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去世前,留下了兩道遺詔,一道很好理解,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朱元璋去世前,留下了兩道遺詔,一道很好理解,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世上沒有一個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會有不足之處,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作為一個草根出身的皇帝,當上皇帝之後做了許多有利於百姓的大事,比如,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多次減免賦稅,建立了養濟院(免費養老院)、漏澤園(免費醫院)等。但是,他為了江山的穩定,剷除了許多明朝開國功臣。

朱元璋去世前,留下了兩道遺詔,一道很好理解,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作為古代最勤奮的皇帝之一,朱元璋稱得上是一個工作狂,自從坐上皇位開始,幾乎沒有休息過,每天都處理大量的奏摺,一有空還會找大臣商量國事。公元1398年6月,朱元璋身患重病,他知道這次自己撐不過去了,就留下了兩道遺詔,其中一道很好理解,另外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遺詔一:新皇帝登基後的三年內,藩王不許來朝面聖

朱元璋的一生,共有二十六個兒子,除了個別夭折的皇子外,其他人在長大後都被分封在各地,也就是之後的藩王。本來朱元璋對長子朱標抱有很大的期望,在明朝剛建立後,就把他立為太子,但朱標在37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由於朱元璋對兒子的思念,加上皇長孫朱允炆已經16歲了,他就把朱允炆立為皇太孫,也就是之後的皇位繼承人。

朱元璋去世前,留下了兩道遺詔,一道很好理解,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曾經朱允炆問過朱元璋這樣一個問題:「若是叔叔們有異心的話,該如何處理呢?」朱元璋瞬間就懵了,他從沒有考慮過此問題,但是這種可能性的確存在。為了防患於未然,朱元璋在閉眼之前,口述了這樣一道遺詔:「一旦新皇帝繼位,在之後的三年時間內,不管是哪一個藩王,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封地,更不能入京面聖。」

朱元璋去世前,留下了兩道遺詔,一道很好理解,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他之所以這麼規定,目的非常明確,防止個別藩王趁孫子朱允炆根基未穩,做出非常出格的事情,威脅到新皇帝的地位,這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由此可看出,朱元璋對那些兒子還是不太放心,但作為一個父親,也捨不得將兒子的兵權全部剝奪。

遺詔二:出殯當天,南京城的是上個城門全部打開

一般來說,皇帝的葬禮非常隆重,且都參考以前朝代的儀式舉行,棺材要從規定的城門抬出,為何朱元璋專門留下這麼一道遺詔呢?有人認為,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棺材內裝著不少殉葬的妃子,畢竟殉葬制度以前被廢除了,朱元璋登基後又恢復了這種殘忍的制度。為了避免天下人指責,就採取了這種方式,這樣人們就不知道棺材裡裝的是殉葬的妃子了。

朱元璋去世前,留下了兩道遺詔,一道很好理解,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另外,也有人認為,從十三個城門抬出的棺材,看起來都一模一樣,但實際上只有一個棺材裡裝著朱元璋的遺體,其他都是空的。除了個別人之外,沒有人能知道,究竟哪個是裝著遺體的棺材,而這個棺材並沒有被葬入明孝陵,而是葬在了其他地方,這樣就是為了防止墓地被盜。

朱元璋去世前,留下了兩道遺詔,一道很好理解,一道至今無人能解

究竟是哪一種原因,至今也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但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一定可以解開這個謎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樣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狀元為給母親治病,把嬌妻賣給地主,地主:嬌妻我不要,錢你拿著
道士對王爺說:你只要裝瘋賣傻,必能坐上皇位!果然如他所料
如果劉宗敏不霸佔陳圓圓,吳三桂會投降滿清嗎?網友的評論很犀利
古代一帝王陵墓,盜墓賊找不到它的蹤跡,消失300多年後重現人間
中國一姓氏,總人口近2700萬,位居全國第八,是你的姓嗎?

TAG:異樣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