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它們,共鑄了一個超級的2017

它們,共鑄了一個超級的2017

《中國美術報》第96期 域外美術

【編者按】舊的一年又將終結,新的一年尚未到來。在這新舊交替之際,域外美術版以6大多元化的主題,來回望2017全球藝術界的風潮。通過「恆久不變的政治隱喻」「『傳統回歸』的大風又起」「全球化下的文化遺產與生態保護」「商業資本下的藝術機構爆發」「科技風暴下的藝術之舟」「共享大潮中的藝術共享」六大主題,您將和我們一同體會到2017年全球藝術界的風雲變幻,也將一同翹首2018年的精彩紛呈。

恆久不變的政治隱喻

長久以來,人們都樂於看到隱喻政治的藝術,樂於在圖像中找尋屬於自己的政治立場。視覺藝術與圖像串成的歷史,在當下已然成為一部標準的政治教科書。在2017年風雲變幻的藝術界中,「政治隱喻」的表達已不那麼準確。藝術家們幾乎放下了原本含蓄的藝術語言,而是以一種更加直接的方式和更加鮮明的態度,直擊政治事件、社會現象並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想。在這一點上,無論是2017全年中的幾場國際大展,還是藝術家的個人創作實踐,都表現得十分明確。

首先在3月啟幕的惠特尼雙年展,本身就是一次政治博弈的結果:這屆惠特尼雙年展本應該在2016年舉行,推遲至2017年的原因,正是美國大選和總統特朗普的上台。雙年展的籌備工作開始於奧巴馬「溫柔」執政的頂峰時期——2015年,而這絲毫沒有影響惠特尼雙年展激進的政治取向。可以說,2017年的惠特尼雙年展,孕育在一個時代,而出生之時卻恰逢時代的劇變。用史上最為「政治激進」來形容它,怕是實至名歸。

拉里·貝爾在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太平洋紅 II》

2017惠特尼雙年展上,一名黑人觀眾在凝視丹娜·舒茨的作品《開棺》 圖片:i-D 雜誌

雖然2017年初的推特(Twitter)大明星特朗普並未在惠特尼美術館大放異彩,但美國藝術圈對這位商人總統的怨氣,卻通過惠特尼雙年展「釋放」了一把。惠特尼美術館新館的建築,本身正是前任總統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支持的結果,同時,最終的展覽也如同人們預料的那樣:一半以上的參展藝術家是女性或者有色人種;那些市場上的大明星或者畫廊巨無霸的簽約藝術家,也一概不在參展藝術家之列。於是我們看到了形式上並不那麼前衛,但卻強烈地標識了政治性、種族衝突和女性主義的作品,如亨利·泰勒(Henry Tailor)的那些反映黑人被白人警察槍殺的繪畫等。

多年以來,政治因素早已悄然進入了威尼斯雙年展這一藝術盛事。然而2017年度的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在策展人克里斯汀·馬塞爾剛接受任命時,就註定了它退出政治關注的舞台。參展藝術家和作品圍繞著「藝術萬歲」的主題,在「以藝術家為中心」的指導之下,加入了一場「為藝術而藝術」的大型派對。威尼斯雙年展被譽為「藝術界的奧林匹克」,也是藝術界中頂尖的市場營銷人員比拼的舞台,它早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展示、炫耀本國藝術和藝術家的黃金平台,更不必說國家館之外眾多官方或者非官方的平行展。這場世界矚目的嘉年華,如同北京喧囂的房地產市場:位置很重要,面積很重要,「開發商」也很重要。「三人以上即有了政治」,誰說商業氣氛籠罩之下的威尼斯雙年展,不是另一種政治觀念的表達呢?

2017年藝術界註定不平凡,頂級大展集中爆發:兩年一屆的威尼斯雙年展和惠特尼雙年展,五年一屆的卡塞爾文獻展,甚至還有十年磨一劍的明斯特雕塑展。在這樣熱鬧的年份,要數次佔據媒體的頭條可不是件簡單的事。然而一個一頭金髮、看上去弱不禁風的波蘭男人——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的策展人亞當·希姆奇克做到了。希姆奇克擔任卡塞爾文獻展策展人的過程,真可謂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戲。他先是史無前例地把文獻展分成了兩個不分主次的展場——雅典和卡塞爾,隨後用極具視覺衝擊的藝術作品對難民問題、種族問題、全球化問題和諸多歷史問題做出了最強烈的表達,在他一度被質疑「浪費了太多的錢、太過獨斷專行」之後,又出現了數百名藝術家聯合簽名為他開脫的「感人場面」。

