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假第一天,我們聊聊親愛的小數據

放假第一天,我們聊聊親愛的小數據

過去幾十年,世界上的大部分數據都是通過科學、工業和管理來源生成的。移動技術的爆發和Web 2.0 社交網路的普及,使得這一切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 Google 搜索到上傳至社交媒體上的照片,數據生成的主要形式是人類的各類活動。你能想像,可以透過數據去了解一個人,或是進行交談嗎?

在這網路無國界的時代,看著屏幕就能縮短心靈的距離,卻有兩個人,通過每周一張充滿神秘數據的明信片,深入了解彼此的生活,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成為充滿趣味和令人期待的解密。

這項名為《親愛的數據》的計劃,由居住在紐約的義大利設計師喬治亞·露比(Giorgia Lupi)和居住在倫敦的美國設計師史蒂芬妮·波薩娃(Stefanie Posavec)共同耗時一年時間完成。她們在明信片上透過手繪的圖表、插畫、符號等數據,分享彼此的生活

雖然分居兩個不同的大洲,兩位姑娘卻有不少共同點:都從事著和數據打交道的工作,也都對手繪有著深沉的愛。她們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讓對方了解自己:每周用數據記錄個人行為並可視化呈現,手繪到一張明信片上寄給對方

她們用了52周的時間,用寄明信片的「慢通信」方式彼此通信。寄出一方像密碼專家一樣對手繪加密,收到的一方像偵探一般抽絲剝繭,解讀手繪上的數據,有點像兩個高智商精英的較量,又有點像兩個平行世界的穿越遊戲。

兩人用近乎苛刻的方式記錄並展示了52周各自的生活行為數據,包括一周看鏡子的時間,一周身體接觸,一周穿衣搭配,一周收到的讚美等等。設計師們通過捕捉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以「每周數據」的形式勾勒出一幅該周的生活圖景

所有的明信片收集在一本名為《親愛的數據》(Dear Data)的書中,於2016年9月出版。2016年的11月,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建築與設計部門收藏了這本書,其中包括預稿及兩人繪製的原始明信片。

在數字化時代,生活中處處包含著計數、運算和測量。數據作為自我認識的一種形式,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機會,思考關於數據與信息,如何驅使我們與自己、與他人通過藝術的形式進行親密接觸

《親愛的數據》出版後,被評為世界十佳數據可視化項目之首,喬治亞及史蒂芬妮用一年多的成果,展示了數據在更深一層次的意義,在這樣一個我們與彼此、與藝術的互動越來越多地由電子屏幕作為媒介的世界中,為什麼說數據不僅僅是一門技術?

在習慣了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並且可視化的流程後,這麼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僅僅是為了得出某個結論嗎?這個結論和現實的出入又代表了什麼?我們能否探究得出數據的本質?

轉變大數據的視角

在一年的時間裡,喬治亞和史蒂芬妮會追蹤自己在一周中每天發生的特定事情,比如每個人要看幾次時間、接多少次電話等,然後把這些信息寫在一張明信片上,讓數據可視化。她們把這些明信片寄給對方,通過這些可視化的數據,發現自己生活中的細節,進而了解真實的自己。

你是否會留意自己每周罵幾次髒話?穿過幾道門?看幾次手錶?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被她們以直覺式的手繪插畫與圖表,轉化成可視化的數據。每周一次,記錄下各自生活中的細節,也從收到的數據中,解讀對方的心情與感覺。

喬治亞給這些明信片取名為「小數據「。她們的每一次創作,雖然都是瑣碎的生活小事,可記錄的故事卻並不無趣。主題從時間的分配,到穿過的門,從產生的抱怨到去過的城市,從難以完成的決定,到看見哪些動物,還有美麗的事物以及道別。

你可以破解她一個禮拜里遇見了什麼事?買了什麼?抱怨的事情有什麼?每一個顏色都代表不同的狀況,好像也可以用來檢視一下自己最常為哪些事感到生氣。甚至,這禮拜拿手機都做了什麼事情?因什麼事而大笑?和誰說了再見?

