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奧特系列通鑒╳本家特攝列傳:這篇好無聊

奧特系列通鑒╳本家特攝列傳:這篇好無聊

圖片來源:《日本動畫(—人—)展覽會》第30話《THE ULTRAMAN》

第四十一章 特攝魂~講道理的特殊技術(三)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以前提過的必要信息。

所謂影視作品的幕後,分成四重。第一重是直接在製作現場動手幹活的職員們。第二重是以製片人為代表的,做著管理和規劃工作、起到連接和溝通作用的,影視製作者這個職能。第三重是關聯企業的經營者,第四重是關聯企業的股東。講商業運作時只用看後兩重,講製作現場只用看前兩重。這前兩重中包含有,傳統日本影視界一般意義上可視為主要製作職員的,總共十種職能,我們第一個說影視製作者。

影視製作者這個職種主要起連接功能。第一重幕後是製作階段的幕後,第三重幕後是流通階段的幕後,影視製作者是這兩者之間的橋樑。而且這個職能中的具體職務,是雜糅的特殊存在,對整個製作工程中的各種事務起到貫通管理效果。說是雜糅的,從具體職務的職責和分層後的結果,便能慢慢清晰地看出來。

製作現場的職能和職務,不像的企業經營管理層,沒有什麼法規明文來規定死。所以我們說的也都只能是一般論,職責內容範圍絕不可簡單直接地就一直全盤套用。要想講清楚具體的職務,我們容易遇到三大難點,來源問題、語言問題、對應問題。

其實說白了就是,國內的影視產業體系還遠不完備不規範,所以職務的頭銜稱呼以及職責的具體分配方面,都是亂上加亂。日本也說不上就是完備了,好吧美帝也未必說得上,但這方面他的確最早並且是老大就是了。所以中日兩方都大量參考那邊,然後又獨自發展形成平行狀態,也就使得我們現在試圖用現代中國話解釋日本的情況時,也難上加難。

盡量以日語傳統使用的漢字表達形式為基準,我們來一層一層地說。製作總指揮、執行製片人、企劃、製作統括、監製、總製片人、製片人、協力製片人、製片人補、線上製片人、製作製片人、製作擔當、製作主任、製作進行、進行助手,這些從上往下可以分三層。每層之間還有樓梯性質的存在,所以總共分五個部分。我們先把樓層說清楚,然後才說之間樓梯性質的職務。

分三層的基準是什麼,當說完各個具體職務時自然好理解,但是在還沒說清楚的現在,可以這麼換一種方式來解釋。最高的第一層,不是人,因為他們是大佬。中間的第二層,嗯,是人。最下面的第三層,也不是人,因為給他們乾的事可能不是人乾的事。或者這麼說,三層從上往下,分別是談生意的、管創作的、搞生產的。

製作總指揮和執行製片人,這是處在最高一層的人物。處在這個職務上的人,實質上更接近,可以算,是第三重幕後的人。就是說他們只用坐在室內操心營業問題,沒有親自臨陣製作現場的義務。

製作總指揮是幹什麼的,從日本的角度簡單說,就是為這個片子的製作出了錢的人,或者是代表著給這個片子出了錢的企業。這是簡單一說,接下來我們來說細節。

就像上回點明的一樣,首先要務是找源頭在哪裡。製作總指揮是什麼,這是日語里直接採用漢字的叫法,現代中國話沒有這麼叫的。那麼怎麼來的,從美帝的executive producer譯過來的。執行製片人又是什麼,這則是現代中國話里的叫法,日本人不是這麼用漢字的。那麼這邊又是怎麼來的,很普遍的印象認為,美帝的executive producer直譯過來的。所以製作總指揮和執行製片人,其實是同一個意思嗎,然而不完全是。