當年博伊斯沒有做到的事情,希姆奇克做到了。無論是否在他的計劃內,2017年的卡塞爾文獻展終歸成功地利用媒體、互聯網的力量,對世界政治和社會問題做出了簡單粗暴的回應,成為本年度最受關注的藝術事件。而弗里德里希阿魯門博物館門前的《禁書之廟》和黃色的水泥管子(希瓦·k的《當我們呼出圖像》)一起,成為了2017年藝術界最讓人難忘的一幕。

在德國反對卡塞爾文獻展和策展人的抗議人群

圖片:facebook

「傳統回歸」的大風又起

我們已經被數字影像藝術、高科技藝術和各種概念藝術包圍,以至於幾乎把所有繪畫和雕塑都看成了經典和傳統。「傳統回歸」的說法本來就不準確,因為繪畫和雕塑——包括寫實主義的作品,從未消失在人們的眼界中。在剛剛結束的特納獎評選中,63歲的英國非裔女藝術家魯拜娜·希米德摘得桂冠,這本身就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即便是最為前衛的特納獎,也認識到了所謂傳統藝術回歸的緊迫性。時至今日的西方當代藝術,正在以真正理性的眼光審視自己。「傳統回歸」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2017年雖然未有突破性的進展,卻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典型。

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戴著圓眼鏡和鴨舌帽的小個子,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似乎成為西方藝術界中堅守繪畫的勞模。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倫敦泰特藝術博物館、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很難想像一位藝術家於一年之內分別在上面的幾個頂級博物館舉辦個人回顧展,但霍克尼真的做到了。據英國《衛報》統計,霍克尼在泰特藝術博物館的展覽觀眾人數超過了50萬人,創下了博物館的歷史紀錄,而《紐約時報》則評價他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展覽為「2017年最迷人的展覽」。無論霍克尼的巨大成功是否意味著傳統繪畫的回歸,但那些色彩明快、充滿「正能量」的作品,無疑在2017年的西方藝術界掀起了一股繪畫的熱潮。

大衛·霍克尼在泰特藝術博物館個展的宣傳海報?

圖片:EY and the Arts

繪畫中戲劇化的敘事性,是影像藝術和概念藝術所不能比擬的。2017年中,還有這樣一位畫家因此惹出了大麻煩。青年藝術家丹娜·舒茨在惠特尼雙年展上展出的作品《開棺》,描繪了1955年被虐待致死的14歲非裔少年埃米特·蒂爾(Emmett Till)的殘缺面孔。舒茨的本意是回應2016年夏天的警察槍擊事件,但這張懸掛在惠特尼美術館中的重要作品,無疑是往苦難的非洲裔美國人身上又撒了把鹽。《開棺》引發了非裔美國人的集體抗議,最終於展覽開始後的第18天被臨時撤換。這也成為美國藝術界在2017年中最為轟動的事件之一。

比起「少不更事」的丹娜·舒茨,另一位美國藝術家在2017年中可謂大放異彩。黑人畫家馬克·布拉德福德繼以《明天是新的一天》獨佔了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之後,又在11月的華盛頓赫希洪博物館展出了震驚世人的120米長作品《皮科特衝鋒》。在剛剛過去的邁阿密巴塞爾藝博會上,布拉德福德同樣以驕人的成交紀錄,成為美國藝術市場上繼傑夫·昆斯後的又一個超級明星。撇開藝術市場來看,被譽為「第二個傑克遜·波洛克」的布拉德福德,用表現性的抽象繪畫敘述了美國的歷史和社會。某種意義上講,他為走向沒落的美國繪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至今為止,或許新媒體藝術給了我們震撼,概念藝術讓我們思考,而給我們帶來感動和力量的,仍舊多是所謂「傳統」的繪畫和雕塑。還記得2017年3月起矗立在華爾街的那尊雕塑《無畏的女孩》嗎?超過3萬名粉絲通過網路呼籲紐約市當局永久保留這尊雕塑,這就是「傳統」的魅力。

全球化下的文化遺產與生態保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全球化如同潮水般湧向人類,藝術同樣棲身於這大潮之中。全球化的氛圍,使得人類之間的各種阻隔被打破,同時,也使得許多問題成為了全人類的共識,而不再局限於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意識形態,文化遺產的保護如此,自然的生態發展亦如此。

