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廈門患者痛述:起初我只是不想當「藥罐子」,卻直接升級為「透析人」

廈門患者痛述:起初我只是不想當「藥罐子」,卻直接升級為「透析人」

我曾經只是一個糖尿病患者,現在卻發展成尿毒症。

每周三次、每次4小時的透析,這項枯燥的治療已成日常,算是救命之舉。這幾年來,我一步不敢離開廈門,更談不上與同學親朋好友出去旅遊了,連正常生活也受到影響,還因此拖累了我老婆,特別是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覺得特別對不起家人,而這一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或者延緩的。

10年時間,這個過程至今歷歷在目。世間沒有我的後悔葯了,但卻希望我的經歷,成為更多糖尿病患者的一個警示。

很多人知道糖尿病併發症會導致截肢,卻很少人知道,糖尿病與腎病也是一對「難兄難弟」,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包括腎衰竭、尿毒症。

糖尿病腎病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因此患者一般不會意識到自己腎臟已受到損傷,等到尿常規化驗發現尿蛋白陽性,或出現眼瞼、下肢浮腫等,才焦急地到腎內科就診,這時已到了糖尿病腎病第四、五期了。

今天我們的患者故事講述者是廈門的丁老伯。

口述/丁老伯

整理/記者 廈門晚報記者何崇梅

本期專家: 德國夏洛蒂醫學院醫學博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 陳蘭

每周三次透析不敢離廈

世間已沒有我的後悔葯

60歲,我開始成為一名「透析人」。每周三次,在老婆的陪同下,到市中山醫院血液透析。通過血液透析來替代我的腎臟功能,現在已經是第三年了。

每次透析4個小時,躺在透析床上,我就昏昏沉沉,要麼睡覺,要麼戴著耳機聽聽評書。現在,血液透析這項枯燥的治療已經成了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算是救命之舉。

這幾年來,我一步不敢離開廈門,更談不上與同學親朋好友出去旅遊了,連正常生活也受到影響,還因此拖累了我老婆,特別是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覺得特別對不起家人,而這一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或者延緩的。

我曾經只是一個糖尿病患者,後來發展為糖尿病腎病,成為一名慢性腎衰竭患者,10年時間,這個過程至今歷歷在目。世間沒有我的後悔葯了,但卻希望我的經歷,成為更多糖尿病患者的一個警示。

血糖只查空腹沒查餐後

我成了糖尿病的「漏網之魚」

我是搞銷售的,常年在外出差,生活飲食不規律,也沒有嚴格做到每年體檢。

記得50歲那一年,老婆讓我做個體檢,檢查發現早上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雖然略高於正常值,但我自己沒有任何感覺,也沒有大家所說的「三多一少」(多尿、喝水多、吃得多、體重減少)的糖尿病癥狀。

周圍朋友也說,這個年齡的人血糖有些起伏偏高也很正常,如果治療就得終身服藥,我不想才50多歲就成為藥罐子。

就這樣大概又過了兩三年,我的餐前空腹血糖一直都在7.0毫摩爾/升左右徘徊。我還慶幸這兩年自己的血糖沒怎麼增高,但這期間感覺自己特別容易犯困,以為是年齡大了。

剛好有一次母親骨折住進市第一醫院,我探視時就順便掛了內分泌糖尿病科的門診號。

記得當時醫生問我,你只查早上空腹血糖,查過餐後血糖嗎?

見我搖頭,醫生說,常規體檢只查空腹血糖,許多單純餐後血糖升高的人就會矇混過關,容易使糖尿病成為「漏網之魚」,也因此導致糖尿病漏診率高。

醫生安排我查個餐後血糖。天啊!我的餐後兩小時血糖值高達21.1毫摩爾/升(7.8毫摩爾/升是餐後兩小時血糖正常值的上限)。

那幾年的控糖是失敗的

而且最終代價是沉重的

確診為糖尿病後,我開始按醫囑服用二甲雙胍,但服用後,我越來越消瘦,有時腸胃不舒服。

因此,我自查血糖平穩時就停葯,偶爾發現血糖上去後再吃藥。治療反反覆復,血糖也不斷波動,我也沒有規律找醫生調血糖和做檢查。

現在回頭看,那幾年,可以說整個控糖是失敗的,且最終代價是沉重的。

之前我算是稀里糊塗患上糖尿病

現在則是明明白白「升級」為糖尿病腎病患者

之前我只知糖尿病的併發症是截肢,不知道糖尿病進入到嚴重併發症階段,可能引起腎功能漸進性減退,再到尿毒症。

我是因為反覆腳腫到中山醫院腎內科就診的,記得當時腎病門診的副主任醫師陳蘭聽說我患有糖尿病時,馬上讓我做相關檢查。結果是一連串「紅燈」,尿常規檢查項目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尿蛋白、葡萄糖等全部出現+,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測定明顯升高,血液檢查中的肌酐指數已經遠遠超出正常水平……

陳蘭說,我的腎臟已開始出現不可逆性器質病變,進入慢性腎臟病的第五期,而且已經出現電解質紊亂、浮腫,不得不進行透析治療了。

我已接受殘酷的現實

活著就得對生命負責

獲知自己需要血液透析這個消息後,如雷轟頂,兩天沒有合眼。我簡直不敢想像,我從此要選擇這樣的治療方式來求生。原來我只是不想成為藥罐子,可現在卻直接「升級」為透析人。

我一再詢問陳蘭,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她說,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最常用方法,它是將患者的血液引入到透析機,經透析機凈化後,乾淨的血液再回到體內,完成對患者的血液凈化,其作用在於部分代替腎臟清除體內的廢物和多餘的水分。

腎小球濾過率是對慢性腎臟病診斷和分期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通過性別、年齡、血清肌酐等,導入公式中計算出來的。

陳蘭說,我目前的腎小球濾過率才5.5毫升/分鐘,說明我的絕大部分腎功能已經不可逆損害,無法徹底根治,必須通過血透治療,減少毒素對身體的繼續損害,而且刻不容緩。陳蘭根據我的病情,建議每周進行三次血液透析。

我現在已經接受自己患尿毒症這個殘酷的現實了,儘管透析將伴隨我的後半生,但還是想,只要活著,就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對身邊關心自己的人負責。

痛定思痛,我的感受就是:

絕不能忽視糖尿病,一定要聽醫囑進行降糖治療。

糖尿病患者,每年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值、尿常規、腎功能等項目,如已有某些癥狀,則應儘早去醫院做較全面的檢查。

廈門晚報記者 何崇梅

責任編輯 施璐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晚報健康周報 的精彩文章:

TAG:廈門晚報健康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