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庸,就是將自己的「理、情、欲」調適到不偏不倚

中庸,就是將自己的「理、情、欲」調適到不偏不倚

生而為人,難免會有諸多缺陷。

孔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對於人性的深刻把握。

本文節選自陳綺萍《真假孔子》。

文丨陳綺萍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顏淵》)

譯文

顏淵問怎樣才可以做到仁。

孔子說:「適當約束或疏導自己與生而來的人性缺點,使每一件事都能做到己與己、己與人和諧相處,這就是仁。

要是有一天把以上兩方面都做好了,其他諸德便會跟著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能夠行仁的是自己,難道能靠別人幫忙嗎?」

顏淵說:「請告知具體的節目。」

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事不要看(相信);不符合禮的事不要聽(相信);

不符合禮的事不要說;不符合禮的事不要做。

」顏淵說:「我雖然魯鈍,願意努力遵照您的話去做。」

解析

「禮、理、義」,字異而意同,只是表現差別。

「禮」,形於外可見;「理」藏於心,是一個念頭;

而「義」是將外禮內理與人性蘊藏的情、欲調適,孕育成既利己亦利人的言行規範。

做到了,是智者、君子、仁人;反之,是小人、自私的人。

顏淵問仁。

夫子因材施教,系針對顏回志在「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而以「克己復禮」答。

「克己」,含有用智慧對自己與生俱來的情、欲,不能任性泛濫,而予適當疏導,才不致傷己害人。

方法就是不看不該看的,不聽不該聽的,不講不該講的和不做不該做的事。否則,災必上身。

因不知守四勿,重則喪命,輕者或身殘,或坐牢的新聞無日無之,看得人心驚肉跳。

一、孔子認為只要是人,都有好富貴,惡貧窮的天性。

問題在不應得的富貴,有人慾強求之;不想要的貧賤卻碰到和擺脫不了,怎麼辦?

孔子是智者,曾多次在《論語》道出他的態度,我們不妨試用:

1. 子謂顏淵曰:「(上)用之則行(出來為政府做事),舍(上不用我)之則藏。」(《論語·述而》)

2. 子曰:「富而可求也, 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3.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吾人如學得孔子這種「 不器」心態,貧富皆樂。

二、季康子,魯世襲大夫。

在季氏三兄弟中對孔子尚稱友善。

「盜」是關鍵字。

從孔子以「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推敲,應不是指一般的金銀財寶。

魯昭公二十五年,魯國因季氏與郈氏鬥雞糾紛爆發內戰,魯昭公因偏袒郈氏,而遭季氏兄弟逐出魯國。

是時,孔子三十五歲。

以之推論,季康子的「患盜」,是「鬥雞」遭人盜竊,才興起問孔子防盜之道。

孔子藉機教育季康子,如果你們不玩鬥雞,即使獎勵別人盜雞,他們也沒有興趣。

三、孔子「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與時下流行的「當官就不要想發財」,字異義同。

拾遺

人的靈魂系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即理性、情感、慾望,缺一不可。缺一:不是神仙就是禽獸。

孔子對人性見竅睹微,思慮洞達,方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之說。

我們雖不見孔子在《論語》里談靈魂,卻看到理、情、欲分散在不同章句,因彼此消長而定善惡。

智慧便是一把能夠調整三者各適其宜的鑰匙。

孔子講理:克己(欲)復禮(理)為仁。

孔子重情: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孔子有欲,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強)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孔子創「人性善惡自我調適」說,惜弟子、後學,都沒能得傳於後,幾致失傳。

吳承恩寫了一部《西遊記》。無巧不成書,書中三個主角,唐三藏扮演理性,孫悟空扮演情感,豬八戒扮演慾望,結伴而往西方取經。

途中,彼此有齷齪、吵鬧、猜疑、矛盾、衝突,乃至互不相容,各行其是。經過一段時間,各自克己退讓半步,由「理」挂帥到西方取得正果。

將《論語》《西遊記》和我們往日生活的得失融為一體,用來觀察社會萬象,是否會逐漸發現自己腦袋已裝了點東西,它的名字叫「智慧」?


教你獨立思考,認識一個真實的孔聖人


本文選自《真假孔子》

陳綺萍丨著

東方出版社丨出版

傅佩榮丨著

東方出版社丨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法 的精彩文章:

神仙的眼神,都像小孩兒
星雲大師:開悟之後,才明白什麼是智慧生活
蒙曼:修養是智慧、情感和道德的外化
余光中:你也被接到了傳說里
心正則筆直,字中看人品

TAG: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