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衛濟寶書》中的論癰,中醫經典文萃

《衛濟寶書》中的論癰,中醫經典文萃

癰初起,突如蒸餅,又如魚形,一頭大或多頭小,或橫在背膊,或在脅肋間,及二三寸許,堅實赤腫,時發熱疼痛。如未破,服大車螯散。已破,服小車螯散。次用內解內消等葯與治痼法治之。

問曰:古今之用藥制度與夫金石之變,草木之反,虛實之蒸,食毒之發,願盡言之。

答曰:古之治病,隨證施設,如箭中的,故應手而愈。妙體存乎心,模體行以意。今人之體,古方書無有加減,禍福相半。古稱單方療病為效最切,擇以佐使斯為治病。癰疽之疾如山源之水,一夕暴漲,非決其要會支之大渠,使殺其勢,則橫潦為災。猛烈之疾以猛烈之葯,此所謂以毒攻毒也。金丹之性,真水不勝,客火上炎。草木之反,熱毒蘊結。五金八石,各從其類。硃砂下砒,硝石化伏(伏謂伏火丹也。)犀角、大黃,攻治無畏。仙芝無虛實證此外則針灸佐之(謂如仙芝方,它方非針灸佐之不可)。《千金方》惟五香連翹散、豬蹄湯、金犀角丸有準。《鬼遺方》世稱奇妙,究其所以,除木占斯散未聞可以施手,而敗醬占斯,世皆莫識,遂為文具蘇梗、忍冬不能救急,綠豆、乳香可治金石,舉此顯顯數者,以別是非,爾後不可概舉。然倉卒之間,醫者紛紛莫知適從,上下畢備,乃可成事,應入門看候,便須以醋調葯。未潰者當心點之如棋子大,良久視其痛與不痛。不知痛者加一點,不痛良久又加一點,至滿上而不痛及痛如昔者,為入肉,為不應葯(以上論仙芝,無他法,只以本方用之)。已潰者 子試之,及數與未及數者,決輕重,應點隨手而痛者妙。食頃者四分,又食七分(此言尋常痛,今點愈痛,昔日痛今不痛,皆應上法)。消息在臨時之妙,須定意商量,於此時決死生也。即應病服藥,初進二錢,如五里進三錢,如五里進四錢,如早至晚六錢。

止如此兩者,亦言以毒攻毒也(此言仙芝,余葯根據本法)。當日進葯三服後,即用藥敷之圍瘡面所闊腫處,以防其它,注視其東西四向。除以上法塗圍外,於其頭上用藥一點,此妙不傳試法論瘡已潰,須用好濃紙作一合索 子捻入,看分數,如背上自肝 以上,試直入無偏斜,及一寸三分者為將通,十全三四,過此不治。雖過數而精神強者,須以竹膜一片可敷瘡口。密者,先擇一凈明室中,以水濕瘡口四旁。然後敷竹膜,在靜看其動,似氣之拽拽則已通矣。非風非扇而與呼吸相應,十死不治。無此者可療,余法載前論。一應背潰皆以此法試至妙,如無大竹膜可糊合為之。

腐肉色青黑缺牙不附骨者,用煉刀竹刀割之,或已腐而肌肉薄者,不可割,當下食,惡肉膏。先熏後用,應潰後無死證,可下手,不然不治(證見前論)。

長肉之法,須惡肉盡乃可下,下而看淫,淫生而有紅黃者,紅黃者吉;淫生而無肉意青黑者凶。未下前先用藥湯洗,洗後復用蔥少鹽多湯洗之,微干乃可用。忌一切厭穢婦人孝子見之,下後仍不許他人揭看。大凡無淫肉不生,淫上有一層淫,淫如黃綿在肉之上也。

有膿者,脈洪數而緊,痛如刀錐雞啄,按之似欲隨手,當先以取膿針潰之。潰之而脈愈證退,不加針灸,唯平補而愈。當用十奇散之類。潰而證不退加針灸法。又有肉里癰一證,在好肉之里有膿當決之,否則成附骨。決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出,可以盡毒。應行肉里,針須量其人平日飲量,以酒調葯,乘其服藥酒後而決之。然背無此證,濃肉有之。腸癰在膚准此。

打針法用馬銜鐵於甲子日,一日煉打陽針一枚如韭葉,長三寸六分;丁酉日打陰針一枚,長二寸四分;驚蟄日打雷鋒針一枚,長二寸四分;又打取膿針一枚,如韭葉,長三寸六分;打煉刀一枚,小釣一個。上用桑白皮,紫藤香煮一周時,以紫藤香末藏之。陽針,針獨疽。陰針,針癰。雷鋒針,針怪形。非怪形者,必須辨認仔細,乃可針。或以尾為頭,誤人不淺;中脊膊貼,大痛不止。先後失序,療之難愈。假如只一個瘡而四面無頭,其頭在中,仍不許於中點之,大逆,只於四旁濃塗,根據常法。假如一個至數個,須察其至甚、先甚後輕、先輕後甚。法當先其輕者,後其甚者。反此者即與本方,服藥不能應,雖不害其命,而留之日久。病形雖多,針敷則一,收外攻內,侯其聚合。內毒盛者,急攻其內;外毒盛者,速瀉其熱。日夜收攻,庶幾無失。

騎竹馬量灸法:發背腦疽、腸癰、下部癰、乳癰、喉癰、牙癰、手足一切癰疽、或胸腹不測丹癰、緊硬之屬。先令病患以肘憑几豎臂腕,要直,用篾一條,自臂腕中曲處橫紋,男左女右,貼肉量起,直至中指尖盡處截斷為準,不量指爪。卻用竹杠一條,使病患脫衣騎定,令身直。前後用兩人杠起,令腳不著地。又令一人左右扶定,勿令僵仆。卻將前所量臂腕篾,從竹杠坐處尾閭穴直貼脊骨,量至篾盡處為準,用墨點定。此穴是取中,非灸穴也。卻用稻杆子量病患中指中節,相去兩橫紋為準,男左女右剪斷,將稻桿准子從篾點定處,兩邊各橫量一寸,准子盡處取兩穴各五壯或七壯,不可多灸。不問癰生何處,並用此法灸之,無不愈也。此二穴心脈所起,凡癰皆心火留滯而生,灸此二穴則心火實時流通,不三日而愈,可以起死救危,有非常之功也。屢試而屢驗矣。《素問》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又云:榮氣不和,逆於肉理,則生癰腫。榮氣者,血也。心能行血,血即滯則脈不行,故逆於肉理,則生癰腫。灸此二穴,心火調暢,血脈自流通,愈於服藥多矣。

《衛濟寶書》中的論癰,中醫經典文萃

《衛濟寶書》中的論癰,中醫經典文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少銀專欄 的精彩文章:

膈咽不通並四時換氣用藥法,朱丹溪妙法
小兒難治之症有四說

TAG:吳少銀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