先說中國的情況。確實辭典里會說,executive有執行的意思,所以executive producer對應成執行製片人,看上去也是個很直接正常的思路。但是這終究只是直譯,在沒有自己真的確實理解的情況下,直譯都是僅僅為了「不算出錯」的逃避責任的做法而已。一旦看實際職責呢,就會發現執行製片人這個叫法,根本不符合這個職務了。

要說的有兩點。第一點,更適合executive producer這個名稱的對譯語,應該叫作「行政製片人」。不過如果要從現存的,已經具備一定認知度的當代中國話辭彙中,選一個作為合適的對應語,那還是「出品人」。至於監製,我們之後輪到那裡再說。

第二點,「執行製片人」這個叫法更適合的職位,應該是後面被譯成了「線上製片人」的那個,我們同樣是之後輪到那裡再說。其實線上製片人本身,也是個有問題的叫法。台灣倒是會有,把被叫成線上製片人的那個職務,稱呼為執行製片的情況。不過同時也會有,把executive producer譯為執行製作人。是的,一個叫製片,一個叫製作,區分開了,沒說他倆是一樣的,然而這麼叫依然是能把人搞得腦袋疼的。

再說日本的情況。近代其實有好多例子,日本人玩漢字比中國人還玩得順手,比如這個具體例子我也想這麼說。「製作總指揮」這個意譯太棒了,而就算用「行政製片人」,也不過只是屬於一個直譯,還不夠一眼就明白這個職務上的人的意義。然而這也不意味著,說日本的情況就比說中國的情況輕鬆,因為日本也有自己搞的名堂。

名堂就是一個人變成三頭六臂了。第一顆頭,當然就是叫製作總指揮。第二顆頭,省略了後面三個字,直接叫製作。準確地說是直接寫成「製作」,我們上回已經說過使用繁體字的版本和使用簡體字的版本,的三方面的潛台詞差別意義了。第三顆頭,出自日本人用來刷時髦值和逼格的祖傳必殺技,片假名音譯大法。就是把executive producer直接音譯了,然後用片假名表示成「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

我們來看這三顆頭又有什麼細微差別和名堂。首先是製作總指揮,注意了,這裡的原文也應該是寫成繁體字版本的「製作総指揮」。這顆頭最大的特徵就是古老,是美帝的executive producer最初在日本的譯法。這裡要牽扯到一件事,以前說過好幾次,昭和年代時,還不是所有職員都能上職員表的。平成年代才形成全員名字都丟上去這種規矩,於是不得不把演職人員名單從片頭搬到片尾,並且還得耗上好多分鐘。

昭和時代不上職員表的名字,可不只是次要的打工人員或助手之類,製作總指揮這種上面的人也是。因為製作總指揮的確主要就管撥款啊、下達製作許可之類的事,沒直接在製作現場動手。本來職員表上空位就不多,所以這樣的人還是算了,人家也不在意,反正最後等著翻賬目表。

於是昭和的時候,能上職員表的最高位的人就直接是製片人了。尤其七十年代以前,日本人還在習慣漢字,還沒熟練掌握洋話寫成長長的片假名的裝逼大法。所以製片人的頭銜怎麼表示的,寫成繁體字版本的「製作」。後來製片人寫成片假名了,洋文的producer音譯的「プロデューサー」。然後製作總指揮這樣地位的人也開始得登上職員表了,於是又怎麼表示,寫成繁體字版本的「製作」,這才是第二顆頭開始出現。

因此要注意了,老片出現的「製作」往往是指的製片人。近代一點開始的,「製作」就真是指出品人那個意思了。也就是那個出錢的人,或者代表著出錢的企業。像現在被逼著流行製作委員會制度,製作委員會中的各個企業都是撥款給製作現場的,然後每家各要派出在這片里當代表的負責人,大家都是出品人。不過就算是現在,如果是電影,寫全五個字「製作総指揮」的情況也總算還是有的,這時就完全沒有歧義的風險了。

