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門》:用生猛的鏡頭語言直擊產科生命誕生殘酷而溫情的現場,大體量的直觀記錄將滾滾紅塵濃縮在方寸的產科間

《生門》:用生猛的鏡頭語言直擊產科生命誕生殘酷而溫情的現場,大體量的直觀記錄將滾滾紅塵濃縮在方寸的產科間

GIF/69K

今天是聖誕節,據說是基督耶穌誕辰紀念日,人們為了慶祝耶穌,歡度聖誕。但關於生,在中國卻不是那麼順暢,甚至伴隨著痛苦及其生命的付出。

一部紀錄片《生門》(還有電影),一張產台上和一間候診室里,通過生孩子這件事,上演了太多道德和人性的寓言故事,把中國人幾千年延續到現在的封建觀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不是人自己的私慾,事情也不會到無法轉圜之地。而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人的私慾永遠是以女人的苦痛甚至生命為代價;而苦痛並不是一時的,還可能是一世的。

2016年,一部真實拍攝孕婦生產的紀錄片在豆瓣一舉拿下了8.5的高分,這部電影一度被稱為紀錄片界的良心之作,然而遺憾的是《生門》雖口碑一路看漲,但被擠壓的排片率使得很多影迷錯過了這部高分電影。12月21日,由陳為軍導演、陳梁監製的13集紀錄片《生門》以周播劇的形式每周四晚22點登陸東方衛視,片中所有的案例,都是「定時炸彈」兇險類型。這部在武漢大學中南婦產科歷時6年製作完成的劇集,用生猛的鏡頭語言直擊產科生命誕生殘酷而溫情的現場,大體量的直觀記錄將滾滾紅塵濃縮在方寸的產科間。在產科這個生死交匯相遇的地方,除了緊張衝突的氣氛和真實慘烈的生產,同樣能看到默默流動的溫暖人性和滿滿正能量。

01 |「 醫生我還是想保子宮」

產婦黃錦菊在上手術台前說了圖片里這句話,後來又在手術台上奄奄一息地說了下面這句話。她是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長在了前一次剖腹產的傷疤上。

上了手術台,成功取出小傢伙......出現大出血狀況,她的失血量,相當於全身所有血液換了兩遍。醫生為了給她保命,建議摘掉子宮。然而即使她上了麻醉,嘴裡絮絮叨叨的一直都是這句話。

醫生拚命搶救,才把她從死神手裡搶回來。

已經有兩次,她沒有了心跳。

她的意願是,保留子宮,她哭著說我才33歲。

可是,作為醫生,在多次嘗試之後,必須做出最理智的選擇。

如果不摘除子宮,她就必死。

因為失血過多,凝血功能喪失,創面無法碰觸,只能先用紗布填充腹部然後縫合。

為了這個孩子,她死了兩次。

產婦為什麼把子宮看的比命還重要?

人在近乎暈厥的時候反而是最具有本能的時候。子宮作為女性生理附件,已經被賦予了太多社會意義和壓力。她在救命的時候,依然堅定而堅決地選擇了子宮,暗示著她覺得自身的意義是和子宮緊密相連的,即使她撿回一條命,自我存在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在她的觀念里,或者在她周圍人的觀念里,子宮是比生命還重要的社會工具。她和它共存亡。生死存亡之際,她依然在憂慮自己未來的生活,憂慮自己作為一個失去社會功能的女性的地位。

如果她生活在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人們衡量她的價值並不是以她能不能生,或者生了多少孩子來決定,她還會不會義無反顧的選擇保子宮?

