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專訪是枝裕和|日本人的島國根性:只要大家都一樣就很安心
在早稻田大學任教的是枝裕和,在課程《電視論》上,坐在最後一排與學生們一同觀影。
本文節選自《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點擊「原文鏈接」直達下單鏈接
是枝裕和,對於關注日本電影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看過他電影的人,大都會被他細膩的表達,虛實交織的劇情,自成一派的敘事風格吸引。
而他也是繼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之後,當代日本電影中為數不多的在世界三大電影節閃耀的導演之一。可以說,他在日本電影史的無數巨匠所奠定的基礎上,演繹了當代日本電影的新美學。
從1995年第一部作品《幻之光》發表至今,從電視紀錄片導演轉身成為電影導演,已經20年有餘,在這 20年中,是枝裕和的電影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誰是支撐與影響他電影創作的人?是枝裕和電影的魅力何在?
這一次,《知日》來到東京,在是枝事務所「分福」的協助下,走訪了是枝裕和,以及他的電影世界中的重要人物,並將在這本特集中,為你完全解讀這位當代日本電影大師。
知日來到是枝裕和任教的早稻田大學的課堂
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 53 號館的一間教室里,已經座無虛席。這是我們與是枝裕和的第一次見面。下午1點剛過,導演終於出現了,簡單的白色襯衫與藍色針織外套、灰色棉布褲子,沒有過多的寒暄,開始了他主講的課程。
此時他的身份不是導演,而是老師。
從 2014 年 4 月開始,是枝裕和將在早稻田大學理工學術院任教,展開關於電影與影像的教養課程,任期至2019年。
《知日》的此次專訪潛入他單獨教授的《電視論》的課堂。《電視論》是一堂通識教養課程,鑒賞從 20 世紀 60 年代日本電視草創期的 15 部電視紀錄片。
在是枝裕和處女作《幻之光》誕生之前,他曾經經歷了數年的電視導演生涯,而以大電影閃耀於世界電影節的是枝裕和,將帶來怎樣的鑒賞作品,非常令人期待。
是枝裕和在黑板上寫下「知日」的名字,並向學生介紹了從中國來的我們。隨後開始播放的是 1977 年在 NHK 播放的紀錄片《昭和的誕生》。熒幕上不斷浮現出昭和初期的社會、風俗,以及天皇即位式的未公開影像,並穿插著現存者的證言,以此編織出「昭和的誕生」的歷史。
是枝裕和走到教室最後和學生們一起觀賞作品,1987 年從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的他,如今站在老師的位置,不知他的內心有怎樣的感受。
是枝裕和電影軌跡
1962年,是枝裕和生於東京都,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可以參照《比海更深》中的團地,電影的取景地正是他小時候成長的
團地住宅
。是枝裕和在早稻田大學的經歷直接影響了他的電影人生。為了寫作、成為小說家而進入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的他,卻在大學裡每天往返於電影院,度過了朋友雖然少,但得以自由觀影的大學時代。費里尼、特呂弗、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成瀨巳喜男、溝口健二……而更讓他沉迷其中的是在 80 年代大量出版的劇作家的作品,向田邦子、山田太一、倉本聰、市川森一……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家公司即是電視製作公司 TVMAN UNION,在這裡作為電視紀錄片導演的他拍攝了大量紀錄片作品,紀錄片導演的經歷對他的影響不言而喻,他作為電影導演出道初期的作品也都帶上了濃濃的紀實味道。
是枝裕和拍攝紀錄片
紀錄片
《另一種教育~伊那小學春組的記錄》時,與長野縣
