推出了「唐人詩意」(後來的「精神家園」)系列,之後又陸續推出「天地大美」「彼岸理想」「河山錦繡」「乾坤大義·道輸八荒」「一帶一路·人類文明」等系列,並且每一系列,都獨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但又都是「盧家山水」,對此,您能談談您的創作發展過程或大體的創作軌跡嗎?
盧禹舜:其實藝術家的創作,有有意識的因素,也有更多「不可道、不可名」的東西,還有時代審美和文化風尚的影響。當然,學會總結和勤于思考,對於藝術家來說,也非常重要。上世紀八十年代,文藝在停滯十年後一下子呈現井噴狀態,中西文化、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與交融,文史哲、自然科學與藝術的相互匯通,使得反思和探索成為當時文藝界的一種潮流。在那種背景下,帶著黑龍江蒼茫神秘地域文化的影響,初出茅廬的我,將視野更多投向了玄遠的宇宙洪荒和宏觀的哲思層面的探索。在技法上,當時全國上下幾乎是「一片點」,我也曾做過多種嘗試,經歷過困惑和迷茫期,但後來,我又重溫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傳統,在此基礎上對西方藝術做了一些吸收和借鑒,之後,我開始嘗試以大面積的皴擦和染色的方式來創造自己的語言符號和圖式,於是就有了「靜觀八荒」系列,主要追求一種崇高、神聖、寧靜的意境,通過靜觀八荒來達到八荒通神。到了九十年代,世俗生活、個體化敘事越來越成為文化關注的中心,同時日常生活漸漸走向審美化,消費主義也日益抬頭,這時我開始把目光更多轉向微觀層面,轉向有血有肉的世俗人生,以我從小就喜愛的唐詩作為畫面中的一種構成元素,以中國傳統哲學審美觀照的人生態度,把我所理解的一切美的元素融入到畫面中,力圖營造一種天人合一、和諧唯美的精神家園,於是,就又有了「唐人詩意」系列。再後來,基於我對中國文化中「天地人」更深入的一種理解和認識,我想把宏觀和微觀、天地和人做一種貫通或者說融合的嘗試,於是就又有了「天地大美」系列。「河山錦繡」和「彼岸理想」系列實際上屬於寫生創作,前者是國內寫生,後者是國外寫生。尺幅都不大。但絕不是對客觀物象的直觀再現,仍是中國式的,寫我胸中之山水,因此,大家仍然一眼就能看出,這是盧禹舜的作品。而且,由於這些寫生很多是完成於日常生活比如春節假期或者工作考察中,所以,我會很自然地把一些平凡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元素和心理感受融入到山水之中,使作品在現實與浪漫、當代與傳統、中國與西方、入世與出世間有一個結合點,並會不自覺地打破畫科的界限。至於,「乾坤大義·道輸八荒」和「一帶一路·人類文明」系列則屬於近五年嘗試的主題性創作。這一方面與我重讀紅色經典,重到革命老區考察的體驗和新的認識有關,另一方面也受到黨的政策和主題性活動的影響與啟發。其中,在「乾坤大義·道輸八荒」系列中,我並沒有做簡單的歷史性圖解,而是力圖以新的時代眼光,有意識地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歷史人物引入山水中,以一種想像的、詩意性的筆調暢想改天換地的革命領袖優遊于山水間的愜意與祥和,包括他與草蟲的相親、互動,與齊白石、魯迅等歷史人物自然、平等、隨意的交遊,還有他林中靜讀的閑適,藉此來表達我對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的一種祈願和嚮往。「一帶一路·人類文明」系列是以寫生為基礎的主題性創作,大約有150幅,都是尺幅之作,其中有一部分是根據記憶對以往寫生的整理,在這一系列作品中,我試圖用中西匯通的視角,以中國式的審美體驗方式來表現一個當代中國人眼中的絲路沿線文明,通過歷史的滄桑與現實的繁華之間的切換和對照,通過不同時空的意象和具有情感意味的大面積色塊的疊加組合,喚起人類共通的情感共鳴,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橋樑。
盧禹舜? 扇面
中國美術報:據我們所知,您除了在個人創作上精益求精,不斷創造新的成果之外,您還一直強調國家畫院畫家的社會責任,強調藝術家要德藝雙馨,聽說您還特別熱心於公益事業,比如在家鄉創辦禹舜美術館,資助禹舜小學等,您能談談這方面的情況嗎?