喬治亞說,「記錄時不只強迫我們離開手機,拿筆畫畫更像是個冥想的過程,幫助我們放慢生活速度,認真體驗與感受當下的每一刻。」例如在創作主題從「對我微笑的人」時,喬治亞說,通過記錄自己一周說謝謝的次數,她發現自己非常喜歡對服務員說謝謝,但平時卻很少真正感謝身邊的其他人。

數據圖像不只是通信交朋友,也是個記錄、回憶生活的好方式,能深入觀察一個人。「它告訴我做數據工作意味著設計,把抽象概念和數不清的東西,變為讓人真正看到、感受到、並與自己的生活行為重新聯繫起來的方法。」例如有一周,她們記錄了每次感到嫉妒的事件。明信片里,顏色代表了每次她感受到的嫉妒及其原因,旋渦的大小代表了她的嫉妒程度。

每次感到嫉妒的事件

數據里隱藏的信息,有時是一連串的線條,有時是如音符等熟悉常見的日常符號,有時則是各種奇奇怪怪的圖騰。這聊天分享生活的過程,僅通過可視化呈現,兩人對彼此的明信片或許剛收到時也是一頭霧水。因此她們在明信片地址欄位旁留下解讀的方式,文字解說不談內容,只留下小小的線索,讓溝通過程有如解開摩爾斯密碼般的趣味。

在當下數據爆炸的時代,喬治亞認為數據是創意的產物,不一定和科技掛鉤。「使用物理方法,通過觀察來呈現數據,也可以產生計算機無法帶來的明顯好處。更重要的在於,我們不被資料庫的大小和數以百萬計的數字所淹沒,而是僅僅關注於它們的性質、它們的組織。這個優勢點往往會帶來新的機會,新的可能。」

手繪數據不僅使數據更容易被理解,還引入了新的思維方式,並激發出為解決特定類型問題而定製的獨特設計。如果仔細看下兩個人的解密」遊戲「,例如在開篇《時鐘的一周》里,錶盤用標誌性符號代替:PHONE代表打電話,LAPTOP代表上網,MICROWAVE代表微波爐等等,旁邊還標註了在不同事情上花費的時間——即數據,核心就在這裡。接下來,就可以把這些提示倒推到上面的手繪中,不同的箭頭上有不同的小時數量。

時鐘的一周

喬治亞表示:「由於實驗中通過把我們的注意力從技術方面轉移開,我們更加接近信息的真實含義,從而教會我們轉變開大數據的視角;一旦我們成功有效地收集到並展示數據的含義,就能夠重新把技術應用到設計過程中。」

數據對真實的扭曲

「數據的可視化是探尋真相的關鍵路徑:可能是現在你手機上就有的,例如走路步數的條形圖、關於睡眠質量的餅圖、晨跑的路線圖等。」

「我經營一家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我們設計並開發各種可視化的表達方式,使得信息更加直觀。這些年我的工作教會我的,就是必須忘記這些數據本身,而要透過表面看清數據背後的實質,因為數據往往是我們用來表明真相的工具,它們就像是其他事物的佔位符,但永遠不是這些事物本身

為了讓更多人理解數據中存在的迷惑性,喬治亞舉了13歲時觀察選舉的例子。貝盧斯科尼從一名商人參加總理競選,整個小鎮沒人看好貝盧斯科尼,他從不在當地居民投票考慮中,然而事實是他成功當選了第74任義大利總理。她清楚記得自己當時的感受,那份震驚讓她意識到數據給她的是一個扭曲的真實,就如同一個夢幻的肥皂泡

到了2016年11月8號,所有專家都認同美國大選網路民意調查統計模型,即便是最權威的報紙,也只忙於將大數據簡化成兩個簡單的百分比,以便製造一個奪人眼球的標題,好讓大家注意到這兩個數字。這些調查和模型預測的大選結果看似科學精準——但事實上,為了簡化信息,畫出一張漂亮的、必要的紅藍陣營地圖,卻徹底忽略一些關鍵信息,即隱藏在這些數字背後的人為活動的影響力

因此,在喬治亞認識史蒂芬妮後,兩人一拍即合,想到用「解讀數據」來詮釋人類的特徵。「紙張的正面是手繪的數據,紙張的背面,寫著收信人的地址,還有關於如何讀懂繪圖的圖例。這些信息每周都會從倫敦發往紐約,我的居所;也從紐約發往倫敦,她的居所。」

這個項目開始的第一周,我們實際上都注重個人特質在數據中的表達。我寫的卡片的正面,你看到一個個小的標誌,代表著我每一次查看時間的動作。但是你可以從圖例中看到,我為這些瞬間附加了一些有趣的細節,符號的種類代表我查看時間的動機。我當時正在做什麼?我是煩了嗎?還是餓了?我是不是要遲到了?我是故意去看時間的,還是很隨意地看一下?」

喬治亞認為,這個動機很關鍵,它反映了每個人的生活細節和人格特質,而這一切都是她進行數據收集的結果,把數據當作一個透視鏡或過濾器,去發現和揭示一些東西。「比如說,我會沒完沒了的擔心遲到,即便我是很準時的一個人。」