在過去的幾年中,極端組織ISIS不僅摧殘了平民的生命,也破壞了敘利亞與伊拉克大量的文化古迹和文物,並且,其中一些文化古迹和文物的破壞程度甚至是不可逆轉的。美國東方研究文化遺產項目(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Cultural Heritage Initiatives)的工作人員馬麗娜·加百利(Marina Gabriel)曾在一次採訪中談道:「這樣的破壞是在歷史上少見的,對這樣一個對於全世界文化都有著重要影響的區域來說,尤其讓人痛心。」

ISIS的行為自然令人髮指,對此,在2017年,許多藝術家除了發出憤怒的聲音外,也做出了相應的行動。眾所周知,摩蘇爾自2014年開始淪陷在ISIS手中,2017年才得以收復,而在這幾年時間內,這座曾經的古亞述王朝的中心城市,已在戰火中被摧殘得面目全非。11月,法國建築師文森特·卡勒博(Vincent Callebaut)公布了一組伊拉克摩蘇爾城的重建方案。方案採用了3D列印的技術,3D列印房屋可以使流離失所的人們快速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戰爭中的廢墟,也能在回收、壓碎後為3D列印提供資源。而早在3月,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開幕的展覽「列印世界」(Imprimerle Monde)中,美籍伊朗女藝術家莫萊辛·阿萊雅里(Morehshin Allahyari)也以其作品《存在的思辨ISIS》(Material Speculation ISIS)關注了被損壞的文物。作品共有12件,都是利用3D列印技術對哈特拉古城及亞述古城尼尼微部分文物進行的模型重塑,而這些文物都是在2015年被ISIS極端分子所毀壞的。阿萊雅里在每一件模型中都置入了一個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和一張記憶卡,其中包含文物被毀前幾個月的照片、地圖、檔案、視頻以及被殘毀的遺址狀況,這些資料也提供網上的公開查閱。3D列印技術成為了修復歷史和記憶的工具,為瀕危文物或遭毀文物製作了文獻記錄。

莫萊辛·阿萊雅里的《存在的思辨 ISIS》系列作品之一

圖片:藝術家官網

除了對ISIS所破壞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記錄外,在2017年,還有一些文化遺產的保護性措施和建議出爐。4月,為了保護柏林牆這一地標性的建築免受部分遊客的破壞,德國決定將於2018年夏天,在現有柏林牆的前面再建一堵牆。關於建造柏林牆防護屏障的想法,這已不是首次。實際上早在2015年,當地就宣布準備在柏林牆著名的「東區畫廊」部分設置永久的保護屏障。年末,德國政府還創辦了一個門戶網站,以協助於2016年開始生效的《文化遺產保護法》(Cultural Property Protection Law)。據稱,這一網站將陸續提供藝術家、博物館的信息,並包括中國、埃及、伊拉克等60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條例等信息。這一法律在保護德國文化遺產的同時,也限制了國外文化遺產的非法買賣。

同樣,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污染、生態破壞等事件也時有發生,2017年,藝術界也一直在關心著自然和生態的問題。

近年,對於顏料中含有危害自然環境的言論就一直在發酵,而年初,著名的顏料品牌麗唯特(Liquitext)便推出了一款無鎘顏料,包裝上印有「藝術和創意材料研究所」(Art and Creative Materials Institute,Inc)的認證。據稱,由於含鎘的顏料對光更為敏感,所以無鎘的顏料在環保的同時,也將成為藝術品修復時的選擇。

此外,在2017年,也有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長期致力於對自然和生態的關注。比如迦納的黑人藝術家艾爾·安納祖(El Anatsui)。在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上,這位「變廢為寶的大師」曾獲得了終身成就金獅獎。安納祖擅用瓶蓋、尼龍繩、廢棄金屬等各種廢棄物創作大型作品。在4月結束的、於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舉辦的個展中,安納祖展出了他用廢棄物製成的經典作品,體現了他對保護生態環境的呼籲。而在8月的展覽「文明的終結」上,也呈現了已過世的藝術家尤爾根·萊魯(Jurgen Lehl)的作品。萊魯使用在海邊撿拾而來的各種廢品組合,搭建了一個光怪陸離的迷幻空間,觀者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美麗的裝置竟然都是廢棄物——藝術家試圖用這種方式喚起人們對海洋污染的重視。