盧禹舜:年輕的時候,我也做過一些公益,但隨著年紀增長,這種願望越來越強烈。我常常想,人生不過百年,所有的名利不過是過眼煙雲,到最後,我們能夠給歷史、給後人留下什麼?除了自己嘔心瀝血、殫思竭慮創作的藝術精品,最有意義的恐怕就是留給國家更多的文化財富,至少可以盡己所能讓更多人有機會享有更多的文化精神財富。所以,從2003年開始,我傾半生所有,籌建了禹舜美術館,希望能為黑龍江搭建一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平台,讓它成為世界了解黑龍江藝術,黑龍江藝術走向世界的一扇窗,為邊疆大省的文化建設、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一點貢獻。2006年,美術館正式投入使用,如今它已經承接了百餘場不同規模、高標準的展覽,而且成為很多高校的教學實踐基地,並且還成為哈爾濱一個文化亮點。
至於禹舜小學,是我們2007年時資助改建的一所小學。這所學校在黑龍江省安達市的老虎崗鎮,小鎮非常窮,那時這所小學還是平房,冬天教室里靠生爐子取暖。我們了解這種情況後,就出資重新改建了這所小學,使得這所小學成為當地第一座樓房。後來我們每年都以各種方式對它進行扶持,比如送電腦、書包、校服、衣服等。並且哈爾濱師範大學尤其是美術學院還專門設立了扶持基地,每年安排學生去支教,我們每年還邀請和接待禹舜小學一到五年級的優秀學生,到禹舜美術館來參觀。
我覺得國家畫院的畫家和一般意義上的職業畫家不同,我們的標準是「對內代表國家,對外代表中國」,我們背負著以精品力作傳承中國文化,傳播中國精神,引領文藝風尚的神聖使命和責任。所以,我們必須以最嚴格、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盡量做到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創造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盧禹舜? 扇面
中國美術報:說到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在黨的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文化要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對於這一問題,您能否結合自己實際談談您的理解和認識?
盧禹舜: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傳統與創新的關係,一個是如何轉化的問題。首先,傳統是我們的精神血脈,是中國畫得以生長和生存的基礎,也是中國畫獨特藝術風格的底氣所在,到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棄,必須不斷學習和深入探究,堅持對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不動搖。同時,傳統又是一個不斷展開、充實和豐富的開放系統,需要發揮我們兼容並蓄的文化胸懷,在傳統中賦予新的時代意識、現代視角,引入各種更適應時代需求和感受方式的表現形式,包括西方的也包括民間的。也就是說,不論藝術家選擇哪一條道路,都要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都要保持藝術應有的真、善、美的品格,都要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造原理。傳統好比是人體的大動脈,創新是傳統與時代、一元與多元的視閾融合。這二者缺一不可,良性循環,才能充滿活力,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其次,創造性轉化要敢於打破很多界限和壁壘,比如學科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要有國際性開放的視野,敢於嘗試新技術、新鮮事物,還應有推己及人、換位思考的意識。比如,我的部分作品開發的藝術衍生品,有「水墨禹舜」服裝,有「八荒通神」酒和茶,還有家居用品等。我的作品元素還介入了網路劇《熱血傳奇》的場景和道具,這使得中國畫藝術以一種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走進更廣泛年齡段的人群,並在無形中傳遞了一種蘊含傳統文化精神的審美風尚。我覺得這也算一種創造性的轉化。
盧禹舜? 扇面
中國美術報:對於今後的創作,您有什麼新的設想嗎?
盧禹舜:其實沒有太多預先的計劃或設想。我覺得藝術的發展有它自身的規律,個人風格的形成,題材的選擇、確定和拓展都受到這個規律的影響。當然,外界環境的觸動或推動也很重要。對於我來說,畫畫就像氧氣,不可或缺,不斷突破自己,不斷向完美邁進,不斷讓更多的人在我的作品中感受到溫情、力量和美,就是我生活最大的樂趣。
盧禹舜? 扇面
中國美術報:最後,作為一名資深文藝工作者和美術教育工作者,您對青年藝術家有沒有一些忠告或者說建議?
