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灘鳥糞,一種沒有理由的快樂

一灘鳥糞,一種沒有理由的快樂

2014年5月份,設計師朱贏椿拿起相機拍小貓爬樹,突然「啪」的一聲,不是快門的聲音,而是一灘白色的東西從天而降,徑直落在朱贏椿左臂上——這是一大灘白色的鳥糞。被鳥糞砸中的這種小概率事件被認為是不祥之兆,朱贏椿黑著臉等鳥糞晾乾,鳥糞越變越白,他驚喜地發現一隻大眼睛的鳥兒浮現在他的左臂上。他趕快回工作室將它的形狀描了下來,於是這世上有了第一隻便形鳥。

朱贏椿在院子里隨便走走,發現每天路過的地方有著各式各樣的鳥糞。「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最平常的,甚至是醜陋的事物,卻啟發了自己去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這讓我的內心獲得極大的滿足,享受到非凡的樂趣。」朱贏椿在《便形鳥》的後記中寫道。

「要是有人給我一張白紙,讓我畫三百隻鳥,我畫到第三十種就畫不出來了。不要認為天馬行空就是自由了,自由是要在一定的限制之內的。我藉助於大地上千變萬化的鳥糞的痕迹,這看似是限制,但其實是給我的想像力加上了翅膀,我就此打開了另外一扇門。同時,我只畫鳥,不畫成小貓或者房子,這又是一個限制,我取之於鳥,也用之於鳥。」

日積月累,朱贏椿筆下的便形鳥越積越多,他去到各國的博物館、藝術館,相比於進藝術館看展覽,他對於廣場上的鳥兒掠過時留下的各式各樣的糞便更有興趣。朱贏椿的藝術創作過程是先發現鳥糞,將其外形描出來,看著它觀察和想像它的形狀哪裡是頭哪裡是腳,然後上色,再命名。

朱贏椿談道,在給便形鳥上顏色和命名的時候,有意做了仿古的藝術化處理,取法於《山海經》的寫作風格。「希望看起來有點距離感和時間感,讓人感覺這是古代的東西。」

朱贏椿將審美的範疇不斷拓展,他談道:「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我們通常認為的美都是給人一種愉悅感的、善良美好的,但是這種東西看多了就覺得乏味,我想給大家一種衝擊力更大的東西,同時也想引發大家的思考:究竟什麼是美?蝴蝶和鮮花是美,那麼雜草叢生、蟲子,甚至是鳥糞,它們又何嘗不是美,這樣觀念一轉,美的範疇就變得更廣。」

朱贏椿說:「大人總是以自己對於美的標準去要求小孩子,給他們看小鴨子、大白兔和小綿羊。但其實小孩子更喜歡怪的、神奇的東西。不要只是一味灌輸給他們美、溫柔、友善,孩子的天性是一種沒有理由的快樂,他們會關注生活中不常見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概藝 的精彩文章:

想多了,畫就畫不好了
看見:無非是一種「物我之間」的關係
老照片的宿命不只是凍結在時間裡
愛找「麻煩」的設計師,從殿堂找上了「街」
趙開霖:藝術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表達方式

TAG:概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