艾爾·安納祖站在他用廢棄瓶蓋製成的作品前

圖片: Chester Higgins Jr./The New York Times

當然,並不是所有藝術家都呼籲對生態的保護,甚至也有藝術家遭到了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4月,達明安·赫斯特的大展「不可思議的沉船寶藏」可以算作他沉寂許久後的一次回歸。而就在開幕前,展覽場地的門口就被動物保護主義團體「100% Animalisti」扔上了動物的糞便。原因是達明安·赫斯特此前長期使用動物作為其藝術品的材料。雖然在這次展覽中達明安·赫斯特並未使用動物,但是,由於他此前的作品,仍然遭到了動物保護組織的抵制。

無論如何,保護文化遺產和大自然,即是保護人類文明的結晶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因自身的文明而得以發展,因大自然的庇護而得以延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一問題,同樣關乎你我。

商業資本下的藝術機構爆發

在許多歐美國家,博物館的發展體系已臻成熟,近年,各大博物館紛紛迎來數十乃至數百周年的慶典。然而在一些藝術發展不成熟的非歐美地區,博物館卻仍是「新鮮物什」,雖然近年來,國際藝術界對非歐美地區現當代藝術的熱情逐漸高漲(比如非洲現當代藝術、東南亞現當代藝術乃至澳大利亞當代原住民藝術),但是對其中一些作品的系統化展示,或是足以讓這些作品步入國際視野的展示,卻仍舊局限在歐美國家的藝術機構中。

然而,2017年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卻給了博物館一個打開新局面的契機。2017年,在一些歐美博物館籌建新館、慶祝周年的同時,大量的商業資本也開始湧入了非歐美地區的博物館,關注當地藝術的博物館落戶本土,為當地的藝術帶來了新的生機。其中最為火熱的當屬以非洲現當代藝術為主題的私人博物館的籌建。9月,由英國建築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操刀、彪馬前首席執行官和藝術收藏家約亨·蔡茨(Jochen Zeitz)創立的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Zeitz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frica,Zeitz MOCAA)在南非開普敦揭幕。這座博物館由閑置的南非國家糧食倉庫大樓改建,是非洲第一座致力於展示當代藝術的博物館。無獨有偶,年末,奈及利亞最大的藝術品收藏家、奈及利亞的約魯巴王子耶米斯·歇隆(Yemisi Shyllon)也宣布,他將開始籌建一座以他個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博物館將於2019年亮相。這種種舉動,不僅受到了藝術圈的關注,連國際的金融媒體、英國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也報道稱:「私人資金開始湧入蓬勃發展的非洲藝術。」

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結構示意圖

圖片:indesignlive

2017年,在中東地區和亞洲,博物館的發展也未落人後。11月11日,籌備數年的阿布扎比盧浮宮(Louvre Abu Dhabi)宣布開幕,包括中東地區的文物在內,源自世界各地大量的珍貴藏品都將在此展示。而在博物館開幕不久的12月,阿布扎比盧浮宮又立刻拋出了另一個重磅消息,博物館在其官方的推特賬號上以英語、阿拉伯語、法語三種語言發布,不久前以4.5億美元成交的、刷新了世界拍賣紀錄的達·芬奇《救世主》,即將來到阿布扎比盧浮宮展出。

相對於阿布扎比盧浮宮的大手筆,其他博物館的落成則顯得低調許多。年末,印度尼西亞首個現當代藝術博物館——努山塔拉現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Nusantara,MACAN)在雅加達開幕。和非洲新建的一些博物館相似,這座博物館的建設同樣是源自私人資本,創辦人翁瑋光(Haryanto Adikoesoemo),不僅是當地的地產與化工大亨,更是一位知名的收藏家。同樣是下半年,在日本東京,美術館林立的新宿區,草間彌生美術館開幕了。草間彌生,這位擁有著堪比明星知名度的「波點女王」,在全世界擁有大量「粉絲」,此前她在華盛頓赫什霍恩博物館和雕塑園的「草間彌生:無窮鏡」展覽,即吸引了大量參觀者大排長龍。據稱,她的美術館開館展的門票已達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

