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弗朗西斯·巴德

弗朗西斯·巴德

弗朗西斯·巴德|Fran?ois Bard

1959年生於法國里爾,現居住於法國巴黎和勃艮第

居住於巴黎的弗朗西斯用繪畫講述街頭的故事,這在他所選擇的傳統油畫這一媒介中並不多見。他畫中的人物並不像傳統肖像畫中的人物那般嚴肅、陷入沉思,而是似乎在等待公交,或是趕赴會場,或是在陽台上吸煙——再或者是出自某部動作片。巴德對服飾及配飾的關注同樣有趣:他讓polo衫、運動服、運動鞋說話。畫中的人物也並非如傳統繪畫中那樣和諧、完美,而是因為完美捕捉到的光線、色彩和肌理而沖盪著一股強勁的暗流。

成長背景

儘管我並非出生於藝術之家,但我從小就想成為一名藝術家。我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在特魯瓦圖書館的一本書里看到了雷諾阿的一幅暮景畫。我當時心裡就想,我將來要做一名藝術家(巴德1980年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

自我風格的構造

創作、創作、再創作:通過創作,我逐漸地找到了一種表達自己藝術想法的路徑。我一直都對風格持懷疑態度。我試圖盡量保持本能創作。人們通常會把風格和個人技巧混合在一起,但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創作過程

繪製一幅肖像,我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模特會在每個下午過來,我對著坐著的他(她)寫生三小時。我還會在這個過程中給模特拍照。我的模特通常都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他們的故事在一開始並不吸引我。但是,在和模特工作的過程中,我對他們就越來越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這最終會影響他們和我在一起相處時的行為舉止。某種程度上,不管是不是我所想要的,這個層面,這種人的「痕迹」,都會出現在最終的畫作中。這(我周遭的生命)對我來說是靈感的真正來源。關鍵在於對日常(平凡)的升華,創造某種當代的象徵——出發點並非神聖,相反,是現實,是生活簡單的本質,並逐漸延展為一個更為神秘的層面。

潛在的暴力

我對暴力的雙重本質很感興趣。它代表著人類黑暗、通常更不可見的一面。對我來說,這需要控制生命與死亡、光明與黑暗之間的平衡或失衡。就人類而言,我一直都對美這一概念持懷疑態度。相反,我更加感興趣的是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經歷了什麼。這讓畫面中的人物具有了更強的深度和現實感。

街頭時尚的語言

我非常適應街頭。他們非常真實地再現了當下的世界。我喜歡各種標誌和符號。他們代表的不只是當下,而是永恆。

當代的具象繪畫

毋庸置疑,具象繪畫是個過去時。但是,我認為它從未消失過。具象繪畫或許只是不那麼多見了,沒那麼流行了。對我來說,這種類型的繪畫還有待更為深入的探索。但是,首先必須要有所準備,有這個想法。繪畫仍然能夠捕捉當代的存在感。它能夠讓時間停頓,從而成為永恆。它超越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在我看來,在一個更為觀念的層面上,繪畫是在和靈魂對話。這聽來或許太過自以為是,但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明星;我試圖「提升」,升華平庸本身……這條路是無止境的,也是與人密切相關的。這需要我們一生的探索……甚至是來世!

《十字》(La Croix (The Cross))

2012,布面油畫,195 x 140cm(763/4 x 55 in)

《女主人》(L』h?tesse (The Hostess))

2011,布面油畫,160 x 160cm(63 x 63in)

《遮擋夜光》(Contre-nuit (Counter-night))

2012,布面油畫,130 x 110cm(51 x 43in)

《眩暈》(Vertige (Vertigo))

2012,布面油畫,130 x 170cm(51 x 67in)

《聯絡》(Contact)

2012,布面油畫,130 x 170cm(51 x 67in)

明天繼續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繪畫藝術壞蛋店 的精彩文章:

啊,美協,我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蠢蠢欲動的生命
詹姆士·懷特 James White
喬納森·沃特里奇
哈丁·梅耶 Harding Meyer

TAG:繪畫藝術壞蛋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