伊那小學三年級春組的孩子們的合影1995年,東京發生了奧姆真理教教徒實施的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也是在這一年,是枝裕和憑藉
《幻之光》
作為電影導演出道了。以日本能登半島壯觀的自然為背景,描述了一位女性的內心狀態。江角真紀子、淺野忠信主演,音樂製作是創作《戀戀風塵》配樂的陳明章。
憑藉處女作便獲得1995年獲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的是枝裕和,感到電影拍攝的現場與紀錄片的壓倒性區別,在拍攝中被分鏡畫束縛住,但卻無法丟開。在和侯孝賢導演見面時,被指出
「如何取景應該根據人在現場的表演決定。作為紀錄片導演出身的你,連這都不明白嗎?」
侯孝賢導演的一句話,比任何電影評論都直擊人心,是枝也因此決定了下一部作品的方向。1999年是枝裕和擔任導演、編劇、剪輯的
《下一站,天國》
上映。來到天堂入口的人,都需要選擇自己最珍貴的記憶,重現為電影片段後走向天堂。這部電影的演員採用素人,用寫實的手法拍攝他們選擇記憶的過程。西川美和從這部電影開始擔任是枝裕和的助理導演,也是從這部電影開始與攝影師山崎裕展開合作。
ENGINE FILM 的安田匡裕先生參與了作品策劃。當時,也曾到好萊塢進行再製作。《下一站,天國》之後,是枝想要拍攝更接近於紀錄片風格的作品。更小眾、更靈活,不依賴劇本,即興地進行拍攝,就像埃里克·侯麥導演那樣。
2001年的
《距離》
,以奧姆真理教為主題,演員只有角色限定,其餘均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表演,展現了是枝裕和自由的導演作派和紀錄片風格。
這部社會派作品,深入剖析了失去家人和理想等實在物的現代社會問題。
2004年以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的
《無人知曉》
上映,影片由1988年發生的巣鴨棄嬰案改編而成,影片時而描述孩子們的艱難處境,時而描述他們平淡的生活場景。
這部作品常被看做是《距離》的風格延續,同時也「反省」了《距離》中過強的自我意識。雖然有寫好劇本,只是並沒有將劇本給孩子們看,而是以口頭傳授的方式,讓孩子們臨場發揮。
扮演大兒子的柳樂優彌
以此片中的表演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也是日本首個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引起熱議。是枝裕和與《無人知曉》電影中孩子的扮演者。
2006年是枝一直想要表現的「不勇敢的武士」的
《花之武者》
上映。這部作品直接表達了9?11之後是枝裕和的世界觀,
年輕的武士青木宗左衛門為了替父報仇屈身於一間破舊的小屋中,但他只是一個武功一般的蹩腳武士,影片穿插赤穗浪士復仇的故事,諷刺那個時代抱有復仇之心實則沒任何意義
。這是一部反映市井平民們日常生活的喜劇,獲立川談志讚賞。2008年的
《步履不停》
,是是枝裕和母親去世後不久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拋開一切顧慮,為母親製作的一部個人色彩濃厚的作品。哥哥去世15周年的忌日,二兒子良多帶著妻兒回到了年邁父母生活的老家……影片截取了這樣一個夏日家庭溫馨故事。良多的那句「還是趕不上」道出了是枝對自己母親的思念。
2009年的
《空氣人偶》
改編自業田良家的短篇漫畫,講述了突然獲得心跳的人偶在人間的各種奇遇,是一部帶有濃郁奇幻色彩的影片。離開中年男家的人偶一見鍾情地戀上了影碟出租店店員純一併開始在店裡打工。影片由因侯孝賢電影而出名的李屏賓擔任攝影,抒情地描繪出了透過空氣人偶的眼看到的「生」與「性」。
韓國演員裴斗娜飾演空氣人偶
2011年的
《奇蹟》
是是枝裕和開始以父親的視角來拍攝的電影,從前無論拍攝家庭還是別的主題,他都是以孩子的視角來進行拍攝。這一轉變的最大原因是2009年,是枝裕和失去了ENGINE FILM安田匡裕這位「父親」。影片講述了懷揣夢想與希望的孩子們,因為相信奇蹟而踏上歷險之旅的故事。其實,原本構想的是一個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看到演員的孩子們的是枝有感而發,大膽地改寫了劇本。