盧禹舜:我也從青年走過,我深深理解青年藝術家在從藝過程中會經歷的迷茫、困惑甚至無奈與無助,只不過,我們那一代藝術家更幸運些,不像現在的青年藝術家,面臨這麼多的誘惑和浮躁的社會風氣。不過,無論到何時,藝術家最終要靠作品立身、靠作品說話的。所以,我常常提醒和告誡我的學生:如果真的想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長的話,一定要堅守住藝術的學術性,要去發展和培養自己的風格與個性,千萬不能被市場所左右,否則只會曇花一現。
中國美術報:好的,非常感謝您。
盧禹舜? 天地大美 心馳神往 筆遂墨順? 紙本設色? 356cm×96cm? 2016年
Lu Yushun? The Great Beauty of Heaven and Earth,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56cm×96cm? 2016
眾家評說盧禹舜
Critics』 Comments on Lu Yushun
盧禹舜 吳哥城的殘垣斷壁 375cm×251cm
水天中:他的詩意圖畫有一個旋律對比,那就是自然的莊嚴、神秘、優美和人事的短暫、倏忽和偶然。恰如西方詩學所揭示,詩的本質「先是對客觀事物的悲愴思辨,後是安慰,最後是創傷獲得醫治」。盧禹舜的山水畫是在清醒地感知人的微渺之後對崇高永恆的自然的禮讚。但他的心境並不頹放,他對人的精神價值並不持悲觀主義態度。我們可以從他的山水畫創作中感受到一種昂揚的人文精神。
薛永年:我非常欣賞年富力強、有思考、有抱負的盧禹舜的繪畫,他的藝術有鮮明的中國精神,有強烈的時代意識、現代意識,又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我覺得他的藝術用復興青綠山水的手段,復興了中國山水畫的精神、人文傳統,我欣賞他的原因就是他能把當代人的視覺感受與我們的精神需求結合起來。他能把青綠山水畫出光感和神秘感,吸收了西方的一些藝術手段,形成了傳統青綠山水所沒有的透明感,表達那種和諧,那種對無邊宇宙的感慨。
盧禹舜 揉進了太陽顏色的紅場 280cm×210cm
邵大箴:他的山水畫語言發前人之未發,給人耳目一新的「陌生」感和某些神秘感,構思縝密,構圖講究,成為20世紀晚期領風氣之先的青年畫家。近十多年來,他在「用心感悟自然」的理念下,筆墨語言更為純熟、豐富,更富有變化,更具神韻,也更注重格調和情趣,兼有北方之蒼茫宏大和南方的精緻幽微。盧禹舜個性面貌鮮明和獨具風采的繪畫創作,豐富了當代中國山水畫藝術的寶庫。
劉曦林:精神的表現、哲理的隱喻,都是形而上的物事,盧禹舜對稱的圖式格局亦是這種理性思維的造型形式顯現,或者說是視覺秩序化的理性。但他又像所有藝術家那樣具有感性思維。比如,他那林木中的女人體和大結構中似是而非的人體符號,恐怕都有他對人體之美的感性表現,又有些天為陽、地為陰的隱喻。那麼這圖像就體現了他感性與理性折中、綜合的思維特徵。這種思維正是傳統的「思無邪」的君子之道,「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的尺度。
盧禹舜 梵高傳遞內心的聲音,坦誠而真實 430cm×290cm
孫克:山水畫壇早年曾出現過李可染等大師,但現在毋庸諱言對於傳統的突破還缺乏主將式或真正開宗立派的大師,雖然有許多敢於追求、勇於探索的中堅型畫家在辛勤努力,但對於山水畫的大突破似乎還暫闕如,盧禹舜的崛起和盧禹舜現象的出現是非常令人矚目的。他別具一格迥於時流的繪畫風格,具有開創性,可稱之為出新,這合乎新時代的要求,傑出作品可理解為先進文化,在這種意義上說盧禹舜繪畫是深具時代意義的 ……
王鏞:盧禹舜是當代中國山水畫的開拓者。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今,他不僅在東北黑龍江山水畫創作領域開墾拓荒,陸續創作了「靜觀八荒」系列,而且逐漸從東北走向全國和世界,相繼創作了「唐人詩意」系列和「域外寫生」系列,拓展了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和筆墨語言,特別是拓寬了老莊哲學與山水精神之間聯繫的通道,形成了自己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禹舜山水」。
