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給韓信「胯下之辱」,韓信發跡了以後卻對他這樣做
「」我國古代處於統治地位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的思想可以說是貫穿於古代每一個人的一生的,即使大字不識,也難免受到影響。在儒家思想作品《禮記·儒行》中有這麼一句話「儒者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意思大概就是儒者是不能夠被威脅的,可以殺但是不能侮辱,流傳的久了也就有我們常聽說的一句話,士可殺不可辱。因為這句話,很多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面對侮辱即使明知不敵也要奮勇抗爭,不惜死亡,足可見古人對於辱這件事的看重。
在秦末那個動亂的年代裡,發生了兩件歷史著名的受辱事件,一件名叫胯下之辱,一件名叫拾履之辱,今天我的說的就是第一件,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的發起者是個屠夫,他羞辱的對象叫做韓信,漢朝建立以後,韓信被封為楚王,後來被降為淮陰侯,但在漢朝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而這件事發生也是在淮陰,當時的韓信還只是個窮小子,不知道什麼原因引起了屠夫的不滿。原因大概有三個版本,第一個是屠夫想要韓信的劍,韓信不給,惹怒屠夫,第二個版本是韓信的母親病了,韓信想要從屠夫這裡佘肉,屠夫不肯,言語之間將屠夫惹怒,第三個版本則乾脆是韓信偷了屠夫的肉。不管哪個版本,最終結果就是屠夫羞辱韓信一番,然後說韓信從自己胯下鑽過去就放了他。
歷史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褲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講道理,這件事成了韓信一生的恥辱,哪怕是他成為了王。雖然當時儒家思想還沒有成為主流思想,但是對待屈辱的看法都是一樣的,殺了侮辱自己的人,屈辱就洗刷了。
但到最後,韓信似乎並沒有對這個屠夫做什麼洗刷恥辱的事情,相反,歷史記載韓信對這個當初羞辱自己的屠夫不錯,不僅沒有追究責任,還封了個護軍衛當,大小也是個官。這個時候屠夫心裡是惶恐的,其實在韓信發跡了以後屠夫就怕的不行,但是最終還是沒因此而死,用韓信的說法來說,胯下之辱成就了今天出人頭地的韓信,因此韓信感激屠夫。
當然,有的人認為韓信看清了當時的局勢,並不是膽怯,小編對這種想法不以為然。韓信一定是膽怯才鑽褲襠的,他怕死,畢竟當時的韓信還年輕,這個恥辱也讓渾渾噩噩的韓信徹底清醒了,這才有知恥後勇,才有了以德報怨封屠夫為官的後續。倘若韓信只是看清局勢不是膽怯,那這個屠夫給的恥辱有什麼好感激的呢?
※張良為何奉石頭為神明,死後還和它葬在了一起?原因很簡單
※從賢良淑德的小媳婦到心狠殘忍的呂后,呂雉到底經歷了什麼?
※勢力武功最強的韓信本可稱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韓信忠心於劉邦
※樊噲頭腦簡單,崛起靠運氣?其實這個狗屠遠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輔佐劉邦的智囊並非只有張良,他毫不遜色,但限於風格鮮有人記得
TAG:奇史趣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