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買個鹽也要挑一挑?

什麼?買個鹽也要挑一挑?

GIF/586K

文 l 鬚鯨

編輯 l 小灰灰

最近舉辦的2017美國心臟協會(AHA)科學年會,發布了新一版美國高血壓指南。此次更新中,高血壓被重新定義為≥130/80 mmHg,血壓120-129/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中指出:「高血壓是心臟病和中風的首要可預防因素」。在眾多預防高血壓的措施(如戒煙戒酒、多運動、多吃瓜果蔬菜)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鈉的攝入過量的鈉攝入和高血壓密切相關

高血壓可導致心臟病、中風:有將近一半的心臟病死亡和中風死亡均由高血壓引發,因此高血壓被比作「無聲的殺手」。

鈉雖然不只存在於食鹽中,但主要來自於食鹽。食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化學式NaCl)。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挑選一款食鹽呢?

01明確鹽的分類

按鹽原料的來源,食鹽可分為井鹽湖鹽海鹽岩鹽等。

(圖 l 小徐徐)

井鹽:通過打井抽取地下滷水(天然形成或鹽礦注水後生成)製成的鹽

海鹽:由海水蒸髮結晶生產的鹽

湖鹽:從鹽湖中直接采出來的鹽,以及以鹽湖滷水為原料在鹽田中曬制而成的鹽

岩鹽:太陽晒乾海水後產生的海鹽,經上億年地質擠壓和地下高溫作用形成的「鹽化石」

按純化後的純度,可分為粗鹽和細鹽。

(圖 l 小徐徐)

粗鹽:未經純化,雜質多、顆粒大

細鹽:經過純化,雜質少、顆粒小

所謂的雜質主要是礦物質,比如鎂、鉀、鈣等。 井鹽、湖鹽、海鹽只是表示來源。我們吃的鹽,可能來自以上任何一種。

02選購指南

低鈉鹽:有助於減少鈉攝入,建議普通健康人士選擇

普通健康的人群、高血壓患者等都推薦選用低鈉鹽。低鈉鹽往往採用氯化鉀來代替一部分的氯化鈉作鹹味,這樣的做法有助於維持鈉鉀平衡!!!但是,需要注意,腎病患者和腎臟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這種鉀含量較高的代替品。

值得提醒的是,低鈉鹽是一種減鹽不減咸的食鹽,為不影響味蕾對鹹味的感知力,同樣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下

(圖 l 小徐徐)

加碘鹽:推薦內陸、山區人士選擇,預防甲狀腺腫大

加碘鹽對於碘缺乏症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至於有人會擔心的碘過量問題,其實完全不必擔心。對於生活在內陸、山區等平時吃海產品較少的居民,可推薦食用。對於沿海居民來說,如果碘豐富的食物吃得較多,可考慮選擇普通食鹽,加碘鹽也OK。

目前,碘鹽導致甲狀腺癌的說法還缺乏充分依據。甲亢患者要少吃含碘多的食物,少食用加碘鹽,或是做飯過程中提早加鹽,使碘分解揮發掉即可。

(圖 l 小徐徐)

高檔鹽

若是因為價格高而導致每次用量減少,那麼推薦購買。

竹鹽、玫瑰鹽常被貼上「純天然無污染」、「營養價值特別高」的標籤,但其營養未必更高。

竹鹽其實是將食鹽裝入竹筒中,經過一系列加工程序後,加工過程中礦物質進入食鹽後,得到的固體粉末就是竹鹽。不同竹鹽含有的成分以及量可能會有差異,因此還是建議看營養標籤。

玫瑰鹽(又名喜馬拉雅水晶鹽),顧名思義,產自於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經過了幾億年的地質擠壓與地下高溫作用,將地底的礦物與海鹽結合形成了「鹽的化石」,並因礦物質的成分不同而產生紅、粉、白等不同顏色。還是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不過玫瑰鹽中的某些元素的確會比普通鹽高一些。

雖然風味特別,顏值高,但在健康和營養方面沒有特別出眾之處,而且沒經過碘強化,用它替代精鹽可能會造成碘缺乏。

(圖 l 小徐徐)

營養鹽:不建議購買

除了加碘鹽,之前還有過加鋅鹽、加鈣鹽等,但在2012年原衛生部修訂《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後,食鹽已不再允許添加除碘以外的營養強化劑。

如果單靠吃食鹽來補充這些微量元素,那簡直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如果你發現還有這樣的食鹽產品存在,毋庸置疑,一定是非法添加了。

(圖 l 小徐徐)

加鈣、加鋅的鹽屬於非法添加

別超量

不管是出於健康(低鈉鹽、加碘鹽)、口味(有些人覺得海鹽的味道會好於精製鹽),按需求選擇合適自己和家人食鹽的同時,切勿忘記,鹽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鹹味,無論含什麼微量元素,每天都別超過6克哦。

要限量

我們可以購買限鹽勺,搭配限鹽罐(將一家人一天的分量裝到小罐子里),在烹飪中控制用量更方便。同樣,醬油、蚝油都可以使用適當的量器。

此外,超市裡還有幫助消費者嚴格限制食鹽攝入量的「低鈉定量鹽」出售,它採用噴洒的灌裝形式,每噴洒一次為1克,用量極易掌握。

讀標籤

一般來講,鈉含量平均值:鹽>低鈉鹽>雞精>味精>生抽>蚝油,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生抽和蚝油的食用量確實不容小覷。

鈉除了以鹽(氯化鈉)的形式存在以外,還有不少存在形式。含鈉多的食物可不一定嘗起來是鹹的!麵包、冰淇淋、包裝飲料等食物中也都有鈉的蹤跡。我們要學會讀懂標籤,使用低鈉的替代品; 當心那些看不見的「鹽」。

以下字眼就是鈉的來源:

氯化、苯甲酸、亞硝酸、谷氨酸、碳酸氫

還要警惕常見的「藏鹽大戶」:

味精、番茄醬、蚝油、醬油、甜麵醬、濃湯寶、乳酪、蛋糕、麵包、點心、冰激凌、薯條、漢堡、比薩、速食麵、香腸、雞腿、午餐肉等。

洗刷刷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吃一些風味腌菜、鹹菜,往往它們的鈉含量非常之高,可以試著少吃; 實在嘴饞,可沖洗、浸泡。食用前,來一杯清水,快速涮洗5~10秒,鈉含量的減幅可以達到12~28%。

要新鮮

加工食材往往會添加食鹽、味精或其他含鈉的化合物來提升口感,或是延長保質期。因此,避免加工食品,多選用新鮮食材,使用新鮮調味品,比如用番茄代替番茄醬,使用胡椒代替胡椒鹽; 用新鮮的蔥、姜、蒜、檸檬、香菜等來代替蝦醬、豆豉等,既增添風味、又可以避免額外的鈉攝入。

變習慣

吃慣了重口味的你,轉變到清淡口味,確實困難,需要時間適應,但也不是不可能。可以嘗試在你現有飲食的基礎上,逐漸減少食鹽用量(鈉攝入量),直到你覺得再減少已無法接受,那這個食鹽量作為日常烹飪的用量就好了,味蕾適應新的味道一般需要3-4周,慢慢來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團 的精彩文章:

傳說中的整個番茄飯,做飯只需十分鐘!
為水果中的「高冷寵」打call

TAG:營養師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