盧禹舜 老城新秋 416cm×276cm
郎紹君:盧禹舜無疑是水墨寫生的高手……他的藝術才能和功夫,在「歐洲寫生」系列中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盧禹舜或許是迄今歐洲寫生作品最多、也最有自覺探索意識的畫家。「歐洲寫生」的畫法與風格,多以工筆勾畫建築與樹木,以寫意處理墨韻與色彩,把西畫式再現與中國式表現融合為一,既精嚴其形質,以暗合歐洲的人文理性與科學精神;又縱放其情愫,以抒發一個東方畫家的詩情。
張曉凌:從歷時性的角度看,可以大體勾勒出這樣一個思想演進的軌跡:從「靜觀八荒」的澄懷味道,到「唐人詩意」的古典精神與家園敘事,再到「歐洲寫生」的異域人文之美,禹舜在數量龐大的作品中完成了一次神秘的精神輪迴,也同時完成了新山水風格體系的構建;從共時性的角度看,這三個系列仍處於不斷推進的狀態中,在精神上秘響旁通,在語言上相互依存,共同呈現出盧禹舜精力瀰漫、奢華豐富的創作狀態。
陳綬祥:縱觀他近作的變化,畫幅大抵廣闊、意象深遠、色彩單純而沉著,依然布滿著各種細碎符號的神秘組合,明顯有著求新求變的探索。從視覺聯想上,也更易於與宇宙和神秘星空,大地與廣博海洋相關聯,頗有對當代地球人對廣袤宇宙探索意識的啟迪。
橫屏欣賞
盧禹舜? 精神家園 22? 紙本設色? 34cm×207cm
Lu Yushun? Spiritual Homeland No.22?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4cm×207cm
陳傳席:北人南相,南人北相,據說都是很有出息的,甚至都會很傑出。……盧禹舜的畫,線條並不粗渾,而是細秀的,他是北人,但畫卻有南相。所以,他的畫也很優秀。南畫又是簡約空靈的,而盧禹舜的畫卻並不簡約,他畫得充實而豐滿,這一方面,又是北相,但充實豐滿的筆墨並不粗渾,又有南韻。所以說他的畫能集南北之長,有南畫之骨,又有北畫之形,有北畫之氣又有南畫之韻,這是盧禹舜繪畫的特色。
王仲:從畫神秘山川大地、詩意的林泉幽谷到畫親近的城鄉風景,這個發展邏輯有點從天界回到地上人間的感覺。激發盧禹舜詩情畫意的不再是崇高哲學和古代詩情,而是遍布人世間的畫家身歷目視的城池鄉里的現代人居之處……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盧禹舜的藝術,我個人認為,他是中國當代山水畫界一位很有哲思的抒情詩人。盧禹舜雖是一位很有中國傳統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修養的畫家,但他並不在畫中言說哲學與文化(那是哲學家和文化學者的事),他在畫面上還是靠真情實意創作出來的藝術形象來說話。
盧禹舜 瑪麗蓮·夢露,沒有被抹去的記憶 435cm×290cm
劉龍庭:從章法構圖、山石皴法、煙雲草木、瀑布溪流、幽禽飛鳥、舟楫房舍等來說,盧禹舜的山水畫較前人作品的構成因素豐富了很多……畫家大膽地將現代人的思維植入了傳統繪畫之中,營造出新的樣式與新的意境。另外,在「唐人詩意·田園系列」中,畫家也有許多的首創,他將農家田園中生產的蔬菜、瓜果等植入山水林木之間,這無疑是大膽的嘗試,給觀者、欣賞者以耳目一新的驚喜,同時也給美術史家提供了嶄新的研究課題。
王魯湘:這些以國外建築為主體的水墨寫生畫,對山水畫家來說,不是能輕鬆勝任和駕馭的,但在盧禹舜手下卻顯得輕車熟路,結構之精巧,筆墨之靈便,色彩之和雅,意境之安詳,處處可圈可點,再一次顯示出他心思之縝細,觀察之敏銳,處理之乾淨,手法之利落……這批驚艷世界的域外寫生提供了理解盧禹舜繪畫能力和精神視野的全新角度,這是一個既在過去,又在未來,同時也在當下的藝術家。但不管他的靈魂棲居何處,都是在尋找一份美麗的寧靜和安詳。
盧禹舜 陽光下獨具匠心的城堡 280cm×210cm
張頤武:盧禹舜不僅僅是一個以筆墨悟生命和自然的畫家,他還是一個以哲學思考為中心展開他的獨特世界的哲人,對於盧禹舜來說,他的墨跡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蹤跡」,這種「蹤跡」如同人類的語言那樣充滿著複雜和微妙的張力,而在這種複雜的張力之中,「新自然」和「新人文」的形象通過筆墨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感受全球化時代的中國人對於自然和人的新的理解。