斯蒂芬妮和喬治亞花了一年的時間來手動收集數據,這使得她們能夠關注到計算機所不能收集到的一些細節問題,或者計算機暫時還沒收集到的。她們還使用數據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措辭,而不僅僅是研究自己的行為。這種數據呈現不完全、不完美,但揭示出人類生活的寶貴細節。正是這些不完美,使信息呈現得更友好、更個性、更動人。

就像在第三周的時候,喬治亞記錄了自己向別人說"謝謝"和別人向自己說"謝謝"的情況。「數據很明顯地表明,我從不忘記感謝陌生如服務員等人,卻對自己身邊的人不夠客氣。一年之後,它真的改變了我們。我們不會和自己格格不入了,也對我們自己和周圍的事物有更清楚的認識了。」

喬治亞認為,這是證明數據能夠幫助我們變得更像「人類」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同樣也證明數據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始終代表著更多的事物、人類、思想、物品和行為等。「每天與數據打交道的任何人都需要記住,通過正確的鏡頭,數據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熟悉我們自己的性格,幫助我們建立各種聯繫和關係。」

數字人文主義

「信息爆炸」這個詞自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使用,但直到近幾年,人類所能創造、傳輸和存儲的數據數量才真正地呈指數級的增加。僅僅在過去二年里,人類就創造了世界上超過 90%的數據。每天,我們都會創造 575 億台 32 GB iPad的存儲數據。

將數據放在人類社會決策和解釋的中心位置,開啟了許多可能性,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風險,尤其是「數據中心主義」主張,無論什麼問題,答案都蘊含在數據中的觀點。但是數字不能始終呈現全部的事實,人們可能操縱和扭曲數字,以呈現出某個特定的狀態

此外,我們的個人經驗和共同歷史越來越數字化,僅僅關注於數據,而忽略了我們的社會還可能因更多無序的機制而蓬勃發展,如談判和辯論。儘管數據可幫助我們以重要的新方式來了解世界,但凡事還存在著出現主觀性和模糊性的空間。

喬治亞提到,一次去到國際空間站的任務,會帶來兆級的數據,大概是你能想到的任何數據,比如環繞地球的軌道、國際空間站的速度和位置數據、和其他感測器實時讀數、我們擁有能想到的最難得到的數據,但很少有人問過,獲得這些數據的意義何在?

「我們不斷地關注那兩個數字,甚至為它們著迷,並假裝認為我們的世界可以被簡化成一堆數字和一場賽馬。然而那些真正重要的故事,卻不知在哪裡。我們用模型和演算法來看待這些故事,導致我們缺失了一些東西,我稱之為『數據人文主義『。」喬治亞表示。

她看來,數據本身並不能幫我們解決問題,本質原因是沒有給數據附加足夠豐富的場景,以便反映現實世界,一個細緻入微的、錯綜複雜的、千頭萬緒的現實世界。「在《親愛的數據》項目中,我們努力在數據中添加定性的元素:故事、情感和微妙之處,從而幫助我們將數字錄入到個人語境當中。有助於我們描述複雜和豐富的現實。」

在喬治亞眼中,數據真實反映人類本性,為了不要再被數據本身誤導,需要將同理心、不完整性和人類特質,融入到收集、處理、分析和展示數據的過程中去。可以預見,最終使用數據的目的不只是變得更有效率,而是變得更有人情味。

即使與「大數據」合作,「我們所關注的是使它變得有意義、為數據分析提供語境。只關注於數據在提升工作效率和便捷生活的作用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目的是使它更聰明、更小、更容易理解。」

《親愛的數據》的意義,就如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中,歐洲的知識分子們把人性而非上帝放在他們世界觀的核心地位。 「我相信類似的事情會再次發生。在由數據組成的世界中,數據顯然正扮演著上帝的角色,它是現在和未來的真理守護者。我們若能將數據和它講述的故事聯繫起來,我們便能有更多的造詣。」

Giorgia Lupi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項目,向大家展示數據並非必須是巨大的或者讓人恐懼的,數據也可以是充滿意義的和有重大影響的。即使是少量的數據,甚至數據缺失,也可以反映出我們自己、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幫助我們以Google和Facebook等數據巨頭的強大數據流的方式來理解世界、人類和行為。」

作者 | 陳婧

微信編輯 | 張慧慧

審稿編輯 | 正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經理世界 的精彩文章:

又一浪都市健身潮
我和我丟的狗,遙遠的距離只隔了一個IOT
零邊際成本作者里夫金告訴你要如何管理富足的未來
在智能家居大門口,谷歌、亞馬遜、微軟和蘋果「大打出手」了
吃肯德基用帶錢嗎?帶著「臉」就夠了

TAG:IT經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