2012年是枝裕和挑戰了8集電視劇
《回我的家》
, 講述了廣告製作公司的製作人良多,因為遠在故鄉的父親病倒,平靜生活也因此被打亂。拍這部家庭電視劇是是枝導演的一個心愿,拍完這部總長超過3不電影長度的電視劇後,電影編劇看起來一點都不難了。
2013年的
《如父如子》
,同樣是做了父親的是枝裕和,挖掘自身經歷的一部作品。兩個家庭陷入家庭倫理困境,是選擇「血源」還是「時間」。最終這部劇斬獲超過30億日元的票房,成為其最賣座的作品,還
榮獲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與福山雅治的合作也成為一段佳話。在2017年是枝裕和的新電影中,福山雅治也將出演。2015年改編自吉田秋生同名漫畫的
《海街日記》
上映。從《奇蹟》開始,是枝裕和將自己定義為
匠人
,在《海街日記》中,他以匠人的態度創作齣劇本,不會設法獲得主導權操控什麼,而是以如何在《海街日記》中最大限度呈現原作以及四位女演員們的魅力為使命。電影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2016年的
《比海更深》
是導演是枝裕和的最新作,電影片名取自鄧麗君在日本發行的名曲《別離的預感》中的一句歌詞:「比海更深,比天更藍,我已沒有辦法愛你更多。」
這部電影沿襲了是枝一貫的風格,它貼近整個現代日本社會,講述了逃避現實的過氣作家良多在經歷一段失敗的婚姻後重新找回人生的故事。是枝裕和談「是枝裕和」
從早稻田大學畢業,到成為紀錄片導演,再到如今成為日本代表性的電影導演。幾十年過去了,直到現在站上講壇,向年輕人們展示電視的歷史和紀錄片的魅力。
課堂上《昭和的誕生》結束放映後,學生們的發言,是枝聽得格外認真。究竟這部幾十年前的紀錄片是否能如是枝所願在學生們心中激起迴響。
防衛廳隱藏的昭和天皇即位影像被發現,這部紀錄片特意將無聲的畫面和當時的錄音進行重合。昭和初期,都市大眾文化繁榮,在金融危機的席捲下,日本經濟的蕭條,社會運動勃發,引起政府的鎮壓,軍部在此時的頭,日本一步一步走向戰爭……而一切的契機即是昭和天皇的即位。「昭和年代離我們並不遙遠,引發了這一切的政治家,他們的後代仍然活躍在政治舞台上。大概在不遠的將來,同樣的事態還會重演。」是枝裕和說。
課程在此結束。透過一部40年前的紀錄片,是枝裕和與學生們一起觀察了日本的現代走向。正如他所說
「為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必須連同失敗一起記住。」
我們隨著是枝裕和來到他的研究室,並在這裡開始了我們的採訪。對於採訪及其開放的他,私下的話卻很少,作風沉穩溫和,銳利的眼神,好像一直在保持著觀察。
是枝裕和說,自己在成為父親後,似乎更加溫和了,憤怒也不會如此外漏。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正是而這樣溫和的是枝導演,在採訪中,他自然地表達著他的思考,對於劇情電影,他仍抱有充分的野心,從影20年的是枝裕和,還將在電影之路上步履不停。
知日專訪/是枝裕和
「我喜歡被遺棄的孩子的故事。」
同時代的侯孝賢,離我更近。
知日 剛才你在課上給學生們看了《昭和的誕生》,為什麼要挑這些紀錄片?
是枝 這堂課是通過鑒賞 60 年代日本電視草創期的 15 位電視導演的紀錄片,看看他們在電視圈所做的工作。他們在與政府的對抗中,是潰敗了嗎?怎樣潰敗的?以此來觀察60年代的狀況。
知日 昭和是日本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從「二戰」到戰後經濟騰飛,你怎麼看待昭和年代呢?
是枝 我出生於1962年,我所經歷的昭和年代,只有昭和後期的一半,戰後復興結束後、東京奧運會前夕,戰後經濟騰飛和學生運動時,我還是孩子,所以並沒有太多的實際體驗。
在我記憶里,我小時候的家庭是慢於日本經濟成長的,祖父和父親從台灣復歸,錯過了機會,導致完全落後於同時代的人,戰後沒有過得很富裕。
知日 你曾經拍攝過侯孝賢和楊德昌的紀錄片,侯孝賢是對你影響很深的一位導演,就你的了解侯孝賢和楊德昌兩位導演,對日本的導演的影響大嗎?