尚輝:盧禹舜用超現實時空構建的山水畫,正是後現代社會這種高科技文明帶來的視覺體驗。他的「雲水觀道」「靜觀八荒」等系列作品,試圖在拆散自然時空的框架之後予以幻覺性的重組與拼接,雖然畫面的局部形象是具象的,但當它們被拼組為整體的視覺圖像時,表達的卻是一個非現實的時空境閾,由此體現了山水畫對當代視覺形式、人類潛意識和心理空間的探索。很難統計盧禹舜畫了多少幅「靜觀八荒」的變體畫,但這些變體畫變化的是構圖和色調,不變的則是他獨特而鮮明的心理圖式……
盧禹舜? 雅典衛城,文明之光 375cm×258cm
橫屏欣賞
盧禹舜? 天地大美 心馳神往? 筆遂墨順? 紙本設色? 144cm×734cm? 2016 年
Lu Yushun? The Great Beauty of Heaven and Earth?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44cm×734cm? 2016
盧禹舜畫語摘錄
Excerpts of Lu Yushun』s Words on Painting
盧禹舜? 漫山遍野玫瑰濃香 420cm×280cm
我努力在感悟自然的過程中,建立自己的圖式結構、水墨符號體系和自己的山水理念。也可以說,我的山水畫始終追摹一種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且想通過一種形而上的認識和理解,把山水畫境界儘可能放開到更寬闊廣遠的宇宙洪荒之中,獲得大氣派、大風格、大境界、大美感。
盧禹舜? 風格城市,尤憐生靈,匠心營造? 紙本設色? 288cm×435cm
Lu Yushun? The Stylish City: Mercy on Creatures?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88cm×435cm
以靜觀的方式感悟自然萬象,把握美學境界,設定了我在山水創作中樣式、符號、筆墨等的選擇,我以自己的情懷去展示我胸中的自然——渾厚蒼茫、悠悠無限和提凈自身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直接向客觀自然攫取創作母題的,而是企圖用靜虛養氣的方式誘發一種形式上的靈感,一旦思維超越了客觀自然進入虛靜境界時,澄明清澈的美感之境便會躍然紙上,便會出現蒼蒼莽莽、渾化無跡,而氣韻蓬鬆,得山川之靈氣,其荒率處最為得神,似真似夢的境界涵混在無形無跡而又無所不在的虛空之間。倘若徘徊於俗氣蒸騰的空間里,是不可能納萬般景象於胸中的,也是做不到洞鑒肌理、落筆酣暢無塵俗之氣的。
盧禹舜? 風格城市,肌理質感,率性鮮明,血肉豐滿? 紙本設色? 290cm×435cm
Lu Yushun? The Stylish City: Texture of Peculiarity?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90cm×435cm
我覺得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家,也失去了藝術本身,世界就將變得平淡而沒有光彩。這是一條毋庸置疑的藝術規律,所以我的創作出發點是以造化萬物與自己的內心和靈魂相互融通。也就是「詩言志,言為心聲」。真正做到這一點,將產生靈動、鮮活、妙趣無窮的激情,那是一種有著內在的衝擊力量,而自己無法控制的情感。是一種語言表達也顯得無力的創作衝動,飽滿、強烈而更富有創造性特徵。
盧禹舜? 刺刻在皮膚上的圖畫? 紙本設色? 225cm×325cm
Lu Yushun? Drawing Pierced in the Ski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25cm×325cm
靈性的展現,需要畫家有才華,有智慧。缺少才華的作品,讓人感到平庸、僵化、無味,因為作品中缺少靈性。靈性是畫家特有的智慧天性,會使畫家產生「靈感」,感受造化的奧秘、詩意的境界,更使畫家在創作過程中有著良好的理性心態,有豁達貫通的興奮與活躍的心理思維。
盧禹舜? 現實與浪漫是通向世界的時光隧道? 紙本設色? 277cm×417cm
Lu Yushun? Reality and Romance Make the Time Tunnel to the Worl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77cm×417cm
