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改變生活,卻改變不了人性
春節將至的時候,來了一場寒流。而比寒流更讓人彆扭的,該是那些追要欠款,或是要應付債主的人們。
年前幫朋友處理一些應付債主和追要債務的事情,然後就在各類人群里扮演各類奇怪的角色,與其說見了形形色色的人,不如說見識了人性。
故事一,老龐是個「從小賣蒸饃,啥苦都經過」的主兒,作為項目施工方,如意算盤打的很精。甲方不差錢,管理又鬆散,自己還通過手段拿到了甲方的預算,怎麼算利潤都很客觀,拿個幾百萬空手套個幾百萬利潤應該沒問題。
中間發現不對頭啊,甲方錢也緊,這錢給的也膩膩歪歪、哩哩啦啦。撤吧,沒利潤,不撤吧,怎麼算都是個熬神的活兒。反正甲方怎麼都不會讓項目爛了,算是政府招商的工程,有人背書,那就繼續坐觀其變,反正甲方也沒什麼大招。甲乙雙方先對練著,互相差點成了仇人,卻還得在一個屋檐下討飯吃。
等項目拖了兩年,甲乙方都傻眼了,甲方要崩盤,乙方也沒得賺。再想想工程完工的決算,估計兩家都是成了大叔(大輸)。年底又是拿著農民工工資說事的時候,兩家這才想起應該一致對外了,坐在一起除了埋怨對方就是拍自己的胸脯子山響。我連毛主席都對得起,兄弟你是害慘我了。兩個革命志士,即將就義的感覺。
故事二,朋友的一個工程,協議簽的沒問題,前期付款也正常。工程雙方都滿意,到了尾款這就開始折磨了。雖然成本費用已經賺回來了,這年底是刀下見菜的時候,要回來的就是利潤。但請客送禮,就是不見錢,答應的都很好,但就是不兌現。
真到了年關,又開始那些老套路,泡辦公室、守會議室,再不行咱堵個門拉個橫幅什麼的。最傳統的招數最管用,倒是真有領導接見了。領導很客氣,朋友很惶恐。因為一入門,看到領導手裡的就是幾張數據表,會幹的不如會算的,幹活的就怕會算賬的。
領導只說了幾句話,你這工程是比價的結果,沒有圍標,質量不錯,但行業利潤很清楚,你現在要的是利潤,利潤也高於行業普遍水平。先質量、後價格、再服務、最後才是付款條件。前邊做的不錯,後邊你說,一次性結清,你打折;不想一次性結清,分次分批,這次年前沒什麼錢,你自己考慮。
故事三,朋友的朋友介紹了個軟體項目,小股東拿大事,利潤很高。朋友沖著利潤衝進去,甚怕夜長夢多。三下五除二,調研、策劃、研討、需求認定、框架、合同等一把簽完,三個月設計,半年上線,皆大歡喜。
問題來了,合同簽的有問題,當時合同項目急於簽訂,朋友自己的尾款設置的太多,其他股東有了非議,再加上付款的延遲,軟體的問題也逐漸顯現。怨聲載道,誰用誰知道。朋友的朋友,該拿的拿了,不該拿的也拿了,這事情就只剩朋友為難和難為了。
朋友要麼把軟體往好的搞,重新來過,利潤基本又變成費用,還不知道後邊錢能不能收回來;要麼權當做了個爛尾工程,賠沒多少,剩下的就是個你好我好大家好,呵呵一個呵呵,哈哈一個哈哈。
迅哥兒說,他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些故事裡,誰在懷揣惡意,誰又被「惡意」傷害了?說好的善良呢?
或許,沒有誰會認為自己錯了,永遠是認為對方在惡意針對自己。我們把人生的錯覺無限的放大,然後就一次次的被社會教乖。想想人性,沒那麼多的善良,沒有善良的人性,我們又怎麼繼續我們的生活?
