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沈語冰: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

沈語冰: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

沈語冰

Shen Yubing

沈語冰,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兼浙江大學世界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著有《20 世紀藝術批評》《圖像與意義》等,其中《20 世紀藝術批評》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獨立或合作譯有《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等12 部。

導讀

「水墨」為什麼成為焦點?沈語冰在文章中開宗明義:第一,在上世紀90 年代關於後殖民文化批評的討論中,水墨成為了某種文化象徵;第二,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又成為了全球化與地域化之間爭執的場所。批評家宏大的視野一下就把「水墨」命題的兩個要害問題指明。

對水墨的討論,也是基於大量存在的在水墨領域的工作者們這一事實。雖然對他們的分類不一而是,甚至同樣一位藝術家也會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被冠以不同的名號。這些概念或許並不重要甚至不具備實際意義,但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指涉了時代對於水墨和其發展狀態的一些看法觀點。沈語冰給出了一個相對穩妥客觀的概括: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

「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面對著兩個傳統的「慣例」:一為中國的書法和水墨畫傳統;二為歐美現代藝術(尤其是抽象藝術)的傳統。因此也面對著兩種社會條件的變化:一為傳統社會和文人士大夫階層的消失;二為跨文化交流帶來的藝術語境的轉變。在水墨領域中,沉語冰認為「中西融合」派的歷史使命已經基本完成。而「當代水墨」在突破傳統慣例,回應現實關切,融合當代技術媒介等方面無疑更具代表性。同時,從中也可看出沈語冰對於「當代水墨」的定義範疇。

最後,沈語冰給出了幾個富有深意的概念:具有中國文化基因的藝術、當代藝術的中國經驗(例如中國式的書寫經驗)。因為篇幅有限,這些問題還無法展開,但這些命名方式和觀看視角無疑已經打開了「水墨」概念,為我們的「現代性轉化」命題給出了方向。

關鍵詞: 後殖民 全球化 當代語境 傳統慣例 跨文化交流 中國經驗

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

文_ 沈語冰

水墨持續成為一個熱點現象,可能有兩個機緣。一是在上世紀90 年代關於後殖民文化批評的討論中,水墨成了某種中國身份的象徵。二是在當下全球化的語境里,它又成為全球化與地域化之間的爭執的場所。

當然,水墨之所以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是因為事實上存在著一大批在該領域工作的藝術家,不管他們對「水墨」、「現代水墨」或者「當代水墨」這些詞,以及圍繞著這些詞所展開的系列論述有著什麼樣的態度和觀點,也不管他們是否喜歡這些詞本身。但人們繼續使用「水墨」一詞,這背後有一定的道理在:相對而言,水墨更能描述中國傳統藝術在現當代所面臨的問題,更能表達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或者在國外生活和工作的中國藝術家所面對的全球化處境。

儘管存在著諸多外來風格的影響,中國傳統藝術,特別是書畫藝術向來以其幾乎獨一無二的特性存在於世。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它得以連續發展了數千年而不至於中斷,也不至於產生大規模的混血。但是,在後殖民理論和全球化的語境里,與近代以後中國畫受到西方藝術的衝擊被迫更名為水墨畫一樣,當代藝術環境下的「水墨」也被迫發展為「現代水墨」「當代水墨」。這些用詞的更替,說明了中國傳統上封閉而完整的藝術體系所遭遇的跨文化交際難題,及其對現代社會條件的變更所產生的反應。我認為,比較而言,「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這個說法更富有描述效能。

說到底,任何藝術風格或樣式,都是藝術家們在繼承既定傳統和慣例的基礎上,面對社會條件的變遷而做出回應的結果。藝術家的個性、氣質,教養和政治立場,可以對這一過程產生很大影響,足以令結果千差萬別,但總體上不可能超越上面所說的基礎和條件所限定的大致範圍。就水墨而言,有兩個既定的傳統和慣例對藝術家來說是現成的,一個是中國書法和水墨畫傳統,另一個主要是歐美現代藝術(尤其是抽象藝術)的傳統。至於社會條件的變遷,最主要的也是兩個,一是傳統社會連同文人士夫階層的崩潰,由此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包括藝術創作、鑒賞、評價和收藏體制的改變;二是跨文化交流所帶來的藝術場域的根本性變革。

儘管在水墨領域(有時候包括現代書法,大多數情況下二者已經較難區分),中國似乎還沒有產生像日本的井上有一之類的大藝術家,但中國已經產生了一些有實力,也有國際影響的藝術家。他們在改變傳統慣例,使其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遷上,在跨文化交流,使帶有深刻的中國文化烙印,同時又兼具現當代藝術特質的新藝術面向世界上,都做出了令人振奮的貢獻。我認為,水墨已經在全球當代藝術中佔有一席之地。

作為一種當代藝術實踐,水墨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面對強大的傳統慣例、技術和美學,當代水墨做出了諸多努力,在回應人們對當今現實的主要關切方面,比學院派和傳統派水墨畫、中西融合的半變形、半抽象水墨畫,以及新文人畫,更能見出這個時代的理智地平線和道德關懷。學院派和傳統派的水墨,除了技術傳承和教學目的外,其實已看不到它們與現實有任何聯繫;中西融合派的歷史使命,我認為在林風眠、吳冠中等幾代藝術家那裡已基本完成;而新文人畫,除了反映了我們時代的犬儒和無奈,難道還有更多的文化或社會關切?因此,當代水墨(無論是更多地呈現為現代抽象形態的面貌,還是呈現為更多當代的技術手段——裝置、表演等等)無疑是更有代表性的藝術。

其二,當代水墨在使帶有中國文化基因的藝術走向世界中,在全球當代藝術場域的在場中,在有關當代藝術的話語建構中,以及,特別重要的是在以下兩個方面:即在提供當代藝術的中國經驗方面(例如中國式的書寫經驗),以及在使中國文化基因獲得全球性的認可和接受方面,甚至比那些單純輸入國外當代藝術的技術手段和美學觀念的藝術形態,擁有更為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感。

以上為圖書精彩內容節選,欲了解完整內容,

歡迎購買圖書觀看,現火熱發售中

《水+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

正式開始發售

  • 一本以亞洲範圍為核心的當代水墨文獻圖書

  • 400多頁彩色高清特種紙印刷,帶來全新閱讀感

  • 收錄亞洲最富代表性的17位批評家與30位藝術家

  • 本書以獨立視角重新解讀「水墨現代性轉化」

  • 採用繁體中文呈現,中國內地,港台地區同步發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邱振中:沒有什麼比開闢一條新的道路更重要
羅伯特 C.摩根: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
王無邪:東西問道 A Journey Between East and West
「當下的遠行」劉永琨的紙本作品
許劍龍:當代藝術市場的文化策略

TAG: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