對於藝術家來說絕對的客觀存在和絕對的主觀存在都是沒有的,二者不能截然分開。所以歐洲寫生就不可能是單純的客觀再現,也不可能是單純的主觀體驗。也就是說面對歐洲,更要清楚地認識到不是某景、某物的真實記錄,不能「為石而石、為木而木」。應該是畫家心靈的創造對理想與完美的自然世界的尋找、嚮往與追求,是借景抒情、借景造境,是「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於海」,而不是寫景寫物。
盧禹舜? 東南亞,和煦的暖風? 紙本設色? 290cm×440cm? 2017 年?
Lu Yushun? The Breeze of Southeast Asia?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90cm×440cm? 2017
水墨語言本身給予我們一個極為深刻的啟示,就是對自然界客觀色彩的抽象與升華,對五彩斑斕盡寫真景實貌的超越。這既發揮了水墨語言的特徵優勢,又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在精神上的自由神暢。所以水墨語言所呈現的永遠都是自然空間與心靈空間的統一,視覺感受與內心體驗和無限想像的統一。
盧禹舜? 老子觀道? 紙本設色? 180cm×180cm? 2016 年
Lu Yushun? Laozi"s Enlightment?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80cm×180cm? 2016
在對歐洲的描繪中我竭盡所能更多地傾注自身的感受和體驗,在主觀精神的抒發中更加充分展現歐洲自然與人文美的特殊品質。在對歐洲客觀感受的主體審美過程中,我更多的還是注意在都市文明中尋找那種淳樸與真誠,在燈紅酒綠中尋找那如黛的遠山、如瀾的波水,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尋找那「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的虛靜淡遠的境界。
心靈的自由飛翔和審美的空靈虛靜,構建了「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的自然山水景觀。這是思維空間拓展並插上想像的翅膀的前提。當意象紛紜重疊,質量、形態、結構交織繁雜時,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由人的心靈作用,在某一點上融為一體而成為永恆記憶。沒有時間空間的界限,形成了朦朧、含蓄美妙的感覺。但是,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技法能夠解決的問題,它是藝術思維、藝術想像、審美理想、創作心態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反映。山水作品的空靈意象的神韻最高層次的體現是一種含蓄和朦朧,是「道生萬象、萬象生韻」的要求。
Lu Yushun? The Great Beauty of Heaven and Earth? ink and color on paper? 480cm×193cm
盧禹舜? 天地大美 心馳神往 筆遂墨順 ( 局部)? 紙本設色? 480cm×193cm
作為詠物寄情的視聽對象——山川萬物,不管是它的氣象、氛圍、形象、光色甚至是結構、方位、格局等,無不有其內在的音樂節奏。作為畫家,心靈應該具備對音樂節奏的體驗、認識和理解能力。進而要求,不僅僅能夠把握心靈節奏的脈搏,還要把這內在的節奏神似地轉化為外在的可視形象,深刻體驗神韻、心境、靈魂觀照自然和自然節律潤澤心靈的美好。
盧禹舜? 廣闊無垠的想像317cm×X223cm
※柳子谷:畫作助選李宗仁
※兩件張大千作品過億成交,多件拍品見證嘉德「四海崇譽之夜·近現代」的分量
※時間長河中的素樸之美:「不忘來時路——中國百年鞋履展」在京舉行
※寫實主義如何從困境中走出?
※沙漠繁花:喬治亞·奧基芙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