比如古代片《哥吉拉》,製作總指揮就是已經提過無數次的圓谷英二的恩人,當時的東寶製作本部長森岩雄。但是森不會在片中登上職員表,職員表上最高的頭銜就是實際的製片人田中友幸了,當時寫成「製作」。再比如近代片《迪迦奧特曼》,「製作」頭銜給了圓谷一夫。這就是出品人的意思,就因為他當時是法理上的圓谷製片廠總裁,而圓谷製片廠一方真的製片人是笈田雅人。

第三顆頭,executive producer直接音譯,然後用片假名表示成「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如果光是這樣還好了,就取代了舊時代的製作總指揮,以後全表示成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好了。然而就是沒能這麼簡單,自從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出現之後,同一個片中「製作」與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並存的情況也開始出現,並且越來越多了。

這種情況下可以這麼理解,這個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是真的干一點點事的,不像「製作」就真是掛名的。至於要說地位的高低,也沒有什麼明確的高低,只是如果你一定要不分出來不舒服,那就把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當作頭頭中的頭頭吧。因為其實是這樣的情況比較多,頭銜為「製作」的一排人之中,也就是製作委員會中各企業的代表負責人之中,的一兩個人,出來掛上「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的頭銜。

第一層掛名大佬的這麼多破事終於扯完了,往下到第二層。真正的製片人,這之中包含的具體職務大致有:製片人、協力製片人、製片人補。中間的企劃、製作統括、監製、總製片人,這些是兩層之間樓梯性質的存在,別忘了我們先說樓層再來說樓梯。

製作總指揮之下,確實在操心幹事的第二層,才是真正的製片人。所謂影視製作者的橋樑作用,真正扛起這個職責的就是製片人。粗略地說,製作人也要具備兩項大類的能力,既能管創作又能管商務,這就是橋樑連接作用的體現。身為第二重幕後,跟下面第一重幕後打交道得懂創作,並且能指揮他們,跟上面第三重幕後打交道得懂商務,這才能執行任務並交差。

把影視作品當成活人來看,不管最後肉體長得有多豐滿,骨架也是製片人搭起來的。作品成功了是現場各製作職員的功勞,不是製片人的功勞,作品失敗了是製片人的責任,不是現場製作職員們的責任。從製片人的角度說,這條雙標宗旨,這樣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基本的職業素養。不管是不是真的製作現場的什麼職員沒做好,或出了差錯,最終責任者也在於,沒能防止或者是修正的,製片人這裡。這就是在就任的同時,製片人自己應該已經有了覺悟的宿命。

後來實際完成的作品中,可能由製片人一開始提出來的要素占的部分很小,製片人都不算最主要創作者了,但製片人終究是決策者。最終成品中,要麼就是製片人最初定下的大方針仍然在,要麼就是即使已經沒多少製片人當初的想法了,那也是由各種創作者提出和討論後製片人拍板決定的。外部不可能對於每個具體作品的具體情況都確認出,哪些是製片人的主意、哪些不是製片人的主意。但能在大多數情況下基本上確認一條,起碼都沒有製片人明確反對的部分,否則就不會出現了。

細緻一點說,製片人的職責,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主要有七項,分為對上游的和對下游的。上游就是第三重幕後,就是作品的最終權利者,大金主,比如製作委員會,形象化地說就是指代表了出資方的出品人、行政製片人。下游就是第一重幕後,就是作品的生產線,是以監督為首的製作現場的所有職員們。對上游的還比較簡單,不是說容易啊,只是少一些,看上去比較簡單,對下游的就繁雜多了。

【次回預告】

製片人和導演到底誰是老大的問題,這其實牽扯到稍微宏觀一點的制度問題,它們在日本也有自己的來龍去脈。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日本電影市場周報-24:《未成年愛狠大》《功夫瑜伽》上映
Anitama新聲:世界上至少有一個人,在等著你的作品
2018年1月新作動畫前瞻:《妖精森林的小不點》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