是枝 80年代,我大學畢業時,正好是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楊德昌的《恐怖分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出現的時候,他們的電影出類拔萃,我感到他們作為亞洲導演,竟然能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而當時在日本的同時代,並沒有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導演。當時受他們的影響很大。
正好大陸的張藝謀、陳凱歌導演出現,從80年代後半到90年代是一個非常火熱的年代。我想當時受到影響的日本導演應該也有很多。
知日 之前你經常提到侯孝賢,但是比較少講到楊德昌,你對他的電影是怎麼看待的?
是枝 他的作品很現代,描繪了一種人性的複雜性,比侯孝賢的表現方式要更具現代性。在年代上,楊德昌要比侯孝賢跟我還更近一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真的很棒。
知日 在中國大陸,你的作品非常受年輕人的喜愛,甚至有人將你比作小津安二郎,你有聽到過類似的說法嗎?
是枝 對外國觀眾來說,有這樣的認識大概也沒辦法,但
我在拍電影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過小津。
不如說,人的拍法、房間的構造、外觀等空間相關的部分,我從成瀨巳喜男那裡學到更多。而同時代的侯孝賢的電影,反而離我更近。前作《海街dairy》的原作漫畫帶來了一種類似「輪迴」的時間感,季節變幻,人事變化,轉了一圈之後,下一代的故事接著繼續。在日本的傳統中也有這樣的觀念,比如鴨長明有「江河流水,潺湲不絕,後浪已不復為前浪」(行く川のながれは絶えずして、しかも本の水にあらず)。原作漫畫中的這種時間感,在小津的電影中也有類似的觀念,比如《麥秋》《東京物語》,抱著這樣的觀念去複習小津電影,一邊體驗其中貫穿著怎樣的時間觀念還是第一次。
被說與小津相似,可以說是最大的讚美了,能夠有這樣的評價也非常感激。
我的電影中最常出現的是小孩和死去的人。
知日 你在電影中對於家庭關係的表現似乎越來越多,這是自覺嗎?
是枝 確實是自覺的。不過從下一部電影開始會遠離這個主題。
這 10 年來,我的父母親去世,自己成了父親,在家庭關係中,是經歷激烈變化的10年,對於自己能夠做一個怎樣的父親的思考也好,對去世的父母的思念也好,都是自己私人部分的關注點,所以拍攝了很多家庭劇。
知日 當時你拍攝《海街dairy》的觸動點是什麼?
是枝 因為我非常喜歡吉田秋生的原作漫畫。本來想要拍原創作品,但是關於這部原作,剛剛讀完第一卷,我就想把他做成電影,不想被別的導演搶走。
後來細想,或許是因為我自己喜歡拍被遺棄的孩子的故事,《無人知曉》是如此,這部電影也是,被遺棄的孩子被同樣被遺棄的姐姐撿到的故事,或許我就是被這一點本身吸引了
。知日 你的電影中關於孩子的主題也很多,但是小孩並不是一般導演常用的。你是怎麼考慮的呢?
是枝 拍小孩很有意思哦(笑)。
我的電影中最常出現的是小孩,以及死去的人,也就是不在這個世上存在的死者。
這兩者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海街dairy》里也有一個「不存在的父親」,父親死後,被留下的孩子的故事。不存在的死者和孩子,一定會批判故事,這是對於異常人物的批判。早稻田大學是枝裕和研究室
電影就是要做政治做不到的事。
知日 你有想過拍攝和中國相關的題材嗎?
