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餓了就降解」的自毀材料

「餓了就降解」的自毀材料

如果要問,人造材料應該有哪些特性,我想「經久耐用」一定算一個。不過,這經久耐用的東西,使用時讓人特別滿意,但要處理掉的時候卻另人頭痛不已。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研究人員受生物生命過程的啟示,開發了一種材料,當它們耗盡能量時就「死掉」,散架了。這可能導致按時緩釋的藥物遞送系統,或是在需要消解時會自我毀滅的電子器件、包裝材料。

眾所周知,如果動植物不能通過食物或陽光得到能量的補充,它們就會死亡,就會分解。但人造物質無法實現與周圍環境的能量交換,會長期保持其形態。到最終的處理時,我們需要通過諸如再循環之類的過程,這將需要消耗更多能量,顯然不是最理想的。

該研究的論文主要作者玻伊霍芬說,「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造物質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要分解它,回到原先的組分就得搭上不少能量。反觀大自然,則不會產生垃圾堆,而是讓生物細胞以棄用的分子不斷重新合成新的分子。這些分子中有一部分組成更大的超分子組裝,構成細胞的結構成分。這個動態系統啟發我們開發一種棄用時能自行處理的材料。」

模仿自然系統,TUM團隊創建了一種分子化合物,當添加「燃料」(一種稱為碳化二亞胺的高能分子)時,開始自由移動,組裝成水凝膠。只要能源供應持續,化學反應能使該材料穩定。當能源耗盡,這些材料簡單地分解為其基本分子。控制最初給定燃料的多少,研究者能按需設置,實現需要的有效自毀。

實驗室測試中,團隊製造出了預計壽命為幾分鐘或幾小時的材料,在它們壽終、溶解後,添加燃料還能重新啟動該過程。

研究人員說,這種技術近期內就能用作靶向藥物的傳遞系統,以球狀結構將藥物帶到身體各處,在需要的地方自動溶解,釋放有效載荷。另一個設想是設計成組織工程的支架結構,植入身體來幫助癒合,並在身體自身細胞接管後降解。

團隊進一步設想,可用這類材料製成塑料件或電子裝置,它們在垃圾填埋場會自毀,避免堆積;或是能在水或熱作用下解體的「短期」電子器件,時間延遲將可以編程設定,使其更受歡迎。

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比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東南亞:不想錯過經濟全球化「快車」
中國外交:大國互動頻繁 穩步推進合作
歐洲:「黑天鵝」未飛 「灰犀牛」出沒
美翻了!盆景七大流派之一的「如派」盆景來到上海
東亞:半島局勢微妙 日韓「各打算盤」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