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後世提及最多的先鋒有多少的無奈
關於三國的一眾文臣武將有這麼一句評話至今膾炙人口: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在今天人們的字典里,這句話自然不是什麼褒義之詞。但歷史上的廖化對於這句話的承受是「理所當然」還是「受之有辱」,確實值得討論一下。
首先這句話應該是出自元明劇本小說中的戲詞。主要指《三國演義》中第一百十三回:「時蜀漢景耀元年冬,大將軍姜維以廖化、張翼為先鋒,王含、蔣斌為左軍,蔣舒、傅僉為右軍,胡濟為合後,維與夏侯霸總中軍,共起蜀兵二十萬,拜辭後主,徑到漢中……」作為「擁劉貶曹」派的羅貫中寫下此文的用意是對於蜀國人才不濟,培養系統中斷的慨嘆。竟然讓一員老將來干年輕人乾的活,並未有後人引申出廖化是平庸無能之輩的意思。不過要想確切的知道廖化到底是一員什麼樣的武將,還得知道古代軍事中「先鋒」這一職務到底是什麼。顧名思義:先鋒即是「部隊最前方的精銳」。主要是大部隊派出去查看地理地勢、敵方部署、軍陣排布等情況的部隊。它的任務即是確保己方主力部隊順利完成戰略部署。先鋒部隊通常由三千到五千人組成。擔當先鋒大將的人必須要能夠做到,遇到小股部隊殲滅之,鼓舞士氣。遇到大股敵人也不會因為不當深入以至於全軍覆滅。最後就是把所看到、所了解的、所發生的一切都及時如實的彙報給主力部隊。由此可見在古代行軍打仗中先鋒部隊的成敗,雖然不至於影響整個戰略部署,但是卻關係到戰爭一時或者局部的進展狀況。
縱觀古代軍事行動,軍隊部署中擔當先鋒重任的多半是成熟穩重、氣力驍勇之將。說白了就是在肉搏戰中勝算越高越有機會勝任這一職位,畢竟狹路相逢勇者勝。廖化能夠被安排到先鋒一職,雖然年齡是一個問題,但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其武藝、經驗等能力並非平庸之徒。
廖化在《三國演義》中是以頭戴黃巾、腳蹬駿馬的黃巾餘黨身份,誅殺杜遠劉備妻子而初識關羽的方式登場的。這登場的陣勢在當時也算是時髦的很。廖化嶄露頭角時則是作為三國「第一神將」關羽的先鋒攻打樊城。關平這個時候也只是廖化的副手而已。關羽為人一向重武士輕士大夫,所以廖化此時能夠獨自領軍助關羽展開震驚華夏的襄樊之戰,他的能力已經得到了關羽的認可,可見非同一般。在關羽被敵軍圍困之時,又是他奮勇殺出重圍去上庸請求救兵。雖然最後關羽以身首異處而告終,但廖化在這裡面的戲份卻是舉足輕重。所作所為完全合乎一位武將的職業操守。作為關羽的愛將,廖化在軍事戰爭中的處子秀就這樣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是劉備、諸葛亮等人堆對廖化的常規使用了。
除卻《三國演義》中的戲說,再來看看史書上對於廖化的記載。首先是正史《三國志》中對於廖化的描述:廖化,字元儉,襄陽人也,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
由這裡可以看出廖化應該是在荊州時投奔劉備的。而且確實是關羽手下,不過是一位文官。雖然此時看不出他的武藝、軍事才能如何,不過卻可以說明他在治理內政上還是有一定能力的。再由《襄陽耆舊記》中記載:廖化,本名淳,中盧人也,世為沔南冠族。由此可知,在戰爭年代廖化的童年雖然跟現在的小學生比不了,但也還算是可以的。不說天天喝牛奶、吃彩虹糖吧,至少也能上得起學,吃得了飽飯。劉備用其為主簿也還有借其當地大族的人望招攬人才之目的。
「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記於《三國志》)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三國中幾乎很多重要的戰爭都是以發動者失敗而告終。即使是武聖人也在所難免。關羽失敗後,廖化雖然被迫歸順了東吳,但他心裡卻仍然思念舊主。果真是「身在吳營心在漢」。於是,他便大膽地想出了「詐死」一招。廖化如此之忠心確實不曾辱沒了「關羽精神」,如此之念情義也更契合劉氏集團一貫的「仁義口號」。「時人謂為信然」。這演技是何等高超,放到現在絕對是演員中的實力派巨星。他這一套表演下來,不說拿奧斯卡小金人也夠資格拿金馬影帝了。廖化在當時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方向,然後還能想出辦法實現自己心裡所想。這樣的將領非但有情有義,更是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智慧。實現心中所望的決心,在人心思變的亂世是何其難得?
