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伊戰爭中最讓人影響深刻的一場戰役,慘烈程度不可謂不大

兩伊戰爭中最讓人影響深刻的一場戰役,慘烈程度不可謂不大

說起發生在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許多人以為這只是兩個石油富國憑藉購買的外國武器打的一場「低水平戰爭」。然而,歷史需要細看,這場戰爭仍然給世界軍事殿堂提供了諸多值得認真思考的經驗和教訓。

中東大國伊拉克和伊朗長期就圍繞阿拉伯河主權和互相支持對方國內庫爾德叛亂武裝等問題劍拔弩張。1979年伊朗革命後,當時剛成為伊拉克總統的薩達姆認為伊朗將陷入持續動亂,於是想「渾水摸魚」,靠「鐵血政策」解決上述問題。

1980年9月7日,伊拉克借口伊朗向其境內派遣恐怖分子,派兵進入兩國早先劃定的非武裝區。作為報復,伊朗也向阿拉伯河對岸的伊拉克村鎮進行炮擊。至此,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

兩伊戰爭前,兩伊都是高度集權的國家,其中伊朗因為在1953年爆發過反對巴列維國王的軍官政變,因此巴列維對軍隊極不放心,採取分權的手法控制軍隊。在伊朗,沒有負責統一指揮的三軍總參謀部,所有最終決定權都被國王控制。伊斯蘭革命後,伊朗軍隊更是一盤散沙。至於伊拉克,雖然也沒有統一的總參謀部,但薩達姆的強人形象以及其任人唯親的作風使得伊拉克軍隊至少效忠同一領袖,薩達姆組建的共和國衛隊更是精銳。

伊拉克軍隊跨過邊境線,分三路向伊朗縱深推進。伊拉克的進攻主力是4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及1個摩托化步兵師,目標直取伊朗的產油區胡澤斯坦省,以實現將阿拉伯河與伊朗分隔開,伊拉克的核心目標是拿下阿拉伯河畔重鎮霍拉姆沙赫爾。

值得一提的是,霍梅尼成立的革命衛隊表現出極高的戰鬥熱情,但由於他們裝備的大都是輕武器,且缺乏正規軍事訓練,完全成為敵人坦克和炮兵的犧牲品。當然,伊拉克人的戰鬥力也不值得恭維,他們直到10月初才攻入霍拉姆沙赫爾城區。在巷戰中,伊朗正規軍和革命衛隊與侵略軍展開血戰,雙方共有7000人戰死。在付出沉重傷亡和百餘輛坦克的代價後,伊拉克軍隊於10月24日勉強攻佔霍拉姆沙赫爾。也正是因為此戰之慘烈,霍拉姆沙赫爾被伊拉克改名為「血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蘇聯紅軍手中的衛國神器,造價低廉但實用,我軍曾仿造
有點尷尬,執行飛行任務的戰鬥機人員是這樣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的
假意投靠日軍,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土匪頭子,此人實乃民族英雄
這位士兵隨意布置了一顆地雷,次日就幹掉日本一個中將,堪稱奇蹟
俄羅斯正式從敘利亞撤軍,巴沙爾卻不慌亂,多虧普京早已洞燭先機

TAG:軍事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