醫生最後考慮了她的建議,但耽誤了手術時間,大出血沒止住,她兩次失去心跳,醫生輪流上前復甦心跳,輸幾千毫升血,相當於全身大換血三次。

紀錄片非常真實地還原了搶救夏錦菊的手術場面——那種大出血到流到地上的視覺刺激,醫生們冷靜中焦急地往她腹腔填充一卷卷的紗布,護士一句「完了沒心跳了」的給觀眾聽覺上的刺痛,以及夏錦菊最後失去知覺的那一張慘白的臉,都是極具震撼的。

醫生最終還是摘除了她的子宮。他們把子宮從她身體里掏出來的時候,就像掏一隻落在泥潭裡的癟了的氣球。

「我老公在廣州出差,沒能回來。」

這是夏錦菊臨產時的狀況。

男性在女性生育中扮演的角色也許直接決定了這個家庭未來幸福與否的走向。紀錄片中的幾個家庭,男性伴侶的角色都是非常微妙的。

兩次被搶救的夏錦菊,她的老公出差壓根就沒回來。

02 | 「在農村如果沒有兒子,別人就會對她指指點點,說話特別難聽」

陳小鳳已經生過兩胎。

為什麼有了兩個孩子了,還要繼續生?

孕婦自己說,在農村如果沒有兒子,別人就會對她指指點點,說話特別難聽。

對於她,沒有兒子,抬不起頭做人。

因此,舉全家之力,必須再生個男孩。

妻子在手術的過程中,丈夫留下了著急的淚水,早知道不該再讓她生第三個。

陳小鳳,瘦得要命顴骨高突的農村女人,雙胎,前置胎盤,糖尿病,對現代醫學技術來說,這些其實都不算什麼,這個病人最大的毛病是窮,窮,又有這麼多兇險,才是讓人揪心的地方。

勢必要早產的雙胎兒,意味著一大筆醫療費用,每個早產兒,都需要大約十萬左右的救命錢。媽媽身體太差,也需要大筆錢做手術。

醫生告訴女人的丈夫:快去籌錢吧,知道你沒錢,可是你想想,五萬塊能買三條人命。

人命說賤也賤,說貴也貴。我想一定會有人說,這麼窮的家庭,為什麼還要生孩子?連產科女醫生都為沒錢的丈夫擔憂:你以後可怎麼辦?

農村人無奈又堅定地說:慢慢來,總會有辦法。

GIF/848K

他沒錢,還需要在醫院陪護,錢的事,全是親哥回農村,一家一戶去借,有人拿出十天後兒子結婚的錢,還借了一分利的高利貸,活命要緊,先救人再說吧。

做個置身事外的批判者很容易,當初不要懷不就好了,你窮你自生自滅不行嗎,幹嘛還要延續後代,幹嘛還要生那麼多?

當哥哥跑斷腿,拿著五萬塊終於趕到醫院時,弟弟露出笑臉說:兄弟姐妹多到底好,就算沒錢,需要人跑的時候,他總能幫幫我。

在農村,生就是唯一的希望。多生幾個,或許最慘的那個,能讓稍微好一點的兄弟幫扶。所以他怎麼會不要孩子呢?即使日子再慘,兩個活下來的生命,是悲慘人生中的希望,人有希望,比沒希望要好。

導演在一部講述生產的紀錄片里,花了不少篇幅,拍攝哥哥是怎麼一家一家去借錢的,想展現的,就是這家人為了兩條生命的希望,付出的努力。他家真的很窮,可對著生命的這份尊敬,讓我有點肅然起敬,在所能選擇的生活中,到底走了最高尚的一條路。

她很幸運,手術成功,撿回了一條命。

我們常說男性肩負社會責任,為了養家賺錢糊口在社會上打拚,便可對家庭之事不管不顧,那麼賦予城市女性的社會家庭雙重責任,農村女性的家庭壓力被轉嫁為社會壓力,是否也是一種並不平等的觀念?

我們說家庭有分工,但這種分工應該基於家庭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而並非社會默認的規則來制定。生育和撫養並不是女性一人之責,「共同承擔」的含義並不是只出錢不出力,更不是不出錢不出力。

《生門》給人最大的三個啟示,

是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

1、生育要有物質基礎。關鍵時候,命是用錢救的。

2、生育需要精神基礎。有責任感的伴侶的照料和陪伴,能防止女性走向產前產後抑鬱。

3、生育更要有一種尊重的氛圍,來自周圍的每一個人。迎接新生命是一個神聖的過程,和性別無關。生命就是機會,無論是母親,還是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方圓盛世 的精彩文章:

TAG:深圳方圓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