沉沒成本造成你自己很投入的錯覺,機會成本造成你對現有事情莫大的厭煩。老龐的沉沒成本造成了他的未來根本就沒有什麼利潤,但正因為沉沒成本和時間,他卻永遠不會在中途止損。賺錢不是小目標,止損倒成了大目標。止損點是判斷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標誌,否則你永遠都會覺得自己很投入,然後就感覺很受傷。
常識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有的問題顯現,都有個基準判斷方法,那就是常識。你沒有常識,你就會迎接錯愕。比價、質量、服務、行業普遍利潤。這些點在彼此熟悉常識的人之間,最好達成一致,而任何一方缺乏或希望鑽漏洞,結果一目了然。
風險和你的初心有關。當我們盯著利潤的時候,卻忘了從開始到利潤達成間,需要做的是什麼。好聽了叫工匠精神,不好聽了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你真能給別人解決問題,才能獲取你相應的利益。當你以為,沒有規範的做事,卻能獲取高額的利益,你錯以為那是你的能力,但結果卻會成為你收益的絞索。
沒有誰不認為自己不善良,沒有誰思考的有問題,越想獲得利益的人,不管是心思還是行動,都比其他人付出的多的多。但人性就是那樣,於是善良成了可有可無,沒有常識和契約,你唯一的遮羞布就是別人的人性之惡,和自己的善良本性。我們知道冬天過去會是春天,但我們卻對自己的人性支支吾吾;我們刻薄別人的人性時,卻忘了自己的人性其實也是一樣的。
你想的太多,你做的太少,那麼你的善良就一文不值,你的人性就變得如此難堪。
左岸記:
1720年,一家貿易公司南海公司,讓當時的英國人陷入瘋狂情緒,這家公司1月份每股股票價格是128英鎊,到了7月份已經上升到1050英鎊的價格。為了這隻股票,政治家忘記了政治,律師放棄了打官司,醫生丟棄了病人,店主放棄了鋪子,牧師離開了聖壇,就連貴夫人也放下了高貴和虛榮。偉大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當時正居住在泰晤士河邊的倫敦塔內,擔任英國皇家鑄幣廠廠長,他也禁不起金錢的誘惑,參與了南海公司股票的交易,最終因為南海公司股票價格大跌而虧損2萬英鎊——而牛頓當時的年薪只有2000英鎊。泡沫過後,一切恢復平靜,牛頓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可以預測天體運動的軌跡,卻無法預測人性的貪婪。
追隨著牛頓的腳步,10多年後,一位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的青年,大衛·休謨,卻獨闢蹊徑,勇敢地向人性發起了挑戰,他的夢想是成為人文科學界的牛頓。大衛·休謨計劃採用牛頓研究自然科學的辦法,把人類和社會的研究建立在類似的普遍原理之上。他過著節儉的生活,並將自己的計劃付諸行動。1736年,大衛·休謨只有26歲,卻已完成了今天我們熟知的這本名著:《人性論》。
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大衛·休謨這樣寫道,「在試圖解釋人性原理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在提出一個幾乎是在全新基礎上奠基的完整的科學體系,而這個基礎正是一切科學唯一可靠的基礎。」說到對人性的認識,巴菲特還稱不上先知, 大衛·休謨才是真正的先知,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為什麼貪婪和恐懼會由大腦產生?我推斷貪婪是和人的愉悅情緒相關聯的,而恐懼是和人的痛苦情緒想關聯的。獲取愉快,避免痛苦是植根於人類大腦的基因,而貪婪與恐懼也始終伴隨著人類的進化。財富給人類帶來愉悅和便利,這導致人類的大腦傾向於趨利避害。
休謨指出,人類不受理性的宰制。理性扮演的角色只是工具,讓我們知道如何滿足本身的慾望,慾望的源泉來自情感:憤怒、情慾、恐懼、悲傷、嫉妒、愉悅、虛榮與希望遵照理性原則生活的矛盾情結。說來說去,人類是習慣的動物,由其情感得以運作的社會環境所塑造的產物,我們學會克制內心的熱情,依據社會的制約,謀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休謨更進一步指明:人類永遠無法克服自身或者他人狹隘的靈魂,人人短視近利,只顧眼前。這就是人性,不要妄想去更改。
說穿了,人類自身無窮的慾望,我們生活的世界資源短缺的現實,本身就是一對矛盾。人們的自私自利是由我們的財物同我們的需要相比,顯得不足而激發的,而要約束這種自私,人們就被迫將自己同社會分開,並且將他們自己的財物同他人的財物區分開來。
大衛·休謨寫道:「當人們已經看到社會上的主要糾紛發生於我們稱之為外物的那些財物,以及發生於那些財物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隨意轉移或者轉讓時,他們就必須尋求一種補救措施,以將這些財物儘可能地置於身心所固有和恆常的優點同等的地位。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通過社會全體成員所簽署的契約給予那些外在財物的佔有以及穩定性,並且使每一個人都能安享他可以通過其幸運和勤奮而獲取的財物以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
沒有一種情感能夠超越人類謀取利益的慾望,慾望本身卻可以加以疏導。貪婪的慾望勇無止境,也是社會的亂源。如允許大家去劫掠鄰人,對方也以牙還牙,天下將永無寧日。若能疏導這些行動,使其朝向正面發展,對社會是有益的。你想要搶銀行,何不自己開一家?既可以賺更多錢,又可以幫助大家,簡而言之,將貪婪的動機轉化為社會規範,我們盡可以在社會許可的範圍內各取所需,前提是不能犧牲他人的利益。
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
※過年你要不要參加同學聚會?
※如何擁有「精要主義」的生活方式
※心理學上把時間給愛情的考驗分為4個階段
※現在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對將來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
TAG:左岸讀書 |
※能改變世界,卻改變不了你
※你可以在不改變自己生活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人生
※勵志人生:你不能改變過去但你可以改變未來。
※人生感悟勵志的句子: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如果不能改變結果,你就改變自己!
※改變你的生活習慣,就改變了你的糖尿病
※生活,不會因你抱怨而改變
※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
※改變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願「改變」
※再多道理改變不了人生,但習慣可以
※瑜伽能改變的不只是身材,還可以改變自身魅力
※改變自己都那麼難,何況改變別人!
※時間不會改變一切,能改變一切的人,只有你自己
※人是可以被改變的,比如跑步就能改變一個人,而且變化都是好的
※人生不完美,生活不容易!唯有努力改變自己!
※改變你能改變的,面對你無法改變的
※自己改變,別人就真的會改變嗎?
※我們為什麼不能改變身邊人?因為自己沒有改變!
※「即使生活方式變了,我們的本質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