草間彌生美術館

圖片:Masahiro Tsuchido

此外,如上文所述,在過去的一年中,多數歐美國家的博物館,迎來的是新一輪的擴建和周年慶典。比如,10月,北歐知名的丹麥奧胡斯藝術博物館(ARoS Aarhus Art Museum)宣布擴建,並考慮到了裝置和行為藝術的場地;而12月,大英博物館的新館「中國和南亞藝術館」開幕;10月,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迎來了開館20周年,舉行了一系列隆重的慶典活動。

無論是新興還是擴建,無論是躊躇滿志抑或隆重紀念,全世界的藝術機構在2017年,呈現出了一種爆髮式的發展態勢,而那些曾被視作「邊緣」或「非主流」的非歐美藝術,或許也將隨著爆發之勢,逐漸湧入國際的藝術舞台。

科技風暴下的藝術之舟

技術進步和當代藝術之間的關係,早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從當代藝術創作,到博物館的藝術品展示、與公眾的互動,科學技術一直扮演著重要推手的角色。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里,以科技推動的新藝術語言依舊層出不窮,技術革新也深深地影響著人們欣賞藝術的方式,甚至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手段,開始了顛覆藝術乃至整個世界的革命。

高科技藝術的創作,往往需要各個專業之間的協同合作。在諸多以高科技藝術創作為主的藝術團體之中,來自日本的Teamlab工作室,無疑是2017年中最具代表性、最成功的一個。Teamlab工作室的影像裝置作品,以絢麗的視覺效果和獨特的交互方式,在當今的藝術和設計界獨樹一幟。除了公共藝術項目,也吸引了大量商業客戶的定製,其中不乏豐田、米高梅、奧迪等全球知名品牌,甚至包括了小米、鎚子等中國的新興科技公司。2017年的Teamlab有多成功?他們在全世界主要的大都市中,舉辦了超過30場大型展覽,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其中新作《生命的觸動》(Strokes of Life)和《自然的節奏》(Nature』s Rhythm),更是在各地的展覽中引發了觀展的熱潮。

Teamlab 工作室作品《生命的觸動》在新加坡馬里納海灘商場中的展覽現場

圖片:Teamlab 官網

若要評選出2017年中最為震撼的科技藝術作品,相信美國當紅裝置藝術家特列佛·帕格倫的《軌道反射》會成為相當熱門的候選者。這件作品實際上是藝術家計劃發射至近地軌道的一顆人造衛星,將成為肉眼可見的「人造月亮」。而60億地球人,都將成為這件作品的觀眾。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家帕格倫背後的科技團隊,正是當下紅得發紫的SpaceX科技公司,創立者則是科技界的傳奇——埃隆·馬斯克。

美國藝術家特列佛·帕格倫

圖片:reviewjournal.com

我們曾經關注VR(虛擬現實)對藝術創作和博物館展示的影響。在2016年,我們還只是把VR技術視為博物館參觀中的一項輔助技術,也從不認為VR技術構建的虛擬博物館會威脅到實體博物館的地位。(相關內容見本報第47期17版《VR,博物館的未來?》點擊可直接查看)然而僅僅一年以後,完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互聯網傳播的博物館即已誕生。2017年中,荷蘭的克萊默收藏基金會同科學家、建築師的合作,讓一個「在空間中漂浮」的博物館向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開放。由於建造成本上的巨大優勢和傳播過程中的便利性,虛擬博物館以2017年為起點,必然會越來越受到藝術收藏者和收藏機構的青睞。

2017年里,VR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只是科技影響藝術這場大戲的開場鑼。真正的重頭戲,當然是AI(人工智慧)技術在藝術創作、藝術展示甚至藝術品鑒定中出現的新突破。2016年以來,世界上最領先的技術公司,如谷歌、臉書和微軟都紛紛推出了AI藝術創作程序。雖然總體上說這些AI創作的藝術品還處在比較稚嫩的階段,也無法擁有人類賦予的情感,但卻在藝術界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甚至是恐慌。

目前的AI技術,已經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重要工具,而且大大提高了藝術品經營、銷售和鑒定工作的效率。2017年,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和荷蘭繪畫修復研究所的專家們發表了一篇重要的論文,探討人工智慧技術在識別繪畫筆觸上的新成就。這一利用神經網路演算法的AI技術,能夠深入學習藝術家繪畫筆觸的特點,並甄別出偽造的作品。雖然目前來看,這種技術只適用於印象派作品或者其他具有鮮明筆觸的現代作品,但其效率之高,遠遠超過了人工鑒別的方式。