「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記於《三國志》)。
廖化剛剛從虎口中脫險而出,馬上就投入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場大戰。國家用人之際,作為一員將領,廖化已經足夠稱職了。
「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記於《三國志》)
短短一句話卻透露出了大量信息。首先,廖化並未有「錦馬超」那般置家人於險地而不顧。而是帶著年老多病的母親一起回歸了舊主。然後,「晝夜西行」更說明了路途兇險、道路艱遠。廖化思歸心切果敢決絕的做事態度。要麼不做,要做就快刀斬亂麻,以防遲則生變。帶著自己的老母親不遠千萬里也要回歸舊主,此舉不亞於傳說中的「關羽千里走單騎」。更超過了世人所謂徐元直「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無奈節操。寥寥數語卻足以體現出廖化為人臣的忠義,為人子的孝順,做事果決而有方略。
「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後為督廣武」。「舉茂才,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記於《三國志》)
此時的廖化經過前面幾次大戰的洗禮,再經過個人努力奮鬥的事迹。已經不再是一名如同的武將了,在蜀漢軍團中至少是一名有職稱的武官了。經過蜀漢四相中第二位蔣琬的堅持禮讓來看。廖化此時不但官職提升了不少,而且對蜀漢集團更有話語權和影響力了。
《漢晉春秋》中記載:景耀五年,姜維率眾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這是廖化作為一個國家將領從整個戰略大局對於姜維的諫言。話中引經據典的提出異議,不得不說廖化的文化確實有一定水平。不單單會以武殺敵,還具有將帥般的戰略思考,無論說的對與錯,至少能夠表露了自己的戰略眼光。但光說不練假把式。作為一名武官怎麼能不參與實際戰爭?
「九月,蜀陰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營。雍州刺史郭淮遣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游奕將兵討惇。淮上書:「贇、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勢惡離。」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詔敕未到,奕軍為惇所破;贇為流矢所中死。」(記於《三國志》)此戰廖化體現出其為將果烈的一面,擊潰一隊魏軍,又斬殺一員魏將。如果說廖化對抗的這兩員魏將都是一些低級武將,不足以誇功。那麼後來,姜維去迎接歸順而來的冶無戴部落,廖化又率軍完成了抵抗郭淮進攻的任務就可以說明問題了。郭淮的分量在後三國時代足夠重了,但廖化在他面前仍然能夠完成阻擊,如果是能力平庸之輩怎麼能夠勝任?
中國古代的天下大勢確實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隨著時光的推移,三國的分裂局面也即將面臨著大一統的趨勢。蜀國積弱已久,司馬氏將統一天下的令旗率先指向了成都。面對敵人志在滅國的進攻,老將廖化絲毫無懼,依舊保持著一名國家將領的本色,率兵馳援各處。只可惜國家太羸弱了,敵人又太過於強悍,蜀國終究拗不過滾滾前進的歷史車輪而滅亡了。廖化也隨著這個他守護一生的國家而去了。作為武將的廖化最終沒有戰死沙場,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不過,縱觀其一生,仍然不乏亮點。作為文官也好,作為武將也罷。廖化始終不曾辱沒了自己的職業使命。與其說廖化平庸,不如說是蜀國的國力太平庸了。
作者:小生閑倚月;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十二、三歲就已經功成名就的小孩,你能想到誰?
※如果沒有他稱帝建國,說不定我們現在說的是蒙古語或滿語
※他一生當過三次皇帝,最後一次做了假皇帝成了日本傀儡
※用了500多年的漢城,為什麼要改成首爾
TAG:歷史百家爭鳴 |
※華夏最尷尬的姓氏,眾多年輕人都不願提及,紛紛改姓!
※清朝有這樣一位厲害皇帝,功績超過康乾盛世,卻很少被後人提及
※眾多將領只有此人敢助太史慈,打敗孫策眾多大將,緣何無人提及?
※這些人死後,三國還在繼續,緣何三國歷史很少有人提及了?
※在古代,重瞳的人能做出很多成就,為什麼在現代卻很少被人提及?
※多爾袞之死另有真相,這則提及孝庄的記載,有些出人意料
※魯迅印象最深刻的陌生人,交集不多卻多次提及,只因太有特點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康雍乾三位都自愧不如,他的名字卻少被人提及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康雍乾三位也都不如他,他的名字卻少被人提及
※海賊王故事過於龐大,早期有的這些設定,後期卻不再提及
※女人有了「私情」,最怕被提及這三件事!
※俗語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為何它的上半句卻很少有人提及?
※北方的這棟古樓,雖為四大名樓之一,卻很少被提及,再不看就忘了
※李晨有多喜歡她,跑男中多次提及她的名字,范冰冰這次真吃醋了!
※這部電影是周星馳早期的經典之作,可惜卻少有人提及!網友:看十遍都嫌少
※豬八戒曾有過一段正經婚姻,為何在後面甚少提及?僅有兩人知道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有後半句,很多人知道,卻都不敢提及
※年齡對於女人來說,是一種不可提及的痛
※歷史上很少提及的五胡亂華是什麼?這段歷史到底有多麼黑暗?
※愛潑斯坦14位受害少女現身,不讓他在死亡中獲勝,王子再被提及