是枝 戰時,在中國大陸有一個叫「滿映」,滿洲國映畫協會的電影製作公司,我很想拍攝以「滿映」為舞台的劇情片。這10年一直在考慮,不管怎樣都想拍一部以那裡為舞台的電影。「滿映」當然是日本人的傀儡建立的製作公司,在那裡有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當時滿洲處於日本人的控制下,受到了關東軍的暴力控制。而在「滿映」內部,就我調查的來看,甘粕正彥後來成為了所長, 之前存在的不公平得到了解決,比如平等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工資,至少在公司內部,消除民族差別。將異民族放在同一張桌子上,一起製作電影,這個意識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共享。
而這是如何實現,又是如何隨著戰敗失去的,我想反映這段歷史。
雖然日本的政治也變得很糟糕,但是電影就是要做政治做不到的事。
知日 你之前提到日本人身上有一種「島國根性」,你覺得日本人身上有這樣整體的民族性嗎?
是枝 在一億多人口的島國里,幾乎都使用同一種語言,在狹隘的空間里生活著。在近代,也幾乎沒有什麼移民,價值觀很單一,形成了同調壓力非常大的社會。
只要大家都一樣就很安心,這
種
意識非常強烈
。
對於不同民族、不同語言、擁有不同想法的人們有排他的想法,將這些人以「反日」為名驅除出去。只有那些提倡簡單的國家利益的人才承認其正確,就算是大眾媒體,如果他們持有不同意見,也會被打為反日的敵人。總之,在對中國、韓國的態度立場上來說,似乎越來越敵視,特別是這4、5年,這種意識更加深化了。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島國根性。而這不僅僅是日本,美國、英國都是這樣。
是枝 裕和(Koreeda Hirokazu)
電影導演。1962年出生於東京都練馬區,1987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後進入電視製作公司 TVMAN UNION。1995年,以改編自宮本輝同名小說的電影《幻之光》出道。2004年,電影《無人知曉》入圍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年僅14歲的主演柳樂優彌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13年《如父如子》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2014年4月,就任早稲田大學理工學術院教授。2015年,電影《海街diary》再次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6年5月,電影《比海更深》上映。
本文節選自《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點擊「原文鏈接」直達下單鏈接
《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
是枝裕和案內書 / 是枝裕和への案內!
[亞馬遜、噹噹網、天貓] 正在!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下單鏈接!
長按二維碼可直接下單
※網路版少年殺人事件,導演從王菲演唱會獲得靈感 | 推薦
※有這樣一群抱著匠人精神寫作的人|推薦
※日本女優寫真七宗最
※這個全是五六十歲大叔,又沒有主角的日劇,為什麼又刷屏了?
※我希望我所在的世界,是有書店的世界。
TAG:知日 |
※日媒:安倍就是特朗普的奴隸 表現出了殖民地的劣根性
※曾發動2次世界大戰,德國人有哪些劣根性?看了之後才恍然大悟!
※在美國,戲子、富豪、訟師、滑才上演了一場國人劣根性的鬧劇
※在國外生活多年後,談一談「中國人的劣根性」問題
※在日本免稅店看到茅台賣的價格,江蘇遊客怒了,網友:人的劣根性
※人販子運輸黑奴時,不論男女都要扒個精光,暴露了人的劣根性
※尋找文化的根性,就是籌劃世界的未來
※《印度合伙人》:不只是揭露民族劣根性
※趙敏搶婚後獻身張無忌,看到張無忌的反應,網友:男人的劣根性
※劣根性是個什麽鬼?
※人有這些「劣根性」,一目了然,你中了幾條?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林沖有四個人格缺陷,是民族劣根性的縮影
※劉備集團存在三大劣根性,致使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個鍋不該關羽背
※從「禮義廉恥堂」到「李憶蓮祠堂」:久違了!反思國民劣根性的中國電影
※在中國生活了20年的庄延齡先生是如何看待晚清國人的劣根性?
※吃霸王餐、打砸警車!19歲花季少年的「劣根性」,竟是因為渴望家庭溫暖
※小貳說星|捉蟹要點:揭開巨蟹男的感情劣根性!
※梅根親筆信被父親公開,專家由筆跡分析梅根性格:小女人更渴望愛
※具大根性的禪修人
※麻木愚昧偏激暴戾,是當下四大國民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