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一級美術師會寧人姜雲曦

國家一級美術師會寧人姜雲曦

姜雲曦,1965年出生於甘肅會寧,1990年受教於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的入室弟子高冠華、張世簡先生門下。中國書畫社社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政林春書畫院副院長、新疆國畫院院士、國家一級美術師。被國家工商聯授予2013年度「西部十佳驕子」,作品及傳略入編2016年度《中國城市年鑒》。《人民日報》、江西省電視台等媒體有推介和報道。

幾十年來,姜雲曦痴迷、沉醉於書、畫、古體詩的創作。他的畫猶如家鄉大山溝里的河流,深厚而不渾濁,清澈而難見底;他的詩好像家鄉厚重的黃土,質樸中飽含迷人芳香,沉著中彰顯磅礴大氣。

不惑之年,姜雲曦離開了黃土地,來到了中國瓷都景德鎮,為他的藝術生涯尋覓了另一條通道。

從此,他的詩、書、畫走向了藝術的天堂!————題記。

姜雲曦

要說在景德鎮,我和姜雲曦老師最是要好的了,我們常常在一起談詩論畫、飲酒品茗。經常喝酒直到人靜夜闌。要聊姜老師還是從他的瓷畫作品聊起吧。

姜雲曦老師土生土長在黃土高原最深處的甘肅會寧。自幼生活在大山裡的他,耳濡目染的是身邊淳樸的農民、大自然的恩賜,感受著藍天白雲和清新的空氣。所以,他筆下的瓷畫題材也多是家鄉常見的麻雀、玉米、穀子乃至老樹、茅草……

他的瓷畫作品畫的最多的題材是花鳥。

帶著對家鄉的熱愛,他筆下的畫總是給人清新、素雅、高潔的影響。他的畫不僅選材獨特,構圖也十分講究。由於姜老師內心的純潔,他的畫面大片留白,從而更加突出了主題。不僅如此,懂陶瓷的人都知道釉上彩瓷畫大多是色彩艷麗、富麗堂皇的,而姜老師卻「惜色如金」,用色十分淡雅,有些次要配景甚至多不著色,更顯示畫面素潔和清雅。

他對每一種描繪的對象都傾注熱忱去研究、琢磨,所以筆墨瀟洒而不失法度,形成了自己蓄柔秀於陽剛的清勁之風。既有八大的雅韻卻無八大的悲涼。畫面立意高遠、情趣盎然。一些不入大家法眼的俗物在他的畫筆下總能洋溢出一種高潔的氣質。由此也得以窺見他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悟。

直到姜老師的幾位故友來訪,我才知道原來他在家鄉早就有「麻雀王」的雅號。難怪他畫的麻雀造型肥而不笨,羽毛細而不膩,靈動自然。特別是一雙雀爪纖小玲瓏卻又骨力畢現,颯是可愛,實在難得。

欣賞姜老師的花鳥瓷畫,你會迷失在宋詞的清雅中。那「紅蓼花繁,黃蘆葉亂」的景象;那「綠樹聽鵜鴂,更哪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的情調;那「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意韻......文氣十足。

姜老師在釉下青花陶瓷作品上下的功夫是最多的,人物、山水、花鳥都有展現。

作為景德鎮的名片,雖然青花的藝術氣息最接近國畫,最能展示筆墨韻味。且景德鎮的瓷畫家們以青花為墨,泥坯為紙,強調青花也要「料分五色」,但青花的料性也是最難把握的,因為青花陶瓷在畫好後要經過1300度高溫的燒制,燒制之前和燒制之後的色彩效果完全不同,好多畫家畫好後看起來非常美的畫面經過高溫的燒烤,顏色會徹底變淡,甚至燒沒了。憑著幾十年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和在景的勤學苦練以及對青花工藝的潛心研究,姜老師已經可以熟練地運用這一特殊藝術語言,並在景德鎮瓷畫界有了很高的聲譽。

看他的青花人物和山水,首先給人的感覺是格調高古、意境深遠。他十分重視線的運用。我們在探討表現手法時他常常對我說:畫畫要寫。每一筆都要象寫書法那樣很自然地寫出來,而不是描出來。中國畫是線的藝術,只有寫出來的線條才有活力,才是最有魅力的。

他年輕時曾遠赴北京,拜高冠華、張世簡老先生為師,系統的學習中國畫。在名師的指導下,他勤奮學習,奠定了堅實的書畫基礎。後又先後拜訪了劉凌滄、彭培泉、王文芳等書畫名家並受到劉凌滄老先生的特別垂青和精心教導,使他對人物畫有了長足的進步。在京城璀若群星的藝術圈裡,年輕的姜雲曦如魚得水,貪婪地汲取藝術的養分。

為了畫好古代人物畫,他還親自設計製作了漢服,為的是便於觀查衣紋特點和形體結構,琢磨各種人物姿態下衣紋的不同變化。而農貿市場、車站碼頭、建築工地、田間地頭是他常去寫生的地方,也是他的創作源頭。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他正是以這種態度一直走到了現在。

姜老師心懷虔誠地學習傳統,卻「師古而不泥古」。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他的山水以北宗蓄其勢、南宗賦其韻,雖具典型的北方山水特點,造型結構卻更多個性化,筆墨酣暢又法度嚴謹。正如他的一首詩中寫道:眼裡千帆盡,胸中萬仞峰。輕輕竹管落,紙上煙朦朧。

品味姜雲曦的山水人物瓷畫,彷彿穿越到了唐詩世界。「遠山青可接,高樹綠堪齊。西樵蒼翠里,定有逸民棲」。那(松下高士圖)分明是「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的孤傲。那(溪山訪友圖)正是「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的曠達。那「風急天高猿嘯哀」的高山,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澗水,那「獨釣寒江雪」的老翁,那「起坐雲鳥間」的高士,無不令人嚮往。真是「因君寫出三棵樹,忽起孤雲野鶴情」。

姜老師為了積累素材,每年要畫好幾本速寫,日積月累已成了厚厚的一大摞。在我們讚歎他寫的一手好字的時候,他隨手從口袋裡摸出一冊自己複印的縮小版的(孫過庭書譜)。他把《書譜》縮小是為了便於攜帶,可以隨時隨地拿出來揣摩。我們也常常會被他的出口成章所折服、欽佩他對客揮毫的洒脫才氣,他的一本本的筆記里,裡面全記滿了他平時興至所作的詩文。

姜雲曦老師給我最大的感動是他的勤奮!那地上堆成一堆堆的廢紙、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牆上的國畫,床頭散摞的書......來景德鎮五年多了,當大多數本地或外地的畫家們都在忙於應酬、鑽營名利的時候,他只做著四件事----作詩、寫字、看書、畫畫,他就這樣一直堅持著。

被景德鎮陶瓷藝術深深感染的姜雲曦,從一次偶然對景德鎮的造訪到毅然把家從遙遠的甘肅搬來。他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裡。對外界的喧囂和浮華視而不見,「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他只想有生之年在藝術的高山上攀得高些、再高些。當滿世界都在質疑大師們的含金量時,這樣的藝術家不正是大家所期待所需要的嗎?

還是用姜雲曦老師自己的一首詩作為結尾吧:

夜夜孤燈亮,

時時月影長,

三千終廢紙,

幾樹葉枯黃。

醉眼一半翁,

青絲許白霜。

紅塵身是客,

不敢耗時光。

(文/關文龍)

或者微信公眾號搜索祖厲河

關注祖厲河公眾號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祖厲河畔的遊子 的精彩文章:

會寧農民的書畫夢
讓金色教育名片更靚麗
這些會寧人的感人事迹

TAG:祖厲河畔的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