與藝術家們相比,科學家們的智慧遠遠地走在了社會進步的最前端。用藝術的眼光去審視科技的發展,往往是徒勞無功的。然而人類在藝術創作中所表現出的真摯情感,才是上天獨一無二的恩賜,這一點應當永遠都不會改變。

共享大潮中的藝術共享

2017年,「共享」的概念成為了一股席捲而來的狂潮,緊扼每個領域的咽喉,而數字化的大勢,對共享而言更是如虎添翼。2017年,全球的博物館、藝術機構似乎都在蓄勢待發,籌措著一場數字化狂歡。

全年中,最受年輕人喜愛且被媒體最頻繁報道的,大概就是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SFMOMA)推出的名為「Send Me SFMOMA」的關於藝術的簡訊服務項目。公眾只要編輯簡訊「Send me xxx」到指定號碼,便能夠收到館藏的相關主題的藝術品的圖片與文字說明,文字、色彩甚至表情符號都可以輸入。博物館以這種有趣的方式,增進了公眾與藝術之間的聯繫。

此外,早在2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便公布了其「開放資源獲取」(The Open Access)項目。項目公開了博物館館藏的37.5萬餘件作品的高清圖片,公眾可以免費下載,據報道,這一項目問世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網站點擊量和用戶停留時間激增。6月,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和PHAROS藝術研究會(PHAROS Art Research Consortium)宣布,它們將啟動一項新的藝術品數字化項目。項目計劃將2500萬件藝術品的圖像和藝術史檔案、數據整合為在線資料庫,提供給大眾免費使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公開了37.5萬餘件館藏作品的高清圖片

圖片:theartleague

除了藝術品數字化和藝術史資料庫外,博物館對於自身及其藏品的數字化展示和宣傳,也更多地受到「大範圍」「免費」「共享」等概念的影響。線上博物館早已不是新鮮的概念,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加入到線上展示的行列,而隨著科技的發展,VR技術也開始影響博物館的展示方式。包括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倫敦考陶爾德美術館等世界大型美術館在內,都在引入VR技術,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觀眾的觀展方式。這其中最極致的,大概當屬上文所述的、於10月底發布的克萊默博物館(Kremer Museum),它也是全球首個存在於VR之中的虛擬博物館。

當然,在博物館之外,在各種社交軟體和藝術App上,藝術的共享形成了更為廣泛的體系。比如在8月,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便在著名的社交軟體Instagram上公布了自己的賬號,並開始在賬號中發布自己最新的攝影作品,截至發稿前,她的賬號已吸引了15.7萬的關注者。而在此前後,也有多位藝術家、藝術評論家開通了Instagram賬號,如阿瑪利亞·烏爾曼(Amalia Ulman)、奧拉威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村上隆等。此外,年末,傑夫·昆斯還和社交軟體「閱後即焚」(Snapchat)合作,推出了一款新的項目,試圖打造「藝術版」的《精靈寶可夢GO》。「閱後即焚」的用戶只需拿起手機、打開程序,就能像尋找《精靈寶可夢GO》里的小精靈那樣,在世界各地尋找傑夫·昆斯的標誌性作品。

辛迪·舍曼的 Instagram 賬號截圖

圖片:Instagram

而在看展覽方面,巴塞爾藝博會母公司——瑞士MCH集團,則在2017年開放了一款名為「PRNCPL」的看展覽軟體。用戶在參觀巴塞爾藝博會以及與其合作的博覽會時,只要打開這款軟體,鎖定展覽上的某件藝術品,這件作品的藝術家、作品名、作品材質、所屬畫廊就會在手機上顯示,其中一些還會顯示價格。

總之,在藝術界,共享的大潮以及科技的介入,無疑是大勢所趨,雖然這其中或許仍有不成熟及局限之處,但它們無疑也對審美教育、普及藝術產生著積極的影響。然而,無論科技發展到何種地步,無論共享讓藝術傳播變得如何快速,觀者站在藝術品原作前的震撼,觀者與藝術品互動時的情緒,仍是任何手段都難以將之替代的。

《中國美術報》第97期 域外美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徐旭:「納斯達克熒屏綜合症」的來龍去脈
藝術作品永遠是孤獨的
藝術家·時代人物
柳子谷:畫作助選李宗仁
兩件張大千作品過億成交,多件拍品見證嘉德「四海崇譽之夜·近現代」的分量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